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之鹏 姜科屹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建筑工程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组成巨大的贡献。人们对建设项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在管道综合布局的过程中,需要从建筑功能、外形和智能化、综合考虑等方面,遵循一定的管道综合布局工作原则,针对日益复杂的空调、消防、给排水、照明系统工程,能够合理安排和和谐共处,实现整个机电工程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并确保其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效果;措施
引言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具有综合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在建筑机电安装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对管线布置加以优化,满足设备运行需求。尤其是当前建筑中机电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在不断增加,同时其结构组成更加复杂,只有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才能预防故障问题的出现,为人们的正常使用带来便捷,防止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建筑机电安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加强对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改进和优化,使其符合实际安装工作需求,防止对工期、质量和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要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确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实现对各个安装环节的优化,防止交叉问题的出现,以保障管线和设备的良好应用效果。
1加强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质量管理的意义
1.1节省大量资金
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管理人员加强施工管理,掌握施工进度,有序地开展机电设备安装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在限定的时间内保证安装质量,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通过对机电安装过程中全程跟踪管理,保证每个环节的安装质量,减少因机电安装变更、返工而产生的各种浪费,从而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
1.2优化设计效果
机电设备安装过程具有复杂、技术要求高的特点,管理人员应按照要求合理开展安装管理工作,随时掌握安装的进度。在机电设备安装设计环节,相关的设计人员需按照业主的要求,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展开图纸设计,在设计方案中应注明需要安装的设备型号、数量、位置等细节。设计人员应通过开展机电安装管理工作,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经过协商论证后做出适当调整,以保证安装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要求,使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更强。
2管线综合的原则
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开展管线综合布置作业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管线的整体综合平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基本原则。此原则就是按照管线在布置作业中的重要程度来确定其安装顺序,也就是先安装布置比较重要的管线,如果重要程度一样则优先安装技术难度较高的管线,避免管线出错以及减少管线出错之后的检修、更改工作量。其次是针对一级管线来说,需要将电气管、电气槽以及弱电管和弱电槽的管线安装在排水管以上,避免排水管漏水而导致此管线漏电问题。在对排水管进行安装时应尽量避免在陡峭的位置安装,防止增加水从下往上排的压力和难度,保证排水动力充足,也不会由于环境中的泥和石头等造成排水管堵塞问题。再次是针对二级管线来说,通常尽量在高层安装此类比较粗且安装难度比较大的管线。而且在安装之前需要结合施工图对管线位置是否合理进行判断,更改和批注其中不合理的位置,做好安装施工之前的预估工作。如果在此管线安装中存在水平布置的两条管线,则需要上下错开且接口位置也要错开,不允许存在交汇的点。最后是针对三级管线来说,不允许在安装中出现管线交错的现象,而且由于管线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消耗磨损,这就需要在安装作业中考虑后期的检修和更换问题,保证其安装布置便于后期开展此工作,保证有充足的检修维护空间。
3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应用策略
3.1控制施工要点
对于各个施工要点的掌控,可以使机电安装的风险隐患得到及时排查与处理,增强管线综合布置的规范性。
应明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化指导,加强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交流沟通,从而明确管线数量、类型和走向等,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尤其是存在较大管道口径时,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了解装修工程、土建工程的施工特点及要求,做好各方主体的有效协同,降低对外界的影响。根据平面图纸分析密集型管线铺装安装的重难点,对坡度、位置和走向等予以明确;加强对图纸的严格审核,将各项参数的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尤其是在多管线的布置中,应该对走廊和过道的使用功能进行考量,实现对空间的高效利用,防止给人们造成不便。多层型钢应用于过道的管线布置中,可以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布局的合理性,在对管线孔洞进行预留时,应该严格计算应力情况,防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机房的管线布置是整个安装工程的重点,需要明确水泵房和制冷机房对于管线规格的要求;空调机房面积不大,但是管线数量也较多,因此应该明确接水管和电缆线的设置要求。
3.2管线距离控制
在管线安装时,要考虑专业化需求,安装空间要在防护单元墙的施工标准内,还要遵守人防规范的特殊规定,加装防爆波阀等等满足安装空间的管理标准,一般来说,维修空间要大于500mm,才能减少后期维修工人的压力,安装要满足后期维修的一系列问题,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管线的弯曲,从而使得主干管线的通畅程度进一步提升。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本着管线避热、避水的相关原则,对电气的管线进行优化控制与管理,避免由于遇热遇水造成电气管线的漏电问题,严重危害施工的安全。热水管线和蒸汽管线施工过程中,要加装现代化的传感控制仪器,对于蒸汽线路或者是热水泄漏的问题及时地进行查找,保障足够的安全管理空间。
3.3考虑吊顶和维修空间
装饰吊顶会受到管线综合布置的影响,因此在安装施工中应该予以全面考量,明确表面标高情况,龙骨空间的预留尺寸需≥10cm,使主次龙骨的布置吊顶更加可行。对吊顶的分隔布置状况加以明确,为管线设备安装提供便捷,防止将建筑机电设备应用于龙骨交叉位置当中。机电设备布置在吊顶中部位置,能够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效果,同时增强建筑的美观性。人工检修孔的预留也是管线综合布置的关键点,能够满足后续运维工作的要求,为工作人员检查线路和设备情况提供方便。在施工中应该结合工程造价情况合理选择管线及其配件,比如在冷冻水管的安装中,需要明确管道尺寸、木垫尺寸和保温层参数等,保障良好的稳定性,使各配件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3.4运用综合平衡技术
综合平衡技术是管线综合布置中的核心技术,旨在通过多种管线的有效协调达到平衡的目的,在明确安装顺序的基础上,保障管线的良好运行状态。在设置第一级管线时,应该在排水管上方设置弱电管、电气管、弱电槽和电气槽等,排水管的排水性能会受到坡度的影响,因此应该合理控制坡度误差。通过隔离技术的运用,降低对弱电线缆和电气线缆的干扰。在设置第二级管线时,在最高层安装具有较大半径的特殊管线,准确标记机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其他工程的影响,管线平行设置中需要错开上下接口。在第三级管线的布置中,要防止支管的冲突问题,减少缠绕和弯曲现象,采用直线形式。根据管线的检查维护需求确定合理的位置,为后续工作提供便捷。从管线的功能角度进行分析,在采用综合平衡技术时应该考虑到坡度和消防需求,增强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工作人员应该最先开展上层管线的安装布置,为大型设施的应用奠定基础,确保设施位置的准确性,完成相应管线的连接。运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能够实现对工期的有效控制,防止受到交叉现象和连接不正确等问题的影响,为建筑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结语
管线综合施工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合理应用且严格管理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但是在此技术应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施工原则,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深入现场进行分析来保证此管线综合施工的规范性。未来还会不断有新的科学技术应用来改进和完善管线综合施工技术,为施工人员带来便利并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等。
参考文献
[1]宋岩峰,秦军峰,刘勇,等.现代大型高层建筑机电节能设计方法及措施[J].现代建筑机电,2020,4(7):50-52.
[2]罗松.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策略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4(13):132-133.
[3]王东.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21(12):2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