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鸿鹏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随着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技术的科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工程地质勘查是建筑施工前期一项重要的技术,对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查,可为后期施工收集资料,为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提供数据。岩土工程地质勘查需收集的资料包括岩土受力能力、地下水文情况、地质形态、岩土参数等,高质量的岩土工程需要地质勘查提供良好的支持,其收集的地质勘查资料可为岩土工程技术的准确应用提供参考数据,从而不断完善岩土工程,提高岩土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岩土工程技术;发展研究
引言
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水文地质勘探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是岩土工程施工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确保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通过对水文地质展开勘察,不仅仅能够了解地下水文信息,同时也能够为施工的完成提供安全保障,为了有效避免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地质问题,我们应当对勘查工作展开严谨的评估和研究,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工程地质勘查实施原则
1)科学规划在岩土工程实践过程中,组织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勘查方案,以提高地质勘查的专业性,从而促使地质勘查工作有序和高效地进行。从岩土工程技术选择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哪些是具体的要求,然后科学进行勘查,统筹兼顾,规范勘查人员的行为,并参照相应标准进行,从而收集到准确的勘查资料,为岩土工程收集准确的地质信息。2)合理布局科学运用岩土工程的地质勘查技术,并遵循合理布局原则,才能充分掌握工程施工场地的地质资料,科学利用这些地质资料,为后期岩土工程施工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奠定基础。由于岩土工程一般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因此必须获得精准的地质资料和水文资料等才能合理布局岩土工程施工方案。所以必须合理布局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以确保获取完整的地质勘查信息。3)重视创新在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必须对所用的勘查技术有效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勘查水平。在借鉴传统勘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现有的勘查技术,深入了解岩土工程具体情况以及对地质信息和水文信息的要求,综合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提升勘查的创新性和科学性,才能为岩土工程提供更详细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等,再选择正确的岩土工程技术,顺利进行岩土工程施工。
2工程地质勘查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
2.1完善勘查工作制度,规范勘查市场
创建完善的勘查工作制度体系,要求勘查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现场作业,明确责任分工,提升勘查工作效率与质量。国家相关部门对勘查技术标准进行统一,勘查前,勘查单位必须根据场地实况进行勘查技术纲要的编制,选择合适的勘查技术、方法,对数据处理分析、试验流程、施工过程等进行明确,制定安全预案,防止安全事故。另外,岩土工程勘查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等要做好带头作用,进一步规范勘查市场,消除行业内的恶意竞争与弄虚作假行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行业管理标准与制度,对勘查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加强勘查企业内部自检及外部监督管理,提升勘查质量,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2.2桩基施工技术
桩基施工技术有很多种,包括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技术、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技术、高强预应力管桩技术等。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技术通常用来强化泥浆护臂灌注桩承载力,在桩基身上预留出注浆管,等待成桩之后,对桩侧和桩端进行压力灌浆,可压密桩底的沉渣,还能渗透桩侧的泥皮,从而不断提升桩基的承载力。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中,对桩中心压灌了超流态的混凝土之后,插上钢筋笼,即可成桩。
其优势在于成桩的时间短,能在地下水位之下形成桩,还防止了泥浆护桩的问题,也无孔底沉渣的问题。这是一种中小直径的桩基,可用来当抗浮桩、护坡桩等,其与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可更好地提升桩基承载力。
2.3钻探技术
很多地区的地质条件恶劣,地质环境被严重的破坏。在这种背景之下将钻探技术应用于其中,能够将水作为循环液,推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在整体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配备一辆水车,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十分匮乏,因此需要从很远的地方进行水源的调度,并且运输到工作区,这样不仅仅会消耗工作成本,与此同时,由于路途十分遥远,在运送水资源的过程中,也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严重威胁工程的工作。在此背景之下,可以将钻探技术应用于其中,这样不仅仅能够减轻不必要的成本消耗。与此同时,通过将该技术应用于其中也能够很好的解决工作效率这一问题。通过在传统的状态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能够将水以及空气作为循环的介质,并结合绳索取芯钻探技术,提高整体的状态效率。该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很多地层容易发生破碎的环境中,利用传统的钻探技术只能够取出几片砾石,而胶结物也很容易被冲蚀,这也会导致工作人员错误判断地层结构。通过将射流式双管钻探技术应用于其中,能够提高整体的效率,在原有结构保持不变的背景之下,能够完整地调取地质资料。
2.4合理运用地质灾害勘查方法
在实际开展岩土工程建设时,需运用地质勘查技术对当地的地质灾害进行勘查,以避免实际施工时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勘查技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瞬变电磁法。此技术方法原理是把不接地回线设定成主要载体,朝向地底传输一次脉冲电磁场,利用接电地极分析一次脉冲电磁场间歇情况,地底半空间二次旋涡场表现出的状况。该方法有着较高的探测效率和分辨力,探测深度比较远,因此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勘测过程中。第二种是高密度电阻法。如果岩土工程是深度较浅的地下水系时,可使用此种方法。岩土工程中岩土体的导电性能不同,可利用此点对岩土工程的岩性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准确的勘察结果。第三种是视电阻率法。此技术可用来判断岩土工程所在区域的导体性能,并对其进行圈定。比如岩土工程所在区域中金属含量比较高,就会呈现较高空气密度,而空气是高阻值的绝缘体;如果是硫磺类地质特点,则会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电阻率比较低。运用此种方法可以判断岩土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从而选择正确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第四种是地质雷达法,其能运用雷达技术勘测到地下50m的深度,能有效收集其他方面的地质灾害资料。
2.5增强勘查与设计间的联系
在勘查工作开展前,勘查部门人员应强化与工程设计者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根据工程设计、结构等要求,明确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与任务。岩土工程勘查与工程设计作为一个整体,强化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明确设计所需要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及特殊勘查要求,提升勘查质量、技术水平、工作效率等,同时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勘查时间,为企业节约成本。另外,勘查人员也要参与后期工程设计与施工,对工程后期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提升整个工程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和科学选择岩土工程技术,就必须做好工程地质勘查,以科学、合理的勘察技术为基础,并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数据,为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曹亚伟.工程地质勘查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J].中国金属通报,2019(2).
[2]林炳秋.工程地质勘查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
[3]钟舜晖.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
[4]任显锋.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5).
[5]王润伦,周建.关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重要性的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