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包莹莹 张丽
[导读] 根据市政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顶管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丰富给排水施工中的技术内涵,确保相关的系统构建及应用状况良好性,满足市政建设事业科学发展要求。
        包莹莹 张丽
        恒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根据市政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顶管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丰富给排水施工中的技术内涵,确保相关的系统构建及应用状况良好性,满足市政建设事业科学发展要求。在细化市政给排水施工研究内容的过程中,应给予顶管技术应用更多关注,实施具体的研究计划,确保给排水施工有效性,增加其中技术含量及优势,体现顶管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顶管技术;应用;
引言
        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相应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开始广泛应用顶管施工技术,技术成熟度日益提升。在施工期间,无需大面积开挖地面,铺设地下管道,既可以防止施工所致环境影响,也不会破坏周边建筑与道路,维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规范应用顶管施工技术。不同管基位置,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也不同,当管道埋深大于5m时,则不能应用原土地基,为了维护地基稳固性,必须应用适宜材料。比如浇筑钢筋土垫层,作为施工底板。开挖施工极易受到地下水影响,所以要采取科学降水措施。由于开采埋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同时会影响环境工程。为了维护地基牢固性,应当确保回填土密度达到设计标准,铺设级配碎石,浇筑混凝土垫层,将其作为底板,避免发生沉降问题。联合多方因素,开槽埋管在实践操作、经济性等方面,和顶管差距较大,顶管限制与成本,都明显少于开槽埋管。
1顶管技术概述
        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应用顶管施工技术可以避免开挖地面,主要是借助顶进设备将管道顶进土中然后将多余的土方处理掉。设备在工作坑中利用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给予土体一定的顶力,把管道顶进到土壤中,管道克服和周围土壤的摩擦力按照一定的角度和路线顶入到土中,在完成一节管道顶进后继续顶进下一节管道,工具管从工作坑中穿入到下一接收坑中,然后再将管道吊起,然后将给排水管道埋设在坑洞之中。在采用顶管施工工艺前工作人员要注意研读关于顶管技术的标准规范,加强对机头、主顶、中继间、接口、注浆工艺的分析。当前开放型和密封型是两种主要的施工类型。通常施工单位会选择密封施工方法,该方法可以分化为三个小类,不会对路面交通产生影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用价值较高。此外,该技术不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能够降低对市民的伤害。在合理规划路线后不会受到其他地面因素或者管道影响,施工效率较高。
2顶管技术应用特点分析
        (1)地面影响小。顶管技术作用下给排水管道敷设,无须开挖沟槽,可从地下直接穿越完成敷设工作,减少了对市政给排水施工区域的地面影响,避免引发管道应用中的安全问题。顶管技术应用优势的充分发挥,可将原有的线状破坏地面转变为点状施工处理,方便施工处理,使市政给排水管道处于良好的施工及应用状态。(2)增加环保效益。顶管技术应用中具有环保性强的特性,可减少对地面环境的破坏影响,逐渐增加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环保效益。由于顶管技术作用下的给排水施工中产生的噪声小,减少了对周围土地的扰动影响。在增强市政给排水环保施工效果的过程中,应重视顶管技术的科学应用,避免对给排水施工区域产生较大的振动。(3)适用范围广。相比传统的沟槽开挖施工方式,顶管技术应用中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使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可得到更多技术支持,确保其施工计划制定与实施有效性。同时,顶管技术应用中的作用发挥,可拓宽给排水管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高效施工思路,避免影响给排水系统在市政工程建设与发展中的应用效果。
3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3.1触变泥浆减阻
        顶进管顶进施工时,周边土体摩擦严重,极易产生阻力,还会造成地面沉降。此时将触变泥浆注射到顶进机头尾部,能够减缓阻力。泥浆可以形成泥浆套,对开挖面起到稳定作用,同时保护施工壁。完成顶进施工之后,水泥砂浆替换触变泥浆,能够缓解地面沉降。

在不同施工环境下,泥浆耗量不同,并且和理论需求值的偏差较大,必须按照工况,优化调整补浆量,保证泥浆充足性。通过注浆加固土体,特别是应用顶进法施工技术,科学穿越铁路、建筑、公路等,控制和管理地面沉降,避免地面不均匀沉降所致建筑、交通线路破坏和断裂。开展注浆减阻施工时,先开展顶管机头尾部压浆,同步开展压浆与顶进操作,同时在中续间与混凝土管道部位,做好跟踪补浆施工。
        3.2测量技术的应用
        测量放线是顶管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直接决定了顶进路线是否正确,为此在施工前以及施工中要严格做好测量工作,密切关注顶进的路线。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提供线路中心线和高层桩控制点,施工中要注意求抱两侧设计中心桩符合管件线路。为了保证路线准确通常需要设置大约2-3个水准点,工作人员要严格检查水准点的位置,尽量降低误差,加强比较可控误差值,确保误差处于规定范围当中。同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设备和方法全面测量市政给排水管道顶管的施工管道位置,在第一节段管件顶进过程中需要加强测量路线准确性,通常按照30cm测定一次的频率进行测量,当施工进行到土层后300cm后再次测量如果发现出现偏差就是采取纠偏等调整措施。为了降低误差通常要校正管道,最为常用的两种纠偏就是就是顶木法和千斤顶。
4提升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应用水平的策略
        4.1加强科学应用效果评估
        在顶管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及时开展相关的评估工作,及时处理技术应用效果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充分利用顶管技术,提升该技术的应用水平。应正确看待顶管技术在给排水管道铺设中发挥的作用,重视科学应用效果评估成果的转化利用,以满足给排水系统科学构建及高效运行要求。
        4.2严格遵循设计要求
        在施工建设期间,为了确保管道基础稳定性与强度,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如果地基水文条件不佳时,则必须做好换土改良处理,以此加强基槽底部承载力。当槽底土壤受到干扰,水污染浸泡时,应当将软弱土层挖掘之后,使用稳定性较高的材料回填。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坑槽底部降水排水处理,开挖干槽。可以在槽坑底部预留20cm厚度土层,在后续施工建设中,应当随挖随封闭。
        4.3科学选择顶管长度
        市政给排水施工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施工效率也无法保障。为此,工作人员在采用顶管施工技术过程中应当合理选择顶管的长度。首先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对施工项目的实际给排水要求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实际顶管长度的确定,避免顶管长度对后续施工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施工人员要对管道承窝的直径进行仔细确定,确保能够按照工程质量要求进行施工。水管的长度、喷嘴的直径也是员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顶管技术应用方面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市政给排水施工效率,丰富施工技术手段,为现代城市建设及发展中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避免影响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未来在提升市政给排水施工水平、优化其施工方式的过程中,应加深对顶管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将切实有效的施工计划实施到位,使给排水施工效果更明显,充分发挥顶管技术的应用优势,为市政建设事业的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玮玮.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有效应用[J].四川水泥,2021(05):95-96.
[2]王玮.浅谈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98.
[3]蔡伟通.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1):116-117.
[4]王福如.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顶管施工技术应用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