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探究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3月第9期   作者:翟博
[导读] 变形缝是一种有效提升建筑稳定性的构件,常见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每一种变形缝的作用不同,这是设计人员需要了解的地方。

        翟博
        身份证:50022319850928****
        摘要:变形缝是一种有效提升建筑稳定性的构件,常见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每一种变形缝的作用不同,这是设计人员需要了解的地方。伸缩缝常用作预防温度裂缝的产生。当建筑物规模较大时,一定要使用伸缩缝,以此降低墙体热胀冷缩的影响。沉降缝多用于防治地基沉降,是让建筑物屹立不倒的关键。防震缝,顾名思义是指利用变形缝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取决于防震缝能够让结构刚度均匀。至于如何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项目来决定。
关键词: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工艺;探究
引言
        在房屋建筑中通常设置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等变形缝来预防外力作用下建筑结构开裂、变形等情况。变形缝具有较小的平面尺寸,满足建筑结构美观性要求,要统一设置竖向变形缝。此外,可以采用变形缝两侧同时施工的方式加速施工速度。
1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难点分析
        在建设房建工程期间,相关的工作人员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对于提高建筑物稳定性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之所以设置变形缝,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补充建筑物的单元结构。合理安置一定的变形缝,可以进一步减少建筑物沉降所引发的缝压力,同时还能够在第一时间转移应力变化。若建筑物所承载的负荷偏大,那么建筑物的水平结构受力以及垂直结构受力就极易产生不平稳,因此合理设置变形缝极为关键。在安置变形缝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综合实际施工标准以及区域条件,通常要将变形缝距离把控在70-100毫米间,不容忽视的是,在出现剩余应力的情况下,还应该合理把控变形缝的数量。在不干扰建筑物空间的基础之上,适时设置变形缝。变形缝作业,常常面临诸多的挑战,施工的主要难点就体现在模板环节和处置变形缝内部混凝土的环节之中。所以在实际作业期间,若模板产生了不良的变形问题,抑或产生了跑模的现象,会影响到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在进行模板施工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要预先完成好拆除模板的工作。在处理变形缝施工中,由于作业时长较长,混凝土已经渐渐凝结,这就提高了变形缝施工难度系数,此时相关的施工人员要耐心处置,避免对其他地方带来不利损害,尽可能地抓住时间节点,在混凝土还未凝结之前就要处理好。
        混凝土结构外墙施工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水泥,近些年来我国在生产与检测水泥的时候,选择使用的标准是ISO水泥标准,这种标准是以国外科学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为基础而指定的。这些国家所使用的水泥基本是纯熟料水泥,在早期阶段具有很高的强度,但是我国的水泥生产与制造较为滞后,并且水泥熟料的质量较低,在大多数的水泥品种中都或多或少的添加了混合料,从而造成水泥的强度下降。通过对当前我国落实的各项项目工程看来,混凝土结构的外墙发生裂缝,其主要原因还是极为复杂的,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理顺清晰。大多数的混凝土结构外墙裂缝都是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工程的上部分位置尚未完成施工,可见因为荷载而导致裂缝出现的问题不大。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量较少,伴随着泵送混凝土技术的使用逐渐普及,混凝土大型箱形技术与以及房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使用规模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技术支撑。
2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
        2.1伸缩缝的施工工艺分析
        伸缩缝的存在主要就是为了有效规避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的挤压问题。首先,正式开始作业之前,要通过相关操作对受力浮动进行测试,找出受力浮动最大的地方,然后对梁的受力、柱体的受力以及墙体的受力变化进行预估,了解建筑物各处的变化情况;其次,做好对伸缩变形范围的核算工作,因为建筑物容易发生方向的变化。然后依托工程标准,做好伸缩形变量的设定工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的高度和周边温度的浮动呈正向相关关系,也就是周边温度的浮动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就更加明显。针对这一情形,在进行具体施工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形酌情增加钢筋量,改善和提升伸缩缝品质。要相应地增设钢筋的实际数量,提升伸缩缝的品质。再次,在建筑物间,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填入一定的特殊材料,尤其是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或者是采取特殊的操作,如架空层的构建等,将建筑物和伸缩缝之间适当隔开。


        2.2抗震缝施工工艺分析
        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建筑场地情况,并准确掌握建筑结构的相关参数。结合两方面内容,计算出地震荷载。依托这一数值确定配筋数量。科学表明,刚度、地震力、配筋数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建筑结构的刚度提高时,地震力也会随之增大,这时就需要配置更多的钢筋。反之,使用钢筋越多,说明强度、抗震力的要求越严苛。倘若人员抗震设计能力不足,就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理论基础中汲取思路,二是从实务操作中积累经验。经过一系列学习,不能说思如泉涌,但最起码符合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懂得创新。比方说在各构件之间布置隔震层,并在顶端进行特殊处理,以此降低地震影响。
        2.3施工缝方面
        在连续浇捣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断开而分次浇筑,导致其密实度受到影响。因此,在本项目中,施工缝选择了以下解决方案。a、设置止水条,以提高密封性效果;施工缝处留槽时,注意适度加深100mm,以免混凝土表面凝结后出现流水线沟槽。如设置止水条,可在施工缝内设置止水带,充分发挥其隔离漏水的作用。b、使用有机化学溶液,如氰凝法,在预聚体中掺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即可形成氰凝浆液;在施工缝中灌入氰凝浆液,其与水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胶凝体,并且释放出CO2,从而让浆液出现发泡和膨胀现象,朝着周围渗透扩散,可达到防水堵漏的目的。
3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措施
        3.1设计控制措施
        利用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能,对地下室底板位置按照面积的大小和功能的需求,详细划分成为多个不同数量的区块,完成后浇带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著的降低因为收缩或者是温度差异而形成的拉应力。在后浇带位置的构件钢筋要采取不截断的施工措施,并且要适当性的增加原配筋和15%的附加钢筋,将其深入到后浇带两侧位置大约1000mm的处。后浇带一般要选择使用结构部位稍高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需要妥善的支撑后浇两侧位置的构件,从而有效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整体结构以及构件所承受的压力,实现其稳定性增加。为了规避混凝土结构超长而造成的收缩裂缝,在项目施工中要充分与建筑单体总平面布置情况相结合完成变形缝设置。在变形缝的位置需要完全断开混凝土结构。因为房屋建筑工程具有较长的施工工期,顶板将会长期的裸露与自然环境下,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出现裂缝。为了显著缩减这些问题,在该位置要断开混凝土。
        3.2方案优化
        同一个建筑工程,会有不同版本的设计方案。在挑选方案时,首要遵循的就是适宜性原则。倘若方案选取不当,会给后续施工带来一系列麻烦。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如光照是否充分、材料选择是否最优、场地运用是否充分、设备技术是否最先进、施工团队是否能够完成。刚度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指标,在这里着重说一下。设计人员要选择适宜的刚度,确保满足抗震等方面要求。总而言之,只有让每一个工程节点都趋近完美,才能最称作适宜的结构设计方案。
结束语
        当前房屋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主要建筑类型,其防震性能良好,可以提升房屋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中仍然存在诸多质量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提升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管控,为居民创造优质的生活工作条件。
参考文献
[1]高国旗.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工艺[J].中国高新科技,2020(02):89-90.
[2]余博伟.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与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9(09):131+133.
[3]谷峪,桑苗.论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关键[J].中外企业家,2019(21):111.
[4]屈晓军,刘强,王才文.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分析及其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217.
[5]许小英.关于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分析及其技术研究[J].福建建材,2017(11):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