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3月第9期   作者:陈 乐
[导读] 现如今,我国建筑能源耗损占据全社会能耗的30%左右,且有逐年递增趋势,将节能建筑规划运用于建筑设计进程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将对公共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

        陈 乐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西玉林市  537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能源耗损占据全社会能耗的30%左右,且有逐年递增趋势,将节能建筑规划运用于建筑设计进程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将对公共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规划;设计
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概述
        建筑节能,就是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当中,以追求低能耗为主要目的,通过节能设计使建筑内能源的消费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之间达到平衡,从而给人们带来更为经济适用的工作生活环境。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逐步深入,建设节能低碳建筑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建筑物会受到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建筑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物周边的相关因素,全面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是以1986年颁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为标志启动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发展迅速,逐步由北方采暖地区扩展至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由居住建筑扩展至公共建筑,由以新建建筑节能为主扩展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重点领域,由单体建筑节能扩展至区域建筑节能。不过建筑节能是一项需要消耗较长时间的工程,要投入相对较高的成本。作为建筑节能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充分掌握最常用的节能环保材质以及建设节能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内建筑节能工程建设水准的良性发展。目前,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已形成了目标清晰、政策配套、标准完善、管理到位的推进体系,新建公共建筑节能水平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近,基本实现了从落后到同步的转变,并为领先创造了条件。
2 公共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2.1 生态原则
        公共建筑使用的很多材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数量和建筑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被应用到公共建筑中去,因此,许多建筑材料面临耗竭。同时,各种生态资源被广泛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当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要保护并利用好不可再生资源及生态资源。
2.2 尊重自然原则
        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要综合考虑气候、材料、地理、能源分布等因素,我们秉持尊重自然的原则,重视建筑整体能耗的热工性能、地理位置、功能特征和建筑朝向等,因地制宜地完成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3 公共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公共建筑节能发展质量仍不平衡不充分
        公共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要求与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标准执行质量参差不齐,建筑节能施工质量较差导致建筑节能效率不高。建筑节能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尚未建立以建筑物实际能耗水平为主要指标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重设计轻运行的建筑节能监管方式,导致建筑节能实际运行效果差,人民群众体验感、获得感不强。
3.2 节能材料不合格
        公共建筑工程在进行材料选择环节,材料的节能性能是决定能否达到节能效果的重点因素。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材料的节能性能重视度不高。有些墙体结构上采用的是实心粘土砖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同时门窗则使用的是密封性严重不足的铝合金门窗与单层玻璃的形式,建筑自身的保温性就比较差。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领域节能性无法提升,能源浪费也非常的严重。
4 公共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要点
4.1 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
        公共建筑施工中使用的节能材料改变了传统材料的生产理念。

以前的建筑施工通常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建筑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传统材料的使用也会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影响着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市场上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正在逐渐增多,这些材料在设计时通常下融入了节能环保理念,将其运用到建筑物上,不但可以构成建筑物,还可以节能保温。公共建筑节能材料的选择应该以建筑设计为依据,并充分结合了材料节能性能和技术需求。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影响不大的工艺和材料。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防止公共建筑节能材料的过度消费,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公共建筑设计必须是节能、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三者之间达到平衡,从而促进公共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4.2 合理应用可再生能源
        坚持“因地制宜、应用尽用、多能互补”原则,公共建筑应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公共建筑应全面做好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勘察和利用条件调查,并制定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首先,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尽可能合理采集雨水,过滤净化后可用于洗手、冲洗等日常用水,节约该部分的自来水使用量。其次,在风能利用方面,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风能储量在全世界占有量较高,但实际的应用转化率还很低,此时就应该强化对风能利用的认知程度,让风能进一步转变成电能,尽可能减少对电能的损耗。再次,太阳能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利用方面,打造城市可再生能源微网系统,实现分布式能源与智能调度充分结合。继续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热应用、浅层地能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成熟应用技术。不仅如此,还应该提高公共建筑设计人员对于节能技术以及节能材料的掌握程度,同时全面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大力推行基于绿色节能层面的建筑设计施工工艺的比赛等等。
4.3 注重建筑工程墙体绿色施工技术
        公共建筑建设中节能墙体材料运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整个建筑的保温效果大部分取决于外墙的节能保温水平。传统的外墙采用实心黏土砖,保温效果差,还不环保。目前,房屋建筑中最常见的新型墙体砌块材料是空心石膏砌块,这种墙砌块提高了保温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且成本低廉,可以节省建筑成本。除了墙体砌块,墙体保温层也起到节能作用,它常常被安置于墙体内侧或墙体外侧,与传统外墙结构相比,该设计方法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在建筑工程中积极采用新型墙体砌块、墙体保温层,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墙体保温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节省建筑材料、建筑成本。玻璃幕墙作为新型墙体材料也有不错的节能效果,同时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建筑物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色调,随光线变化给人以动态的美。除基本的防护功能外,还可以优化室内环境品质,增强节能建筑效果。
4.4 建筑朝向规划
        在进行建筑朝向挑选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特征等,以节约运用土地资源为核心,有效运用区域最优朝向,从而让室内在天气寒冷的时节依然可以获取更多光照。同时也要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确保在冬季阳光不被建筑物遮挡,增加冬季的日照量和日照时间,但又不能一味地增加冬季日照量,否则在夏季时也会因日照量过大,而增加空调系统的负荷。工程实践充分证明,国内大部分区域最佳的建筑朝向便是南方,不过在具体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往往存在其它的外在因素影响着朝向选择,全部采用南方朝向显然无法满足很多工程的实际情况。所以在进行建筑朝向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特征,而且要深入结合工程实际,让节能舒适的环境得以充分实现。
5 结束语
        建立起建筑节能的思想,需要建筑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时,进一步融合生态技术以及能源消耗,与此同时,设计规划要适应人文环境。从建筑规划的角度全面出发,建筑节能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其往往涉及工程建设的众多环节,运用最为先进的绿色规划方式,不仅可以创建舒适的建筑室内空间,而且可以进一步推进节能建筑的发展,真正实现建筑舒适性和节能降耗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肖国泓.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住宅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研究[J].粘接,2020,43(09):66-69.
[2]杨洲.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节能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70.
[3]金天根.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探析[J].科技资讯,2020,18(15):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