王冠锋
身份证号码:41042519780513****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建筑工程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建筑电气设计是建筑项目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复杂性。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实际状况进行全面的考量,在确保建筑稳定性能及使用性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当前,我国电路设计趋于成熟化,但在优化层面技术较为缺乏,应用BIM技术设计建筑电路,可通过测试、调整等途径,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不仅提升了电气设计效率,而且可以为其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电气设计;应用
引言
建筑电气在设计中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在使用中的性能和用电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建筑电气设计中前瞻性极度缺乏,同时,设备的使用不具备合理性,电路设计缺乏合规性,进而阻挡了实现建筑物电气正常使用的目标。因此,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对原则一定做到严格的遵循,同时,与现状进行有效的结合,制定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在建筑物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达到使用标准的要求。
1BIM技术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1.1协同性
建筑电气设计规模较大,且设计需考量因素较多,在实际设计进程中,需要多个项目人员进行全面的讨论,最终确定设计方案。通过使用BIM技术,可发挥其协调作用,构建相应的项目模型,并将各个环节信息数据包含在内,最终以三维图形展示,给设计人员提供便捷,同时,可将设计进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部位直观展示,设计人员可对其进行优化及调整,使电气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1.2模拟性优势
以往电气设计主要通过平面绘图呈现出设计方案,然而在设计期间,建筑规模比较大,电气设计难以面面俱到,所以后期施工期间通常需要对设计图纸加以修改。BIM技术的运用能强化电气设计的立体性,借助空间架构对电气设计的所有细节进行有效展示,便于设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加以调整,减少不科学、不合理的设计。
1.3可视化
传统的电气设计多依附于纸制二维设计图,导致建筑空间关联与物质信息传递给设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可将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展现出来,且通过建模将其核心电气设备进行模拟,获得相应的模型信息,如此不管对于空间关联还是信息获取均更加直观,使电气设计形象。
2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存在一定的电气安全隐患
(1)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在建筑电气的实际设计中,在敷设导线的过程中,对于防护措施而言并未采取使用就将其与距离地面很近的照明开关进行连接。在用电安全中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开关短路的概率。(2)对于电气材料的使用选择了安全系数相对较低的,如在针对室内的线路进行铺设时,为了生产成本得到节省,对导线的使用往往选择铝芯塑料线,该导线存在较低的熔点,同时,表面很容易遭到氧化,线路中的负荷一旦过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大。(3)缺乏电气设计深度。在针对电气进行设计时,众多线路存在较浅和较短的设计,对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很难达到,设计深度的不足同样在用电和用气中埋下了安全隐患。
2.2缺乏完善的消防电气系统
在我国高层建筑物持续增加的背景下,用电和用气设施随之增加了数量和种类,与此同时,社会的关注点转向了消防安全。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缺乏完善的消防电气系统是最突出的问题。
如在设计火灾报警系统的过程中,由于场合的不同引起火灾的因子会因为空间大小不同,空气中的湿度不同以及温度不同呈现出不同形态,对于火灾探测器在选配中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在电气的实际设计中并未科学合理地进行火灾探测器的设计选配工作的规划;在设计接地系统的过程中,对于消防电气系统来说,无法脱离接地系统的大力支持,专用接地和公用接地这两种方式是接地系统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3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3.1BIM技术在机房设计中的应用
弱电系统设计是电气设计的核心内容,需要通过多个环节进行协调与优化,例如,对弱电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布设。同时,需要根据建筑结构设计明确其实际耗能,实现远程监控。因此,通过BIM技术可以对机房进行设计,同时将主体及供配电设计契合点找出,使各系统协调运行,确保机房设计的合理性。根据BIM实际项目模型,可找出摄像机的理想安设部位,实现空间全方位监测,若出现问题,可通过预警方式提醒相关工作人员,为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引导。
3.2BIM技术和配电系统的设计
把与配电系统有关的设计准备工作做好,从电气系统的全局考虑,对建筑内部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合理设计电气视效降低设计风险。对电气视图进行制作时,需要合理规划配电半径、机房位置、综合管线电路,防止发生碰撞,同时需科学布设用电设备与有关插座。在相关参数和技术的支持下,准确构建三维模型,在建立立体配电系统这个模型的前提下,合理设计电力线路的铺设,让整个配电系统中的线路有效连接。借助BIM模型,可以全面分析建设配电系统,重视配电线路当中的细节,对配电线路具体属性与配电盘对应的明细表进行重点检查,保证不出现细节问题,进而满足项目实际运行的要求。对于建筑工程中配电系统的有关设计工作,可站在平面视图的角度标注细节,明确标注配电线路和其涉及的相关设备,并且在之后的施工中加以指导,从而保证配线系统具有整体性,可以满足预期要求。图,借助经验与相应的数据对比,可以有
3.3BIM技术在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当前,BIM技术在照明设计中被普遍应用,可通过构建三维模型实现电气设计可视化,并将大量数据进行存储,为设计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电气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进程中,根据此类数据信息,可以不断将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及完善,不仅可降低设计成本,而且还可切实提升设计效率。要使BIM技术在照明系统设计中充分发挥作用,需做好3方面工作:(1)全面收集建筑工程照明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照明设计提供支撑,同时满足各部门的协调要求;(2)对控制终端及照明系统信息进行有效管控,为信息共享及转换提供有力支撑,使照明系统的实际运行与设计要求相吻合;(3)BIM技术应用可将照明系统设计方案转变为三维立体模型,为工作人员获悉设计相关数据提供便捷。
3.4BIM技术和智能系统的设计
在电气设计中对BIM技术加以运用,需要优化设计智能系统。在实际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结合管理运行具体要求对设计方案加以优化。根据实践经验可知,把BIM技术和智能系统进行结合,可以让电气设备和建筑主体之间呈现出更高的协调性。设计人员需借助BIM技术完善设计细节,模拟还原智能系统,让工作人员可以密切监控智能系统实际运行状态,便于按照状态调整系统,进而有效规避智能系统造成的一些意外问题。
结语
电气系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气系统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当今,在建筑行业电气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对BIM技术进行深入理解,在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以及智能系统中充分运用BIM技术。建立电气族库,对电气平面图进行设计,建立电气系统模型,并且检查管线碰撞,以提升电气系统的协同性、可视性、模拟性及关联性,有效提高电气设计整体质量,充分发挥出电气系统具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杰.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特点和流程[J].建筑建材装饰,2020(5):206-209.
[2]陈家祥.超高层公共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需解决的技术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1):77-80.
[3]柴岩.高层建筑的电力电气线路安装和施工技术分析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5):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