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辉
广西河池市卓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施工工艺的提升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在许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提高工程的建造速度,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较多采用了梁板墙柱混凝土同时浇筑工艺,但梁板墙柱混凝土同时浇筑工艺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较高。本文针对浇筑质量控制措施为核心,结合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施工技术,对建筑主体结构梁板墙柱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梁板墙柱同时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一、引言
工程的建造质量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高质量的建筑往往具有较好的抗震减灾性能,能够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是推动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要求。因此,对梁板墙柱混凝土同时浇筑的过程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特别对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构件节点的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有效地改善施工方法,保证梁板墙柱的施工效率。
二、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施工技术
目前工程建设中,模板支撑体系较多选择满堂式钢管脚手架,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便于检查验收。
(一)梁板墙柱混凝土同时浇筑工艺
先进行框架墙、柱钢筋的绑扎及框架梁、楼板的支撑体系及模板支设,完成后再进行框架墙、柱模板的支设及楼板钢筋的绑扎,最后进行梁板墙柱的一体浇注施工。
(三)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施工竖向结构的混凝土,然后搭设支撑体系,再施工水平结构;混凝土梁的施工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平面浇筑。
(四)混凝土的用量技术
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科学的设计方案,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建筑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摆脱较高的施工费用困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配比往往不够合理,不符合科学配比的标准。因此,在制造混凝土时,相关操作人员必须对混凝土的成分进行科学分配,使实际操作的误差比例降到最小。一般来说,固体成分的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二,水泥掺量误差在百分之一范围内为最佳。此外,还需要测定集料的实际含水率,根据选用的配比控制加水量的大小,以保证混凝土成分的分配符合配比的要求,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1]
(五)入模温度
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泵管表面进行包裹并经常性洒水,采用砂浆或润滑剂润滑泵管,减少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和堵管现象;严格控制模板温度和混凝土与邻近介质的温差,必要时对模板采取覆盖措施或洒水降温措施,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超过30℃、模板温度不超过40℃;浇筑混凝土时按断面水平分层均匀进行,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加强振捣,避免混凝土水化热集中散发,导致内部或表面发生裂纹,确保混凝土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尽量减少混凝土暴露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毕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或毛毡覆盖浇水,防止水分蒸发。
(六)浇筑技术
梁板墙柱混凝土整体同时浇捣,顺序按从中间往四周的顺序进行浇捣,先对竖向构件进行浇筑,最后再对横向构件浇筑砼,并且在混凝土初凝前覆盖第二层混凝土,并用振动器振捣密实。浇捣时先浇捣柱子砼,再跟着浇捣梁板砼。梁高度超过 700mr的应分层浇筑,第一层厚度为400mm。混凝土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布置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遗漏,不过振。
(七)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
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为:梁柱节点随同楼面统一浇捣,“先高强度后低强度”的原则。先浇筑柱子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构件与低强度混凝土构件交接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浇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斜面。在核心区混凝土初凝前,随之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浇筑用插入式震动棒,平板震动器震捣密实,适时抹平压实用,覆盖塑料薄膜,视天气情况进行保护或养护.以减少温差和干燥防止混凝土开裂,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对于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核心区用小型插入振捣器加强振捣,杜绝漏振死角、蜂窝麻面,对于钢筋确实过分密集的情况,应事先和设计单位联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宜在绑扎梁板钢筋前先浇捣一部分墙柱混凝土,浇捣高度至梁底标高-20cm即可,确保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强度。
(五)养护技术
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专人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踏踩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墙、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浇水养护。
三、梁板墙柱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一)模板接缝的控制
施工前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梁板墙柱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同时,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2]
(二)季节性施工控制
夏季气温高,干燥快,新浇筑的砼可能出现凝结速度加快、强度降低等现象,尤其混凝土中水份损失过快是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浇筑时间应尽量避开大风、高温天气,赶在夜间或如凌晨、傍晚等气温较低时进行,尽量安排在上午10点温升前浇筑完成或下午16点后开盘,随时了解和跟踪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动向,抓住阴天和低温时间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设计要求。上午十点——下午五点最不适宜浇筑大面积砼。冬季施工,在墙体模板、柱子模板的模板肋之间满塞5cm厚聚苯板进行墙柱混凝土的保温;对于墙柱端头采用编织袋包裹碎聚苯板塞在墙柱顶部进行保温,同时在其上部搭盖保温被进行保温。对于周边的梁,须在梁侧模的板肋之间满塞5cm(10Kg/M3)厚聚苯板进行保温。冬期施工前应用阻燃草帘被将地泵棚包裹封闭严密,以减少混凝土在地泵中的热量损失。而雨季施工,浇筑梁、板、墙、柱混凝土时,如遇小雨天气,可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搅拌站适当减小坍落度。梁板同时浇筑时应沿次梁方向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进程中如出现中到大雨应停止浇筑,将施工缝留在次梁和板上,从而保证主梁的整体性。如遇有特殊情况,正值混凝土浇筑时突降大雨、暴雨、大风等天气,无法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在允许的部位留置施工缝,暂停施工,已经浇筑部位立即覆盖,避免大量雨水浸入没有终凝的砼内,在进行下段砼浇筑前,剔凿施工缝处混凝土,直至露出石子为止。
结语:建筑工程中对梁板墙柱混凝土进行同时浇筑,应充分控制混凝土质量,认真执行工作计划,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墙柱处的连接要严谨认真,严格按照施工图的结构进行施工。由于梁板墙柱的连接节点对整体施工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还需要施工人员充分了解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合理的完善建筑结构,有效的控制浇筑的时机,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更改,在避免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同时,还推动了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柏林,顾志成. 浅析建筑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梁柱墙节点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2]吕艺军. 建筑工程大跨度梁板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 建筑·建材·装饰,2018(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