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正
青岛中德生态园置业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426
摘要:智慧城市理念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建设理念,能够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通过不同层次的组建形成一个完善的智慧城市体系,借助物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来创建功能更加完美的城市环境。智慧城市概念具有信息资源丰富,服务智能的特点,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智慧城市概念可以提供适当的居住环境。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到来,城市建筑设计的要求逐渐提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智慧城市理念必须渗透到城市建筑设计中,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文章阐述了智慧城市和城市建筑设计概念,了解了智慧城市概念应用于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分析了智慧城市理念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有效渗透,为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智慧城市;理念;城市建筑;设计;渗透
1 智慧城市概念与城市建筑设计的概念分析
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生活数字化和建筑物人性化的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为建筑物提供敏感的信息数据系统和更智能的数据应用程序,以便可以有意识地找到它们。应对并解决影响构建中的各种干扰因素。智慧城市概念的科学和技术手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智慧城市设计理念的关键是使城市生活环境更加安全,灵活,便捷和高效。例如,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智能城市的设计理念非常灵活,可以自动集成和部署各种资源以应对紧急情况,控制副作用并提高安全性能。
2 智慧城市概念应用于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2.1多样性
智慧城市概念的主要特征是需要保护信息的智能。建筑设计师必须将其与当地建筑物的实际要求结合起来。根据在当地情况下协调行动的原则,建设项目以确保智能技术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此外,它可以加强对自身智能技术的有效研究和设计,优化城市建筑的总体规划,并很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一定的便利。
2.2安全性
安全是确定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除人为因素外,安全要求还必须考虑财产等各个方面。[1]随着现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设计在很多方面能够进行更多的创新,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自从引入智能城市概念以来,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它可以为城市建筑设计提供更多支持。从外部架构的角度来看,它体现在颜色,形状等方面。同时,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并且同一区域中的建筑物必须保持适当的尺寸。
2.3环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业规模将继续扩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生态环境本身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也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智慧城市概念的城市建筑设计的实现需要更加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概念,并要求将环境保护纳入设计规划中,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节能减排,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动力。为此,设计师需要在实际的城市建筑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的概念,并将相关的智能服务和环境保护有效地集成到智能城市中。加强建筑设计与节能减排的衔接,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从建筑造型、材料、施工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加强先进设计。[2]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集成家用电器的管理系统和技术要求,而智能建筑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而且可以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
2.4情感性
在智慧城市概念的指导下,城市建筑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其更具感染力和情感性,或者被认为是表达设计师情感的一种方式。创建建筑设计作品后,它将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细节中具有特定的敏感性并展现出特定的文化特征,从而使其成为独特的建筑作品。一些建筑设计师缺乏生活资料,限制了他们对城市建筑设计的思考,盲目地模仿其他人,或者直接复制其他计划。此时提出的建筑计划缺乏有效性,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有时甚至成为阻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因素。在智慧城市的概念下,设计师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和人文美学能力,并在嫁接现代智慧技术的同时对建筑工作表现出人性化的触感。
3 智慧城市理念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有效渗透
3.1对建筑空间内部的安全性能进行优化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例如,城市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有毒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不仅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同时,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应用新型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可能无法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智慧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大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保障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安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智慧城市安全建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空间。[3]建筑的外部结构主要是色彩和形状,还包括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材料,充分考虑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保证建筑物内部空间阳光充足,使建筑物内的居民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3.2借助物联网技术加强建筑空间内部感应性能
物联网技术对智慧城市建设极为重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已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突破口。例如,Living3.0 可用于展示智能生活空间。当业主不在家时,当有客人来访时,相关信息可以直接传送到业主的手机上。如果大楼门口有摄像头,大楼业主可以看到来访者的图像,并使用通话功能与来访者通话。建筑物内的湿度和温度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窗帘的开合可以通过光传感器进行感知。一旦有人在大楼的书房空间就座,台灯就会在感应器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为此,智慧建筑项目的建设需要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下智慧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
3.3建筑设计作品需突出人文关怀理念
每一栋设计好的建筑都能反映出建筑设计的情感,因此建筑设计作品与建筑师的个人情感有着很大的关联。建筑设计作品关系到建筑设计师的文化素质和生活体验。建筑设计作品能反映建筑设计师的个人品位。由于缺乏生活资料的积累,一些建筑设计师在建筑作品的设计过程中盲目模仿他人的设计理念,其建筑作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不断学习高新技术,灵活运用各类高科技,在建筑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人性化。
建筑设计师需要在设计风格上实现不断创新,在建筑设计之旅中积累宝贵的素材,在充分融合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让建筑使用者感受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 建筑设计师需要在建筑作品的设计过程中独立融入地域文化,以实现建筑情感特征的有效提升。 通过赋予建筑一种无声的表达形式,进而激发用户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给用户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 只有在建筑设计中突出人文关怀理念,展现本土地域文化特色,才能确保建筑设计作品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内心需求。
5 结语
智慧城市的概念对城市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还需要从今后的实践中吸取教训,从多方面入手。既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又要注意节能、环保和安全。相信与智慧城市结合的建筑设计将使城市朝着更舒适、安全及高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叶闩.智慧城市理念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渗透[J].智能城市,2020,6(17):22-23.
[2]张超.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探析[J].城市住宅,2020,27(4):121-122.
[3]张玫玫.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设计问题分析[J].居舍,2019(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