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海梅
广西超源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也融入了大量科技含量,智能电网在这种背景之下应运而生。通过智能电网的运用,使我国电力能源应用效率、电网运行水平、供电质量以及供电安全均实现了大幅提升,更在节能降耗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鉴于此,本文针对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的运用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力争探寻更加先进科学的智能电网运用策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系统规划;智能电网;运用策略
引言:现如今,智能电网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电网,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均呈现出快速提升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针对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明确其应用要点,力争在促进电网运行效率及供电质量方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与价值。
1.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智能电网的运用
1.1智能储能技术
智能电网凭借自身的储能技术可以在传统发电方式的基础上,对风能、太阳能、生物电能和地热电能等清洁能源进行高效合理的利用,从而打造一个范围广泛、节能降耗的分布式电网。通过储能技术的运用,可以同时存储多类型的电能,并且依据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对电能进行合理分配。目前,智能电网主要通过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储存电能的智能化调节。为了确保这一功能的有效发挥,电力系统特别在所有网关中设置了数据采集网关,避免因电能输送量过大导致储能电池损毁,从而保证智能电网的可靠平稳运行[1]。
1.2智能通信技术
通过运用智能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网当中各个发电单元、输电线路以及存储单元的实时数据通信,确保整个电网系统的高效平稳运行。目前,智能通信技术肩负着线路故障检测、潮流监测以及电网保护等职能作用。在发挥这些作用的过程中,需要由电力专用串口服务器、智能通信处理机、IEC61850通信装置、IEC61850嵌入式通信卡以及多规约转换器等设备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另外,为了确保电网运行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需要搭建一个智能管理平台,一旦供电线路当中发生故障,系统会第一时间提示维修人员,并且告知故障位置,提高维修效率[2]。该平台还可以自动完成电能配备和电能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管理和智能控制。
1.3智能输电技术
智能输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能输送的稳定性,针对电网潮流进行合理分配,从而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目的。目前的智能电能输送技术主要包含变电站智能输出和电网智能配电两项功能。首先,在变电站智能输出方面。与传统变电站工作原则不同的是,智能变电站依据实际供电需求和潮流情况进行智能化输出,在保证电能功率的同时,实现电能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目前,智能变电站主要借助线路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变电站自动化装置、远动装置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支持,实现电能的智能化输送与自动化调解。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输出,建议供电企业构建一个跨平台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使目前分散的管理系统得到全面整合,同时实现数据通信的标准化处理,确保现有的供电监测数据能够满足所有电站的智能调节需求[3];其次,在电网的智能配电方面。电网配电过程和配质量会同时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这些因素导致智能化电网配电存在较大难度。目前,主要借助电流电压检测装置、线路反馈关闭装置以及跨平台电网管理装置实现电网智能化配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在所有智能电网的配电接口处,均接入了配电终端单元DTU、配电变压器控制终端TTU和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实现整个配电网的电压、电流以及潮流的智能化控制。总的来说,各种智能化电网配件不仅提高了电网智能化程度和整体管理水平,还赋予配电网较强的独立性,极大的降低了供电系统故障和储能系统故障对电网运行质量的不利影响[4]。
1.4智能管理技术
智能管理技术采用的是数字信号分析方式,使传统模拟信号管理模式下的缺陷与不足得到有效弥补。但是,智能管理技术的数据监测设备还有待进一步更新与完善,确保各项数据得到标准化处理,呈现出更加清晰直观的数字信号,并且在数据反馈过程中实现智能化判断,使管理信息得到高效传输,促进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目前电网智能管理技术需要众多专业平台及插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智能微机保护开发平台、智能配电终端开发平台、分布式电网统一一体化开发平台、智能通信处理开发中间插件以及IEC61850通信库开发中心插件等等,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通过运用智能管理技术,还可以实现电网智能系统、电站智能系统以及储能智能系统的有效结合,共同对供电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再将处理信息发送至各个智能子平台,实现各个区域供电过程的智能化管理[5]。
2.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2.1电网电能的实时调解
在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中,智能化电压、电流以及潮流监测设备将会得到大量应用,使电能输送过程得到智能化调节,具体包括电站输出电能、电网馈线关闭、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以及输电区域调控等环节。届时,电力管理系统将依据历史数据了解各地区电能需求,随时掌握电能实际需求情况和输出情况,使各区域电能使用情况得到智能化调节。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将依据电能的实际需求情况,对电价进行智能化调节,并且根据智能化电能需求统计结果对电网进行优化改造,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输电功率和潮流分配均得到智能化调节,最大限度发挥出电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实现电站无人化监管
伴随着智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故障率面临着较大的管控需求,这就为智能电站无人管理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无人化管理模式的全面运行,工作人员数量将大幅减少,而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配合各项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使智能电网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维护与管理。各种电网故障也将得到提前防范与管控,在降低故障发生机率的同时,提高故障维修效率,确保供电网络的整体运行质量[6]。
结语:现如今,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的智能电网普及率已经越来越高。而伴随着智能电网有效应用,给电网管理及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了很多新思路与新措施,极大的促进电网运行水平与供电质量的提升。在今后的发展中,相信智能电网还将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国辉,吴俊佚,刘涛,武刚,葛宏泽.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02):131-132.
[2]宋志伟.智能电网的系统规划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06):184-185.
[3]范海雯,徐怡,张沫然,冯兆阳.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运用研究[J].电子测试,2020(03):64-65+127.
[4]李国华,白宝成,刘海龙,刘永笑,刘小华.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9):230-233.
[5]王雷.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24):140-142.
[6]孔菁,李广凯,王庆红,王琦.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7):42+46.
作者简介:甘海梅(1988-7-8),女,汉族,广西贵港人,大专,助理物流师,主要从事编制公司技术发展规划,技术组织和管理、编制产品的使用、维修和技术安全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