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燕玲
浙江东阳广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东阳 322100
摘要:园林建设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节能性,就会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想要让节能环保真正落实在园林建设之中,就需要在方案设计和项目构建时,全面落实节能观念并树立起环保意识,不仅要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还要尽可能提升经济收益。
关键词:节能型;技术;风景;园林;施工
1对节能技术类型的分析
园林项目的节能质量满足预期要求,就需要从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两方面着手分析。
1.1 主动式节能技术
从理论角度来说,主动结构的节能体系是以建筑设备为核心,构建起高效的节能系统,也就是借助太阳能、风能、水泵等清洁能源来设计相应的机械系统,有效获取区域内的自然能源并对其分配使用,因为相关装置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所以能够定时、定量完成预设任务,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成本投入。
1.2 被动式节能技术
被动结构的节能体系是从项目结构、区域条件和技术方案着手,经过综合分析后建立起地质、植被、建筑物、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以此来达到节能目标。对于实际的施工来说,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舒适程度。从而也大大发挥出被动结构的优势。相较于主动结构的节能体系来说,不管是在减少能源浪费还是提高舒适程度方面,被动结构都有明显优势。因此实际项目建设中,需要统筹管理区域内的光照、降水、风量等自然条件,根据其变化规律来尽可能获取使用,以此来降低项目的能源消耗,真正做好节能环保工作。将节能融入园林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从下述几个环节入手。(1)构建起高效的施工管理制度,从人员安排、方案设计、项目施工、质量评定、生命安全等方面出发,真正将绿色施工管理落实到位,同时把控好项目的预期准备、材料选择、施工建设等环节。(2)树立起节能环保的责任意识,避免施工过程中无畏的资源浪费,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因为项目建设时必然会对周边区域的土质、气候等造成一定影响,例如说施工装置会形成噪音污染,并且建设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就必须做好周边区域的监测工作,将生态保护工作落到实处。(3)由于园林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和资源量较大,所以,要从图纸会审环节开始把控,以统筹安排的角度来总体管控资源并利用好节材技术。不管是方案构建还是工期设置,都需要全面考量资源投入和成本消耗。尽量选择质量可靠、耐磨损的循环材料 ;如果是临时材料,应当在充分利用后做好回收工作,保证建材的环保性能达到标准,及时处理生产现场的建筑垃圾。(4)从建筑项目施工环节来说,要保证施工装置的节能性满足要求,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进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做好节能工作。例如说,施工时要尽量选择节能灯和节水材料等设备。(5)不断优化施工技术,调整工程进度,从而降低资源成本投入。诚然建筑过程中材料的大量消耗和浪费无法避免,但如果采用高质量的可循环材料,同时合理回收临时建材,就能进一步提高节能质量。
2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实际园林项目建设中,要尽可能借助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将绿色能源转化为可供使用的电能,并进行储存。以此来为建设过程中的生产装置、照明系统提供基本能源,达到绿色生产的要求,同时也实现节能目标。太阳能作为一种无污染、高质量、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可以为园林建设项目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并且满足节能环保要求。因为南北方地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气候差,所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不尽相同。例如说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温度较低,所以使用太阳能时,要同建筑物的保温结构相融合,在建筑物的供暖系统增加太阳能供给模块,以此来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但在南方地区,气候常年潮湿,就需要将工作重心集中在通风和遮阳两个方面,真正发挥出太阳能的应有作用,为项目施工提供可靠的电力供给,这不仅符合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还能够顺利推动工期建设。
2.2 低碳技术的使用
低碳技术作为目前园林项目建设时全新的节能方案和可靠路径,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对于风景园林来说,低碳主要指的是减少项目施工所需要的能源投入,也就是在建材运输阶段,尽可能地从本地区获取材料,以此来降低碳排放量 ;同时还要使用低碳材料来降低项目建设中的高碳材料使用率,诸如玻璃、水泥等。通过合理规划项目方案和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园林的寿命周期。尽可能减少高耗能景观的使用,比如说大规模玻璃幕布、无实际作用的空间结构等。把控好园林建设时的碳排放量,从而为低碳环保奠定稳固基础。
2.3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景方案构建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主要环节,从原有的项目经验来说,水资源浪费一直以来都是极为严重的。所以,如何构建水资源的循环系统对园林节能有着重要意义。通常可供循环使用的水资源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生产生活污水,因为生产污水中携带一定量的有毒元素,一般会通过污水管路直接运输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加工,但生活污水中有毒元素比重较低,所以可以对其进行二度利用。其二是自然降水,通常使用蓄水设备收集储存,目前已经可以有效利用。风景园林项目大多是位于城市建筑群中,但水资源紧缺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是城市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如何在园林建设中更好的利用生活污水就显得极为重要。实际开展园林建设项目时,要落实好污水处理管道的预期设计和综合管控工作,通过专用管道对污水进行收集及过滤处理,最终再净化之后的水资源应用到园林施工当中。尽可能做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不仅如此,从园林植被的灌溉操作来说,选择何种灌溉模式也会对节能效果起到显著影响。原有的大规模植被浇灌会造成严重的水源浪费。期望有效优化植被灌溉模式,就要利用好喷灌、滴灌等自动化技术,替换人工操作,避免浪费。
2.4 运用喷灌、滴管、微喷灌技术
植被灌溉操作时,应当利用好喷灌、滴灌等自动化技术,尽可能优化浇灌模式,以此来降低资源成本投入。根据目前发展来看,喷灌、滴灌等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园林灌溉工作之中,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是目前景观浇灌中的主流技术。微喷灌是最新的灌溉模式,需要预设好相关管道线路,通过不同结构的喷嘴实现给定的浇灌功能,当前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2.5 节能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
因为国内园林建设起步较晚,且节能技术未落实到位。因此,在实际建设阶段,要结合园林项目的特点,选用最佳的节能方案同时根据给定的技术要求予以完成。所以就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防止造成安全事故。其一,施工建设过程中,要聘用专业素养过关的技术人才,由于节能技术自身具备较高的持久度,例如说一旦太阳能系统质量出现偏差,或者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不过关,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开裂等问题,极易引起火灾危害。由此来说,虽然节能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但如果无法落实到位且质量出现偏差,不但无法发挥应用作用,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施工阶段要重视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并配备质量可靠的生产装置,杜绝遗留安全风险,其二,选取质量过关且性能可靠的建筑材料,这也是保证项目施工如期完成的必然要求。由于建筑节能材料较为单一,所以施工时不仅要单独考虑节能材料自身特性,还需要同建筑物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真正达到节能效果。其三,园林建设项目所需人力成本较大,要构建起相应的轮岗体系和监督方案,防止发生设备空转和人员离岗等问题。此外,还要合理分配人员,避免浪费。
结语
保证风景园林项目的节能质量达到要求已然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在传统园林建设方案中融入节能环保技术,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节能型园林景观,推动风景园林领域的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郭月荣 . 分析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J]. 建材与装饰,2020(13):75+77.
[2] 王国英 . 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房地产导刊,2014(12):191.
[3] 赵培海 . 对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5,5(28):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