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中)8期   作者:周琳
[导读] 我国园林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周琳
        23010319810929****
        摘要:我国园林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就现在社会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在不断的进步中,其中园林的发展是目前一项重要的工程,它是促使乡镇文化发展的前提,也是我国乡镇发展的趋势。其中节约型植物生态园园林的建设也在不断的进步中,但是,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个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新的方式方法,且要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方法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各行业的不断进步,同时对于我国整体环境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节约型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扮演重要的角色,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后,能更好的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城市空气质量更加优良,人们逐渐形成节约型生态生活模式,感受节约型生态融合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势。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从现阶段国内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情况来看,整体水平较之于以往有所提升。目前而言,虽然学术上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本身的社会关注度不高;虽然这些研究成果在生态环境领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生态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却对此未给予重视,只是对树种选择、整体景观规划要求等进行阐述。此外,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缺乏特色,各地区的特色风貌消失,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设计特色不显著。具体表现为建设方未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导致地域特色不鲜明。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城市的园林工程规划设计时,存在着生搬硬套的现象,这种“拿来主义”终究是不可取的。事实上,生态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应当凸显其特色,比如步行系统应当完整,能够确保安全可靠性。基于自然山体适当优化调整,通过连续、完整的空间设计,使人们更能亲近和感受园林自然;堤岸空间应当保持曲折有序,而且堤岸应当错落有致,以此来提高空间趣味感。
        2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2.1强调相关的生态功效
        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生态问题,但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更好的美化人生的生活环境,也为人们的视觉带来了欣赏价值。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一下几个问题。首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之前,相关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设计出适合某个区域发展的景观,且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和颜色的互补情况;其次,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经验,设计和种植出适合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资源。总之,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提前进行周边环境的布置和植物的相互生存,设计出适合城市发展的节约型景观布置。
        2.2因地制宜
        植物景观的设计需要考虑该区域的土壤、环境及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基于城市的气候条件和居住环境,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促进植物的种植,建设出与城市环境相适应的种植模式,创造出蕨类物种适应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得植物和建筑物之间更加协调。最后,对建筑物空间及绿色水景进行整合,结合植物生长规律使得环境变化长期保持稳定。
        2.3选择景观发展的区域
        就园林景观设计过程来看,植物的生长,要进行地质环境的选择。首先,要根据周边的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情况进行植物植被的选择;再次,以生态理念出发,考虑到景观设计对整个城市带来的变化以及改善人们对景观设计的欣赏;最后,要全面结合周边环境的影响,选择适合城市发展的景观。从而,全面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人们对景观的欣赏能力。


        3植物配置方法
        3.1植物经济性配置
        虽然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善城市不佳的空气质量,但是人们应该合理控制经济成本。同时,一些特性树具有独特的特征,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无法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并且购买价格较高,生长时间长,死亡概率高,当花费较多的经济成本时,可能无法取得最大化的生态效益。此外,在对特性植物进行选择时,可将各类品种小乔树作为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树种,不仅能达到优良的视觉效果,而且所花费的经济成本较少,达到较大的生态效益。目前,低碳理念与人类社会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人们应形成节能环保的思想,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形成循环经济的思想观念,才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注重经济成本将使得各种植物能够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发挥更大的生态环保价值。
        3.2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富有层次和空间感
        在植物配置和造景的过程中要注意植物自身的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设计,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进行统一和协调,使园林的景物保持一定的落差、层次和比例,最终乔木、灌木及地被协调又统一,还富有层次感。另外,园林设计还应该结合城市规划合理规划植物空间,在空间布局应该根据地理环境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结合,形成区域植物景观空间。植物造景及其景观空间往往有一定具体的功能和侧重面,例如公园、风景名胜区侧重于植物的美化、覆绿等方面的功能;城市湿地侧重于植物在净化水体、涵养水源、固土护坡、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这些具有不同功能和用途的植物群落,其组成与空间结构上有不同的要求和特征。园林设计并不是栽种更多的植物才是其需求,目的是在净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增强城市的美观性,因此必须合理设计园林的分布区域。
        3.3层次分明,注意季节性
        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防止生态园林景观规划以及植物配置的单调性,建议采用多种绿草以及地被和高大乔木等,不同的样式和颜色,更容易塑造出多层次的生态园林艺术效果,从而使层次性和色彩感更强。比如,高度在1m左右的黄杨球,高度约3m的红叶李树,与高度为5m左右的桧柏和10m高的枫树相互搭配,由低到高进行4层排列,可以形成红、黄、绿相间的多层树种,花期不同,分层配置,有利于观赏期的延长。各种类型的植物有序排列,保证层次分明,从而使植物能够得以充分利用,而且能够形成多种色彩的风景线。植物配置应当注意季节性,既要避免植物种植品种过于单一,又要注意四季景致差异。不同季节的景观,展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自然风光,让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生命力。如此设计,春天能够感受繁花似锦,夏天能够感受绿树成荫,秋天能够看到叶色多变,冬天能够看到银装素裹之妖娆,让游客们能够感受到园林内的大自然之活力。同时,根据四季变化可选择不同的植物,入早春的迎春花、桃花以及连翘和丁香花等;晚春的玫瑰、棣棠以及蔷薇花等;还有初夏的紫薇以及木槿花等;更离不开秋天的红枫以及银杏等,令人心旷神怡。
        3.4植物低碳性配置
        植物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当城市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时,一些植物能够达到自动降温的效果,主要是植物本身种植结构体系具备低碳排和高碳汇的作用,能够极大的改善城市不佳的生活环境,管理人员应充分考量每种植物的具体特点,形成因地制宜的思想,促使各种植物构成良好的生态结构,实现理想的固碳效应。
        结语
        总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本着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园林布局形式与地形地貌相协调,因地制宜因需选种。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特点,通过优化选配植物,营造高品质的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1]刘婉娈.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新农村(黑龙江),2017(9):160.
        [2]邓晨.基于生态节约型视域的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7(8):88.
        [3]杨福平.关于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初探[J].中国林业产业,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