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举措研究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3月第9期   作者: 江日辉
[导读] 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会关乎建筑的实用性、功能性与安全性,因此,作为施工过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江日辉
        身份证号码:44018419921112****
        摘要:土木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建筑工程领域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国家有关部门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来指导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因为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会关乎建筑的实用性、功能性与安全性,因此,作为施工过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额发展方向。近几年,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态势下,城镇化建设更重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土木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加强土木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行业的核心工作。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是施工的物质基础保障,如果原本的施工原材料质量就得不到相应的保障,那么经过后期施工的建筑质量也很难达到合格的标准。当前的建筑原材料市场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一些不合格的施工原材料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在流入市场后并没有经过相关质检人员的有效检查,从而导致一些土木工程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后出现建筑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建筑在完工后也极易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后期施工建筑的质量,只有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严格按照建筑项目标准进行,才能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从建筑施工的成本数据来看,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在建筑工程中大约占一半以上。但是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有部分开发商过于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为了节约成本,或从中谋取利益,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应的规则规定进行采购。建筑企业没能建立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导致最终的建筑项目成果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1.2施工管理方面制度缺少完善性
        施工管理有关制度是否完善能够给建筑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总体而言,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对建筑单位各项行为加以有效约束,同时可以对各个环节的质量加以严格把控,同时还能保证施工质量。为此,需不断对管理制度加以完善,这是提升企业水平的一个最佳方式。如果管理制度缺少完善性,必然会对施工进展以及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进而阻碍企业发展。所以,需不断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以及完善,这样才可获得更高收益。企业进行管理期间,需对管理制度进行严格贯彻以及切实落实,明确划分岗位职责,避免出现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交接混乱这种问题。只有所有工作人员对自身具有的岗位职责加以明确,才可促使企业持续发展。
        1.3质量管理意识不够
        由于当前的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内施工单位良莠不齐,部分施工企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中标之后,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较差,使得项目组织机构不健全;项目部的领导班子没有类似大型项目的管理经验,不够重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这样就不能有效的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工作。思想上的不够重视使得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制约了房建项目的正常进展。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举措
        2.1重视建筑材料选择和管理工作
        施工质量的控制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可能会诱发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材料的选择和管理需从以下方面来开展:1.加强对材料的采购管理,采购是材料质量管理的源头性工作,只有在采购阶段选择了高质量、高性能的材料,才能够使得施工作业高效进行。

材料的采购要由专门人员来完成,每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都有明确的材料使用标准,在采购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这些标准来对市场上的各种材料加以性能、质量和价格对比,严禁为追求较低的采购成本而选用不合格的材料,与可靠的材料生产厂家合作。2.做好材料的进场管理,在各种材料进场之前,工程企业需安排专人来做好这些材料的质量验收,通过各种的质量检测来杜绝不合格材料的使用。3.加强材料的存放管理,因为部分材料的性质比较特殊,在长时间的存放下可能会由于潮湿等引起质量问题,因此,各种材料的存放上,需结合材料特点,做好分类存放与管理,并加强存放环境的控制。
        2.2优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属于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因此,要想实现对工程质量以及进度的有效控制,一定要全面落实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工作,还需要引进新的技术。在施工操作开展之前,应该完成对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即在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充分披露技术的规范操作和检验标准,保证施工人员在正式操作前掌握技术知识和要求,这也是工程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运用更多的新兴技术,比如在土木工程中运用BIM技术进行建模就便捷得多。
        2.3转变观念,重视工程管理
        新形势下,施工单位应正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及必要性,为施工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施工单位应加大对施工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认识,促使施工人员积极参与到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来,降低工作开展难度。
        2.4对管理体系与管理形式进行完善
        建筑施工期间,需要具备健全的管理体系,这样才可保证内外工作可以协调进行,同时可以在实际工作期间发挥出管理体系的具体作用,促使施工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现阶段建筑工程涉及很多参与团队,健全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形式发挥出重要作用,保证各个团队之间可以在实际工作当中协调配合,让自身职责以及责任变得更加明确清晰,能够有效规避由于管理体系缺少完善性引发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避免发生互相推卸责任这种现象。此外,在科学合理的管理形式与体系之下,保证施工工序可以得到高效管理,有效控制所有工序,进而降低各类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给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5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任何土木工程项目实施时,施工质量都是最为基础性的目标,如果要达到质量目标,就需要通过对各个要素、流程等的严格管控来避免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比如,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都是重点的管理任务。施工质量监管可以从监督的角度来有效识别和应对其中的各种质量问题。各个工程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都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强化、质检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参与到项目建设中的管理人员、质检人员,都应该深入工程现场开展全方位的监督,及时根据质量风险的识别来制定有效地质量控制策略。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是该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的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当中,需要进一步重视人员管理控制与经济运行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深入研究当前出现的不足或问题,进一步加大对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理念、技术与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从而不断地推动我国土木工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96,211.
        [2]张岭如,剧孟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61-62.
        [3]卞长发.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783-7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