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旭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BIM技术的概念,接着分析了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综合管廊;应用价值分析
引言:
当前社会背景下,BIM技术为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施工作业效率的同时也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工作人员应该不断的创新和完善BIM技术,提高自身硬技能,合理应用BIM技术为工程服务,提高工作质量,创造更多精品工程。
1 BIM技术的概念
BIM技术是由美国欧特克公司在2002年最先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在各行各业引起了轩然大波,迅速在很多行业得到认可。BIM技术就是在电脑中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建筑信息模型,这种信息模型包含了建筑从设计、施工、完成过程中几乎所有数据信息,为建筑人员在任何一个过程中的决策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使建筑人员能够清晰准确地监控建筑流程,提高工作效率。BIM技术的核心就是BIM软件,目前市面上最常使用的软件有三种,分别是Revit软件、Navisworks软件、Bentley Navigator软件。每一款软件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根据不同的建筑适用不同类型的软件,这样才能够对造价数据进行有效评估,实行信息的高效率共享。通过信息技术,建筑从设计、施工、完成的各种信息数据始终整合在一个数据库中。各部门能通过BIM信息数据库里面的准确信息协同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2.1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方面的实际应用
首先,应利用BIM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模拟建设。在此项目中,综合管廊的建设一般建于地下,所以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一定范围内其他市政建筑物和公用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进行充分考虑,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在此情况下,通过对BIM技术的合理利用,便可以将利用相关勘察设备所搜集及获取的周围信息数据全部导入到电子软件中,以实现对周围区域规划数据的有效收集,从而完成对周围环境模型的模拟构建,进而使市政综合管廊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其次,相关人员应利用BIM技术对各个管线进行合理的定位设计,以避免出现交叉现象。对于此工程而言,其管道线路具有错综复杂的特点,所以通过对BIM技术软件的合理利用,能够实现对主线、入户线以及各个支线线路连接位置和关系的有效确定,从而找到最适合、最合理且互不干扰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布置。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管道线路进行合理布置的基础上,还应给后续的维护工作预留出相应的作业空间,以保证其有效进行。此外,BIM技术软件下的碰撞检查功能,能够在设计模型中对各个管道线路的间距和深度进行有效检查,若是经检查发现有互相碰撞的点,相关人员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对其进行有效调整,从而减少后期返工的概率,以保证此工程的整体性。最后,相关人员应利用BIM技术综合管廊结构进行合理拆分,以提高各个预制构件的实际质量。
在对综合管廊路径设计完毕以后,相关人员应将管廊的整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编号,而以往的拆分方法是将其以各个区域平面图的方式进行拆分,其过程是非常繁杂、琐碎且容易出错。但通过对BIM技术的合理利用,便可以利用所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对管道线路进行实际拆分,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对模型进行反复构建。此外,BIM技术下的三维空间模型也能够将各个预制构件的数据信息和使用情况更加精确、准确的传递给相应的生产厂家,从而提高了各个预制构件的实际利用率和合格率,也提高了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
2.2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首先,通过对BIM技术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将模型中的相关数据与实际施工的项目进度计划连接在一起,也能够利用动态模拟的方式对BIM技术下三维模型构件的整体施工进度进行实际反馈,从而在实现优化处理进度计划的同时完成对项目进度计划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实时分析。此外,利用BIM技术及动态模拟的方式对各个阶段的实际施工进度进行可视化管理和监控,也可以实现对相关设备配置、方案运作以及人员配置等关键节点的提前预测,从而避免出现因施工现场问题而造成的项目施工进度延迟现象。其次,BIM技术下的数据模型能够实现对项目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对于施工技术方面来说,BIM技术软件的应用能够通过对三维效果下施工流程的动态模拟,让相关施工人员更加清晰的对设计者意图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使实际施工与图纸不符的现象得以避免。而对于施工质量方面来说,BIM技术软件能够对与此项目有关的所有材料信息和结构配件信息进行快速查找,同时实现对施工现场材料和质量的记录、分析与智能监控,这便为此项工程施工质量的实际管理创造了基础条件。最后,通过对BIM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将此项目中所需要的数据和材料明细表进行直接计算及汇总(如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数据),这样便可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随时调出各项施工工序的成本数据,从而实现对其的多维度成本控制及分析,进而找出成本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2.3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BIM技术模型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它主要包含了市政综合管廊在每个阶段环节建设中的所有信息数据和相关资料,所以在前期工作执行完毕以后,便可以将BIM技术软件中的所有数据统一上交给后期维护的相关单位,从而通过对BIM技术模型数据库的合理利用,实现随时查询综合管廊使用情况的目的。此外,相关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前期所形成的数据库,利用BIM技术下的监控系统实现对后期运营的智能化管理。比如,通过BIM技术下的智能化监测,实现对各个管道水流量大小和承压值的有效控制,从而避免在暴雨天气出现内涝和堵塞等不良现象。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学领域,这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是一种促进作用。在此期间,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使建筑业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建筑项目来讲,BIM技术的优势不言而喻。随着BIM技术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建筑行业无论是从建设阶段还是到运营管理阶段都有了明显的提升。BIM技术的应用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拓了全新的视野,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程管理的品质,使建筑业发展走上新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张培兴,丁小强,宋晓刚,刘帅,王鑫源,曹聪慧.项目管理技术.2021(05)
[2]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刘彬,陈小亮.四川水泥.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