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浅述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郭磊
[导读] 生态风景园林的构建,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弱化城市化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郭磊
        临邑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山东德州  251500
        
        摘要:生态风景园林的构建,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弱化城市化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将生态设计理念灵活融入即为生态风景园林理念,以科学方式对其施工技术应用作分析研究,有利于施工成效的逐步提高,让生态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发挥更大的绿色环保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有效途径
        前言: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完成城市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各大城市开始加快生态风景园林建设速度,主要是因生态风景园林是保护现代城市环境的主要渠道。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所用技术的十分关键,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生态风景园林失去自身意义与效果。因此,现代城市在开展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时,需要着重分析目前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制订科学的对策来提高技术质量与效果。
        1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基本特性
        生态风景园林主要以自然环境的实际规律为基础,通过施工形式将自然环境模拟出来,促使自然环境与日常生活相互融合。生态风景园林自身具备诸多特性,主要如下:其一,观赏特性。城市民众可以在生态风景园林之中感受大自然中蕴含的美感,使其深入其中感悟生机勃勃的气息与氛围;其二,健康特性。现代社会中各大城市发展速度极快,车水马龙逐渐变成现代城市代言词,这种趋势就会促使城市之中污染气体逐渐增多。而生态风景园林可以利用植物对空气进行优化,将空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等气体消除。另外大部分植物具备生产氧气的功能,城市居民进入生态风景园林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十分有利于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中的大众本就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当人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健康、心理等多方面便会受到损害,而生态风景园林便可起到缓解作用,帮助社会大众舒缓各种压力,这样对社会大众身心健康比较有益。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应用的不足
        2.1施工沟通问题
        在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环节中,会涉及不同施工单位、学科及工种,因此要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施工组织协调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不同单位的沟通组织协调度有限,不同项目单位、交叉作业工序便会存在混乱,各施工单位会出现衔接不当等状况,影响工程质量及进度。此外,设计方和施工方的沟通不畅,会使得施工方无法充分理解设计方的设计要求,则施工环节中各材料无法被合理应用,最终园林建设的效果会和设计方案有所偏差。
        2.2土壤处理问题
        在施工管理中,土壤处理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因此在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中,对适宜土壤的选择十分重要,同时需要对土壤保护加强重视,以此创设适宜植物生存的环境。但分析可知,在具体施工中,现场会存在随意填埋建筑垃圾、不合理应用大型设备等问题,进而影响土壤的排水性及渗透性,导致土壤环境被破坏。
        2.3后期养护问题
        和其他类型的工程相比可知,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是植物绿化工程。该工程即从设计需求出发,利用艺术表现手法,剪裁及栽种不同植物,同时保障植物健康生长,将园林设计目标理想的展现出来,便需施工方对后期养护提高重视,以此维持园林造景效果。但在实际施工后,养护人员的意识、掌握的养护技术等不足,导致园林植物会存在枯死等不同问题,影响园林美化,拉低园林施工效果。
        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提升的有效途径
        3.1做好部门沟通
        在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中,涉及部门众多,因此各职能部门应将协同衔接管理做好,为不同环节的有序进行提供条件,将进度管理的质量提升。施工及设计部门应重视彼此的协调沟通,保障从设计要求出发进行施工活动,以两者间的密切配合,为工程质量的增长打好基础。

在施工环节中,设计者应从当地移民色彩浓厚的风土人情、亚热带沿海的自然特征及现代化的城市风格等参考出发,分析设计目标并完成园林设计,施工方要在掌握设计方案、现场条件等的前提下,将施工方案合理制定,技术人员将技术交底做好,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多重保障。
        3.2做好土壤调配
        在土壤调配中,首先应利用先进手段,对施工区域的土壤状况作全面检测,改良或更换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土壤,以此优化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此外,在施工环节中,对遗留垃圾的不当处理,也会污染施工土壤,改变土壤酸碱度。因此施工方应对施工垃圾妥善处理,避免在土壤内遗留施工垃圾,以此实现植物存活率的提升。
        3.3做好养护工作
        在后期养护中,施肥、浇水,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都是基础的养护工作,养护人员要从园林植物的生长特性及需要出发,将上述工作做好。例如广州气候光热充足、温暖多雨,若在园林施工中栽种喜湿的樟树,当恰逢雨季时便可无需浇水,若无雨时,应每半月左右适量浇水,避免积水导致树木烂根。此外,为保障养护工作的效果,养护机制的构建也十分重要,养护管理者应利用合理工作规范,要求养护人员对园林苗木定期修剪,以此保障景物美观性,若树木上出现花果时,应适度摘除一部分花果,避免养分消耗的过快。
        3.4落实技术要点
        第一,植物群落营造。在园林施工中,应对植物群落营造的特征合理借鉴,以对自然群落的模拟,优化植物群落的生态配置设计。
        第二,乔灌木种植。在乔灌木种植中涉及的环节有场地清理、定点放线及苗木假植等等。应在树木休眠期时进行乔灌木的移植,例如春季树木萌芽期,或者秋季落叶后的时间。在种植穴的开挖中,其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25cm左右,且其深度应比土球厚度稍小。而支撑树干、营养液使用及水肥管理等,上述不同的养护手段均可实现苗木成活率的提升。
        第三,草坪建造施工。在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中,草坪选择较为重要,其施工要点为:参考园林种植绿地的实际温度,科学选择草坪类别,一般草坪可分为暖型草坪及冷型草坪两类,例如高羊茅、黑麦草等等。在草坪构建中,土地的平整是主要条件,设计平整可避免积水等问题的存在,而在大型草坪的构建中,应以低于周围中心地带的要求完成草坪种植地的设计施工。
        第四,液压喷播植草护坡。该技术的应用,即以一定比例为参考,混合使用土壤改良剂、保水剂及染色剂,以液压机器将其喷洒至草坪坡面上,以此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
        第五,微灌溉施工。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灌溉技术十分常见且重要,它的应用在于灌溉草坪、灌木、乔木等等,以有效灌溉,为植物生长提供合理的水分。而微灌溉的应用,即利用微喷头、滴头缓慢灌溉于植物,再提供给植物所需水分的同时,避免水资源浪费,将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以此达成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目标。
        3.5做好定点放线
        施工方应在掌握施工区域的建筑垃圾状况后,对其做清除处理工作,再开展定点放线施工,对苗木位置及距离精准定位,以精准定位避免对后期环境特征、园林结构美观性带来影响。在施工环节中,一般使用平板仪联合法、方格网放线法两类方式。前者在应用中会受地形等因素的干扰,若地形结构相对复杂时,其操作性便较低,后者在应用中会受周边环境的干扰,在读取数据时,也会因主观因素影响。施工方应从实际状况出发,选择合理的定点放线方式,以此满足施工实用性、精准性的需求。
        4结语
        结合以上,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已经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在当下城市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状况下,则更需我们对生态及风景园林的建设提高重视,以此对以往单一发展模式作出改变,实现城市及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探究了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意义、施工技术应用不足以及技术提升途径,以期为园林工作者带来一定的理论参考,共促当下园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飒,信春涛,张机伟.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提升的有效途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418.
        [2]王小莹.试述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5):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