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东敏
广东电网韶关仁化供电局 广东省韶关市 512300
摘要:当前,整个社会的总用电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人们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电力企业要在优化线路布局、加快技术创新等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方案,健全和完善线路运行维护制度,最大限度地排除电力输配电线路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和安全隐患,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提升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从分析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入手,提出几点有关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安全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发展进程的不断前进,整个社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在日益加剧,这就对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电力公司对任何一条电网线路的日常维修落实到位,有效的规避配电线路中存在任何故障的隐患。配电线路中存在的故障抢修危险点是影响线路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的因素,因此明确配电线路故障中的危险点,可以有效缓解配电线路故障问题的存在。
1配电线路故障抢修的危险点
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故障,造成不能将电力资源输送到用电用户生活中。为了保障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电力公司就要经常对配电线路出现的故障进行抢修。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对配电设备进行维修与抢修的过程中,所存在潜在因素威胁着电力维修人员与电力设备的安全性,一旦不加以预防与控制,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对配电线路出现的故障,并进行抢救的过程中要准确确定危险点的位置,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排除。配电线路危险点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自然因素。我国配电线路通常是暴露在室外,不具备任何保护措施,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的情况下,经常会在大风、大雨、暴雪等天气条件下发生的故障,因这类因素所发生的故障在抢修的过程中出现的危险事件占总危险事件的30%。(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就是在配电线路出现故障进行抢修的过程中,部分电力维修人员没有控制好供电设备之间存在的距离,或者没有严格遵循抢救制度,在抢救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的使用绝缘工具。其次,部分电力维修工人在故障抢修过程中,仅仅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盲目的进行操作,从而忽视故障抢修中的安全细节,诱发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因人为因素所有发生危险事件占总事件比重70%。(3)抢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二次伤害因素。山体滑坡的发生也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无法将电力资源正常配送到用电区域。车辆发生的撞击事故之后,电杆与线路因撞击产生破损,也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遇到这类故障就要采取更换电杆、电缆的方式进行的维修。
2配电线路故障抢修中的安全措施
2.1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
在配电线路的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预警机制,确保检修人员和巡查人员在预警机制的作用下,更为及时地发现线路中存在的各类故障问题,并同时针对故障问题进行优化措施,使故障问题导致的损失能够降低到最少,提高配电线路运行整体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同时,针对组成配电线路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要求,也需要建立起实时的监控机制,并保证监督的多角度和多方面,确保配电线路运行中的真实状态能够被完全掌握。主管部门还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预警标准,使配电线路在发生问题后,能够被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由此可见,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是安全预警机制的重要基础,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则是其重要依据。
2.2明确和规范配电线路检修工作流程
要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质量和效率,关键就在于明确和规范配电线路检修的工作流程,确保配电线路维护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一般来说,配电线路检修的工作流程主要就包括日常巡检、定期巡查、特殊排查、记录汇总、数据查询、故障分析等。首先就要求相关电力部门要制定完善的配电线路运行检修计划和组织方案,提升日常巡检、定期巡查和特殊排查工作的规范性。相关电力部门设立日常巡线小组,通过轮班制来进行日间巡线和夜间巡线,主要对线路及其相关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记录。在日常巡检的基础上,电力部门还要组织定期巡查和特殊排查,对区域内的所有线路进行细节性的故障排查,同时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因素的影响,要及时组织特殊排查,及时更换和维修有损毁的线路和设备。其次要在规范巡检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重视对线路运行维护信息及数据的记录、汇总和上报,每完成一次巡检都要如实填写以下表格。同时对相关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系统录入和分析,从而掌握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规律,为后续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最后就是要定期地组织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原因分析及技术总结交流大会,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就一个阶段内线路运行维护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积累工作经验,切实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3加大智能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智能化运维检修水平
在智能电网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加大智能信息技术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当中的运用,以此提升运维检修水平,实现检修的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要加大智能运维检修设备、技术的投入力度,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配电线路运维当中,通过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来第一时间确定故障范围,并根据故障数据信息制定应对方案。
2.4遵守状态检修的基本原则
在开展电力检修管理过程中,应有效遵循状态检修的原则。在对电力系统开展检修工作过程中,应对各种电力装置每周进行检修,掌握各种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通过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就可总结出更加科学的检修周期,及时发现电力设备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并对运行中的设备及时开展检查工作。通过对各种检测手段的综合运用,可有效降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让这些装置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电网稳定运行打下一个更好的基础。因此,在开展电力检修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状态检修的原则。
2.5加强检修后的安全控制
在电力检修工作结束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做好安全控制工作,需要对检修现场进行清理与打扫,对于一些线路要及时进行拆除,保证电力检修现场的整洁性,同时还要清理拉线、短路线以及其他的一些施工材料等残留物。在检修工作人员离开现场后,电力检修管理工作者要向负责人汇报好检修的项目及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要对检修设备、线路、杂物等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清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最后,由电力检修管理者以及许可工作者对相关的设备以及检修工作进行验收,当确保无误后说明整个电力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
结语
供电的稳定可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110kV及以下输变电设备作为电力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广泛,检修工作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对设备运行现状数据的采集、对数据的评估及解决方案的制定。在对每一项检修内容进行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检修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针对线路设备故障制定科学的检修方案,从而提升设备寿命,确保输变电线路设备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吴贺远.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9,26(09):207-209.
[2]罗小平,莫智晶.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及运维管控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