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楼
身份证号码:34010319751001****
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建筑施工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绿色建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绿色生态建设不仅是政府的决策支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在满足人们最大需求的同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尽量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做到因地制宜,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1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概念
1.1 绿色建筑定义
绿色建筑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设计师保罗、所瑞特提出的一种观念,绿色建筑观念认为建筑应当为人提供安全、舒适以及健康居住空间和环境,同时在建筑当中要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以内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节约自然资源,同时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以及舒适的活动、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的一种建筑项目。
首先,绿色建筑使用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并且采用节能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相对于普通建筑项目来讲,绿色建筑通常可以促使能耗降低65%以上。
第二,绿色建筑强调使用本地材料,尊重当地的气候条件、人文自然特点。
第三,绿色建筑具备了清洁土壤、水源和空气的作用,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据统计,全球50%的能源用于建筑,而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以上,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我国及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损的能源也越来越多,日益匮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在建筑方面必须做出新的技术改革,绿色建筑业应运而生,并被重视和广泛应用。
1.2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基于建筑学的技术方法,结合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合作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中的技术综合系统集成,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科学的规划为依据,为绿色建筑提供前端约束,并指导绿色建筑选址。
二是对绿色建筑的各个体系进行集成。
三是对绿色建筑的适宜技术进行选集与集成,满足不同生态区域、不同经济条件的具体技术要求。
四是绿色建筑的施工与管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现代建筑设计过程当中更加需要融入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以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要素
2.1 技术要素
当前,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十分重要。一方面,运用先进的技术能够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防止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过度消耗资源,凸显建筑工程设计的节能环保理念;另一方面,应用先进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效率,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全面性,比如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对设计的效果进行三维预览,能够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漏洞,有利于相关的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从建筑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绿色建筑的设计主要使用两种技术要素,一种是现代信息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种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操作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效率,并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
2.2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是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相关的环境因素。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决定了我国各地有不同的自然风光以及气候条件,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的环境条件。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仔细地勘察施工区域的环境,充分地考虑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在获得相关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另外,设计人员在设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的把控需要秉持着建筑工程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并将该原则贯穿于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需要保证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建筑的风格上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周边的自然景观,保证建筑工程在视觉上与周围的环境具有比较高的统一性,保证建筑工程的美观性。
3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3.1 因地制宜
随着我国环境被污染、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很多地方的气候特征也发生了改变,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区域特征下要使用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式。因此,因地制宜,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非常有必要。例如,在常年高温炎热的地方要进行遮阳板的研究勘察和安装,进而达到减少太阳辐射的目的;在常年温度低的地方,要注重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加设太阳能设施,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降低能源的利用与消耗。
3.2 大量使用绿色建筑施工材料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包含从建筑规划开始的绿色、节能、环保的规划过程,还在于施工过程中绿色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在选材方面,除了绿色无污染,具有节能效果或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也是整个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关键。当下,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水泥及管材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物资消耗将被更多可循环再生或低能耗的材料所替代,而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的油漆或胶体等也会逐渐转变成为无害或可分解材料。
3.3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运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进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将这些技术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建筑学中,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电力能源的消耗,并能在清洁性、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理想的作用和效果。但是,这种可再生能源必须结合自身所处的区域、能源分布的特点及建筑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
3.4 带动整个建筑设计产业的升级
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使建筑设计师更加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这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逐渐完善的前提下,更加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企业,无疑是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新的考验:另一方面,新材料的应用也需要设计师开阔思路。同时,新材料的应用也推动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产品的行业进入发展高峰期。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将成为稀缺人才,社会上尤其是高校将适应市场发展,开辟更多的学科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3.5 配套鼓励政策的出台
为了保护绿水青山,需要从国家到地方对绿色建筑设计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要求在公共设施及重大地方产业上必须使用绿色建筑设计,同时对涉及绿色建筑发展的领域给予资金扶持,以推动社会的全面建筑升级。
4 结束语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前提下,绿色建筑设计对于我国建筑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成为当前建筑业设计的主流趋势。它对于减少能源的浪费,优化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人们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绿色建筑带来的益处,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越,徐小涵,刘阳.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06):109-110.
[2]杨月明.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59-61.
[3]纪合.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