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勇
清远市方能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513000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工作中,电力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优化输电线路的布设与构建,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大众的用电需求,保障电能的输送安全。本文以城市10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电缆化改造为探讨主题,分析电缆化改造架空线路的目的,从土建改造与电气改造两方面阐述电缆化改造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城市;电力架空线路;电缆化改造
引言:在以往为城市地区供电时,电力企业多选择将线路架空的方式,将杆塔置入地面,再将输电线路连接起来,然后利用绝缘子对线路加以固定,实现电能的稳定传输。电缆化改造10KV及以下的电力架空线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电能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最大程度上避免恶劣的天气条件对线路与电能的输送带来负面影响,降低输电线路发生故障问题的几率。
1架空线路电缆化改造的作用
对现有的架空线路进行电缆化改造,可以提高线路输电的安全性,以往的电力架空线路多处于户外,很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与干扰,输电线路发生供电异常现象的频率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大雾天气下,线路的老化速度加快,为电能的输送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电缆化改造现有的架空线路,能够有效削弱气候环境给线路输电带来的不利影响,为电力资源的整个输送过程提供可靠保障。一方面逐步扩大供电线路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满足居民生活、生产活动的用电需求,改善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问题。
2城市10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电缆化改造分析
2.1土建改造
2.1.1铺设电缆
铺设电缆之前,应全面了解并测试所用电缆材料的质量情况,以及其使用性能、适用环境以及铺设效果等,结合城市10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的布设情况,选择适宜的电缆铺设技术方法。现阶段,有三种方法在电缆铺设施工中得到较多应用,一是直埋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是这种作业方法的主要特点,但通过观察与分析大部分电缆的直埋情况来看,其具有较高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尤其是在出现断电现象时,维修人员往往难以对具体存在问题的区域予以确定,延误了更换处理故障线路的实践,给整个线路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以外,在地下埋入线路后,路面上方铺设的沟盖板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行人、过往车辆路过产生的应力作用下,逐渐出现断裂的问题现象,若在此过程中内部渗入路面积水,则必然会直接严重损害到道路的美观性与安全性。二是排管法。将这种技术方法应用到城市电力架空线路的电缆化改造中,不会给现场施工工作带来较大的技术难度,且其适用范围较广,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定位、维修存在故障问题的输电线路。
但观察线路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发现,若城市内部分区域需要承载较高的电力负荷,亦或是负荷量呈现速度较快的发展趋势,则需尽量避免对排管法的选用,因为当大幅增加电缆的铺设根数时,线路对电力负荷的大幅增长难以较快适应,很容易出现断电问题。三是隧道法,这种技术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高的通风散热条件,输送电流的效率较高,能够良好地适应快速增长的电力负荷。将隧道法应用到对架空线路的电缆化改造作业中,便于工作人员准确高效地解决线路在运行阶段内存在的故障问题,保障供电作业的安全性[1]。
2.1.2铺设排管
组织开展排管的铺设作业,应重点严格考察所用排管的质量性能情况,确保其满足线路改造的施工要求,以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铺设排管,主要目的是防止地下水、土壤等因素给地下电缆的使用造成干扰与影响,避免出现短路等故障问题。对管道进行保护处理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管道内部进行详细检查,观察其是否存在毛刺,并对保护管的材质性能、实际使用寿命等予以综合分析,为输电电缆的正常使用提供必要保障。当前,电缆保护管的类型多种多样,材质种类也大不相同,管道的类型不同,适用的区域范围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土质、气候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选用碳素纤维、氯化聚乙烯等材质的保护管,最大限度内延长其使用寿命。
2.1.3隧道、工作井施工
在城市规划改造中,为了实现对现有空间的充分利用,多会组织开展隧道项目等施工工程,以满足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需求。电缆化改造10KV及以下的架空线路,也可以先用隧道敷设方式,在隧道、工作井方面的施工工作中,工作人员需对隧道的整体标高予以合理化把控,参照隧道两侧的支架情况,确定宽度。隧道顶部、地面与电缆支架间应保持适宜大小的距离,且以0.8米为标准的间距,做好电缆支架的布设工作。若选用镀锌角钢材质的支架,则可以采用焊接法将需要连接的地方紧固地焊接起来,完善工作井的修建,保障电缆线路的运行安全[2]。
2.2电气改造
提高架空线路电缆化改造质量,关键在于选择质量好的电缆材料,当前,交联聚乙烯材质的电缆在电气改造作业中的应用最广,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参照10KV及以下电压参数的实际大小,科学把控所用电缆的材质、导体材料与截面大小。若选用铜芯材质的导体材料,且存在较多的电缆分支,则适宜选用铝芯电缆材料,其对用电需求不高的区域较为适用。除此以外,还需对分支箱、环网柜以及开闭所等关键的电气设备进行改造,保障其可以有效承载较高的电力负荷。
结束语: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进程逐步推进,各地建筑楼群的建设施工工程越来越多,若依然采用架空的方式布设输电线路,难以与城市未来的规划发展相贴合。推进架空线路的电缆化改造进程,有利于减少地土地资源的占用与浪费,避免出现触电等事故问题,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城市供电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邦友,郑世寅,赵辉.浅谈10kV配网架空线路运维检修带电作业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0(10):75-76+89.
[2]欧雄刃,谢志锋,王炳棋,李恒熙.探讨配网10KV架空线路综合防雷技术[J].电子测试,2019(22):101-102.
[3]张海堤.10kV配网架空线路运维检修过程中的危险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