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津 贾修琪
天津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3
摘要:现如今我国市政建设速度加快,为了改善市政环境,市政园林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园林建设工作成为必要的发展环节,有利于改善市政环境,提升市政建设水平,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要积极开展园林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采用有效的施工方式,提升园林绿化水平,本文主要探究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实际联系,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园林行业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施工;养护
引言
园林绿化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市政园林绿化为市政创造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也体现出一个市政的文明程度。但是,由于苗木栽植和后期养护不当,导致苗木成活率不高或生长不良,影响绿化效果,给园林绿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苗木栽植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首要环节,栽植后要对苗木的成活率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时刻关注苗木的生长动态。苗木养护是指栽植成活后对苗木进行保养和护理,包括浇水、施肥、清除杂草乱叶、进行园林绿地清洁、防治病虫害等,对不易存活的珍稀苗木要进行特殊保养,还要加强自然灾害预防工作,确保苗木健康茁壮成长,美化市政环境。
1苗木栽植与养护管理的关系分析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苗木的栽植和养护管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共同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在早期种植苗木的时候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一旦苗木在后期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将无法通过后期养护管理来补救;相反,如果对苗木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状态。由此可见,在苗木种植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哪一项工作做得不到位或是不合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绿化的成本,进而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效果。综上所述,苗木栽植与养护管理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规范和正确的栽植方式能够降低养护管理成本和难度,而合理和有效的养护管理措施又可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
2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中的主要问题
2.1苗木选取不合理
合理选取苗木是园林绿化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选取苗木时要注意地域因素的影响,南方和北方种植的苗木各有不同,需要考虑光照、温度、土壤等因素,从而选取适宜当地种植的苗木。然而目前园林工作人员大多看重苗木的价格和外观,导致苗木由于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而难以成活甚至大量死亡,这不仅对接下来的养护工作造成一定阻碍,也对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产生严重影响。
2.2苗木栽种问题
合理规划苗木种植规模,有效地进行一定的扩大,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园林绿化的面积和效率。在苗木栽种过程中,若栽植人员没有将植物习性特征和种植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排水情况等因素有效结合,就不能营造高质量高标准的景观。在以往的园林绿化中,存在只求短时间出效果,苗木栽植密度过高,造成植物光照不足、根系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后果,仅在栽植的初期创造了较好的观赏效果。此外,为了赶工期而急于栽植,在地势低、土质不佳的情况下未考虑排水和土壤改良,导致苗木根部腐烂发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3后期保养管理不够完善
部分地区的管理部门在完成绿化施工后,无法将先进的养护技术应用到绿化工程中。同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在完成绿化施工后,难以保证持续性的维护管理,导致园林绿化工程无法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3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有机结合方法
3.1加强植物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优质的苗木种子是保证植物成活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环境的选择及土壤的测定。对土壤成分进行测定是苗木种植的基础。除了对土壤进行测定之外,还应该规范苗木修剪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进行修剪时,规范技术,不对苗木造成损伤。
在苗木运往园林建设地点的过程中,要遵守运输规章制度。苗木在运输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保湿处理,还要避免在装卸过程中对苗木产生伤害。另外,在进行种植前需要注意排水工作,要科学地建立排水槽,保证每个种植穴都能达到苗木生长的要求,同时给水环境也要符合植物自身生长的特点,保证苗木的成活率。
3.2苗木种植的质量控制
苗木种植中成活率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在移植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苗木的保护工作。栽植苗木时,要结合季节特性选择及最佳的时间来种植,受天气的影响,在时间的选择上,最好避免晴天日晒,而是要选择不刮风的阴天最为最佳时间,在晴天的,早上跟傍晚是最佳时间,可以保证木苗的存活率。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进行栽种,就需要对其做好假植。对于较大个体的树木,在种植时由于蒸腾作用会容易使其水分流失而不好存活,对这种情况,应该请专业人士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裁剪,来降低蒸腾作用的不良影响,提高树木的存活率,而且还能够根据景观设计将其修剪成符合园林景观和谐美观效果的形态。在种植之前,要把苗木根部土球的包装去除,把木苗置入种植坑内,然后进行填土,填土使一定要逐步分层并且将土壤压实,压实以后,要给苗木围堰、浇水;等水分渗透土壤以后,如果碰到有泥土有下沉的现象,则两日内再次进行填土并且浇水。
灌木是为了覆盖裸露地面,所以在灌木进行种植时,要保证灌木成长以后没有裸露地面,以此,灌木种植时的缝隙很重要,留给其充分的生长空间,以便于后期更好的生长。进行草块铺设时,应该注意草块间的严密性,严格执行密铺原则,一定保证草块没有缝隙,紧密的衔接在一起。草块铺设完成以后,要进行滚压工序。最后要及时给草坪浇水。
3.3科学地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的修剪养护
在现代园林绿化工程中,只是种植植物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还需要植物美观。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进行合理的修剪。在很多人看来,修剪植物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修剪植物也有一定的技术和规章,修剪过程中要在遵循设计者理念的同时保证植物不被破坏。一般来说,进行植物修剪的时间都是植物休眠期,在这一时期修剪植物不容易出现损坏。修剪要从根部进行,之后需焚烧修剪的枝叶,通过涂抹保护剂的方式提高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工作的质量。
3.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不仅威胁苗木的正常生长,还会破坏苗木的美观,影响绿化功能。喷洒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园林工作人员要根据苗木受害情况对症下药,对不同的病虫害使用不同的药剂。喷洒药剂虽然能消除病虫害,但也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喷洒农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规范操作,并做好安全防护。
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和养护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提升园林景观质量。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在园林建设的各个阶段提升工作质量,实现有效管理。为了开展有效的园林施工,在开始施工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当地环境进行有效调查,包括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秩序进行有效操作。考虑到绿化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施工方案的统筹安排。要注重园林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灌溉,排水,施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合理操作,同时,做好持续化的养护管理,提升绿化养护技术的应用效率,体现园林工程的生态魅力。全方位地把握园林施工,提升植物成活率,才能展现养护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晓庆.加强园艺观赏植物栽植技术提高园林绿化水平[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5):244-245.
[2]卫文静,文静.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J].市政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225.
[3]吴啸慧,刘志强,王俊帝.中国国家园林市政的分布特征研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9,32(3):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