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
身份证号码:37028319870106****
摘要:随着我国新型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当中。为消除传统管理方式带来的弊端性影响,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主张利用新兴科学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全周期管理。其中,以 BIM技术为首的新兴科学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得到了良好应用。管理人员通过合理运用 BIM 技术的可视化与虚拟化功能优势,初步实现了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BIM技术的建模功能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涉及的材料设施以及技术要点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分析,并根据分析反馈结果,对工程项目可能涉及的成本费用问题进行合理评估,减少工程费用损失问题。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BIM 技术即建筑信息模 型以数字 技术 为支撑针对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是土木工程、工程学、建筑学新工具,在 2002 年首次提出,具有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势,为此在建筑行业得以应用推广。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指运用技术原理、科学理论、专门方法在统一目标指引下,以保障工程顺利竣工且可获取预期经济效益为导向,针对工程造价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规范性、客观性管理的组织活动。基于 BIM 技术可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型中实现施工单位、设计团队、营运部门、业主各方协同工作目标,为此适用于工程造价管理。
1 BIM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控技术概述
BIM 的基础是模型,核心是信息,本质是模拟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数字信息仿真,是一个创建、收集、管理、应用信息的过程。将 BIM 集成应用到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充分利用其信息化、协同化的特性,是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精细化管控的重要技术手段。BIM 模型不仅可用于过程管理,同时也可作为工程建设各阶段数据与信息分析的基础。其信息具有完整性、一致性和关联性,确保了在工程建设各阶段建立管控对象之间持续、动态的信息联系,并对信息进行系统监控和检测,避免因对象模型差异而出现的交流信息障碍或者重复性工作等带来的资源浪费,可提高工作效率,辅助达成全过程工程造价管控的目标。
2 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所谓的BIM技术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实体与功能特性数字化表达的技术手段。在正式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可利用 BIM 技术虚拟化与可视化的功能优势,对项目工程主体建设内容进行动态把握与分析。通过构建建筑模型方式对各专业施工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根据分析反馈内容,对各专业施工建设期间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以及损失问题进行合理估测与预防处理,以防止出现工程效益亏损问题。结合实践应用情况来看,利用 BIM 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建筑项目的功能要求以及构建性能,根据相关参数信息反馈内容,对建筑工程不同施工周期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生成良好的控制管理方案。对于造价管理工作而言,管理人员可利用 BIM 技术的功能优势,实现对造价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3 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3.1 在工程设计及决策阶段应用BIM技术
借助 BIM技术网络与建筑工程项目相关所有数据信息,经由 3D 技术加工处理展示初期建设模型,加之多类模型综合分析、横向对比,结合造价指标进行评估最终得到工程总投资概算结论。
在充分利用 BIM 技术模拟性前提下可为工程造价决策提供参考,避免因决策信息不充分出现造价管理盲区并给施工单位带来损失。施工设计是一切建设活动的开端,除经由现场勘查获取一手数据外,还需应用机械、材料、工艺等信息针对设计图进一步优化,立足实际预估工程整体造价。通常情况下设计阶段费用占整个工程费用 3% 左右,对工程效益带来的影响却占工程造价管理 70% 左右,这就需要建筑工程重视设计,在设计阶段利用 BIM 技术,通过观察三维立体模型发现施工异常交叉、管路阻塞、参数不合规等问题,再次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设计图得以优化,通过反复模拟实验提高设计图质量。CAD 图纸设计与 BIM 技术有效融合能进一步提高施工设计质量,能提供精确造价信息,为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及造价指标作出调整给予支持。
3.2 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阶段
对于建筑项目招投标阶段而言,施工单位方面需要委托专业机构实现对招标文字的编制处理。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为确保甲方清单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施工单位方面通常会利用算量计价方式进行反复核查。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很容易受到人为操作的失误影响而出现数据不准确问题。通过合理应用BIM技术,基本上可以通过构建信息化模型,实现对工程量数据的统一处理,不仅可以全面提升招投标阶段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满足一模多用的功能目标。对于合同管理工作而言,通过利用 BIM 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信息的汇总分析。工作人员只需输入项目变更信息,就可以实现对工程价款的合理调整,避免工程费用损失问题反复出现。
3.3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资源消耗、成本形成的主要阶段,且施工过程中存在影响成本的诸多因素,如涉及面广、政策发生变化、材料设备的价格及损耗等。因此在施工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工程造价进行管控尤为重要。将 BIM 基础设计模型导入 BIM5D 协同平台,通过关联模型与项目成本、进度相关信息,形成 BIM5D 成本 - 进度协同管理模型。一方面,BIM 模型与进度计划关联模拟施工,通过虚拟建造过程对施工阶段进行精细化管控,降低施工风险,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模型与数据信息集成的一体化 BIM5D 协同平台的应用,将实际施工信息快速采集至平台,与人员配置计划、采购计划等进行对比,可及时调整资源用量,实现真正的动态管控。同时,通过协同平台和 BIM 动态管控模型可快速提取各版本、各流水段的工程量,快速进行多算对比,加强对成本的管控。
3.4 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应用 BIM 技术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最终环节为竣工验收阶段,这是容易出现管理问题的环节,例如在有些工程单位长期承建进程中积压过多资料,容易出现资料不全、数据丢失、图纸篡改等现象,资料整编、存储质量较低,增加竣工验收难度。这就需要应用 BIM 技术,发挥该技术数据库承建及线上数据模型存储信息及资料功能优势,解决工程资料混乱、丢失、低质问题,加之 BIM 技术能针对造价信息进行跟踪反馈,可依据资料理清工程造价管理责权关系,便于责任追溯,杜绝推诿扯皮,继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 BIM 技术运用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通过数据共享,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精度。基于 BIM 的各参与方,多维度协同有效克服了传统工程造价模式下的局限性,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控,是促进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由经验管控型向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管控转变的重要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 马超 .BIM 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35):145.
[2] 谢晓婷.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