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鑫
37120319910824****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满劲头,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这个过程离不开建筑业的繁荣。但是伴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从未缺席,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倾注更多关注,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抑或是政府部门都要提升质量监管的力度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夯实基础。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对混凝土制作技术和手段的持续优化和完善,混凝土结构全程质量管控和后期养护的要求也在持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混凝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利用。在管理人员开展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其囊括的内容广泛,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这就极易导致在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混凝土检测工作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在现阶段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不管是项目质量检测或者是混凝土检测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如今的建筑项目工程中,普遍利用混凝土检测技术,不但可以通过检测混凝土质量的手段来为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1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材料与工程施工在质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同时,建筑材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选用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并且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反之,则无法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使用寿命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工作,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二是有利于施工方选用性价比高的原材料。相关部门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必须要对其材料进行检测,并对各建筑材料进行对比,有利于施工方选用性价比高的原材料,从而有效地降低采购费用,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进而更有利于施工方选用性价比高的原材料。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一是建筑工程的无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法作为在建筑工程中最为实用、操作最为容易的质量检测方法。它采用物理法对每个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检测,对建筑物检测一些基础数据即可。它采用间接的方式测量基础数据,分析对比测量的数据,从而判断建筑物质量是否达标。运用无损检测法时,不会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其主要通过检测建筑物的基础数据,若基础数据出现误差时,可以通过多次测量的方式,弥补该误差,进而有效降低数据的误差率,检测的失误率自然很低。因此,无损检测法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效率。二是建筑工程的微波损检测法。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法中,微波损检测法会对建筑工程造成较小损坏。采用微波损检测法时,先要对建筑物的检测位置进行取样,并将此作为检测样本。在检测过程中,它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面很小,但可以对其质量进行较为准确的检测。微波损检测法在对建筑物取样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方位检测该建筑工程。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及管理措施
3.1应用相应的技术支撑,全面控制建筑质量
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应用相应的技术支撑,这样才能全面的控制建筑质量。
以往的建筑质量检验过程缺少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比如在检验钢筋配置参数、混凝土强度及氯离子含量时未按照国家规定实施检测,导致建筑工程工程质量检测缺乏有效性。而在质量检查过程中质检机构也要不断学习创新质检技术,并乐于吸收国外的经验,增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使质检工作拥有更先进的技术,保证检测数据更加准确,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加长保质期。
3.2制定相关标准,合理监管施工的每个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常有不规范情况出现,导致建筑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其他问题:无法提升企业的效益,管理效率比较低下。不断严格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认真防范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弥补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提高工程质量。在管理中要不断创新思想,更新观念,在管理中融入和谐、节约、创新、科学、环保等理念,确保民生与安全。着眼于环保与节约,不断规范程序,科学应用技术指标,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施工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错综复杂的工程管理实现制度规范化、管理过程化的目标。企业要制定相关标准合理监管施工的每个环节和原材料质量,保证其符合标准。加强对细节的管理,在竣工环节合理管理各个细节,加大宣传力度使工作人员依据规章制度开展施工操作,从源头上遏制质量问题的产生。在施工之前,建筑企业首先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引导员工依据制度合理执行施工过程。加强质量管理精确到每一个环节。而技术人员也要为施工工人详细讲解技术问题,在验收工程后禁止在工程的各部分实施改动,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立即重新验收。设计单位与质量监督单位要一起加入验收工程的行列,关注对隐蔽部位的验收,重视施工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较长的周期,工作量也非常大,为此施工单位要落实目标责任管理,使各个环节能够相互衔接。通过各个层级逐步落实责任,稳步推进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通过目标责任管理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并更好地落实管理措施提升检测质量。
3.3加强对混凝土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
建筑企业要想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准,那么就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工作。首先,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企业内已有的混凝土检测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从而通过提升其对混凝土检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来提升自身混凝土检测技术的水准。其次,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全方位的督促检测人员增强自身对混凝土检测技术的学习,通过掌握不同情况下不同混凝土检测技术的运用以及全面分析不同检测技术方式的优缺点,来形成自身独有的检测技术,这对于提高检测技术人员的混凝土检测水准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建筑工程涉及的主体比较多,不仅仅是施工方和业主单位,涉及的因素也比较多,我国工程质量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依据设计图纸、合同、国家规定的标准等进行质量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质量保证措施,才能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任重道远,需要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学界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企业必须立足长期发展的实际,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为项目施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更闯.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5):156-157.
[2]台夏乐.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7):195-196.
[3]吴志凯,戴德意.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4):98-99.
[4]张广泰,唐娜.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0):178-179.
[5]王金禹.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7(14):24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