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廖伟文
[导读] 在社会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廖伟文
        身份证号码:44148119870715****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居民对住房建筑的要求,近年来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房屋建筑施工标准和规范的文件。然而,房屋建筑的结构质量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以当前我国房屋建筑的结构为立足点,就该建筑结构当前在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简单剖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1建筑结构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及安全问题
        (1)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质量及安全问题
        建筑结构的设计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建筑结构是整栋建筑的核心,只有保证建筑结构的合理才能使得建筑达到设计的要求。然而,一些建筑设计师为过分追求的实用性而忽视了建筑安全性,盲目的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而忽略了建筑的主要属性。该种现象的额存在将导致建筑在使用期间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1]。
        (2)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强度低引起的质量及安全问题
        建筑抗震性是建筑最重要的安全指标,随着近年的几次地震,人们加强了对建筑抗震性的重视。地震灾害一般会直接作用在建筑结构上,建筑的抗震性能直接取决于建筑结构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要想加强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从建筑结构入手。应合理确定结构的形式,妥善布置构件体系,使其顺畅地实现内力传递。优化的结构方案是建筑安全的根本保证。
1.2建筑结构施工中质量及安全问题
        (1)结构构件材料强度施工质量水平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
        建筑结构构件的强度是结构施工中质量保证的前提。砌体墙中的砌筑砂浆是以一定得标准养护的砂浆试块为判别依据。构件材料强度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由于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与结构构件的实体材料强度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其施工中的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和砂浆饱满度也对结构构件承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2)结构构件钢筋布置均匀性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
        结构构件主筋间距均匀、对称,是使构件截面钢筋受力均匀合理的基本条件,也是平截面假定成立的基础。主筋配置偏向一侧,则会使少钢筋一侧的钢筋先屈服,影响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箍筋既起到约束混凝土的作用,又是主筋的支撑,间距不均匀不利于对混凝土的约束,间距过大将削弱其对主筋的支撑。在强烈地震作用时,混凝土剥落箍筋外露,当箍筋间距过大时,则会使主筋压曲。
        (3)建筑结构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对结构安全和耐久性能的影响
结构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对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潮湿环境下的露筋会引起钢筋锈蚀,内部的不密实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对钢筋的粘结和握裹力。
2结构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
2.1质量控制措施
        (1)提高设计水平
        对于房屋建筑这类型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来说,提高其设计水平是解决其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众所周知,设计人员在提升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时,其需要通过对工程设计的合理利用来有效地防止一些经常会出现在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施工质量问题。
        (2)健全施工作业流程
        建筑结构施工的特有属性(施工时间长、环节多),各环节的施工流程都存在着不同之处。

对此,健全完善各环节的施工流程,是有效控制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途径。此外,还需要制定科学详细的施工计划、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施工技术[2]。因此,该项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工程相关的施工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比如,施工人员需要提升墙面防渗能力的重视度,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检查自身饱满程度。
        (3)完善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是影响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做的是要认清建立健全各项施工项目管理制度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工作的重要性[3]。
2.2安全控制措施
        (1)组织措施
        在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之中,要想确保施工安全,首先必须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组织来保证和监督施工安全。通常而言,以项目经理为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人,并将安全生产责任进行逐层分级,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要设置一名专职安全员,要每天对现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监督和安全教育工作。其次,要认真贯彻建设部针对安全施工所颁发的“一标三规范”和实现“五无”目标的要求,同时要在施工过程之中遵循主管部门的相关安全施工规定,在施工过程之中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制度措施
        当前,针对结构工程安全施工的制度措施主要从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上岗、特种设备、安全施工奖罚和安全教育几个方面进行。所谓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是指在钢结构构件的预制和安装之前, 要对相关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逐级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严禁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发生;特殊工种上岗制度是指对于特殊岗位的操作人员,要求必须持证上岗,如焊工、起重工等特殊工种必须要具有相关上岗证;特种设备制度是指对于施工过程之中所需要用到的特种设备如操作架、塔吊、防护架等的安设必须要经过检查验收合格之后方才能够准许使用;安全奖罚制度和安全教育制度的建立则是为了加强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施工知识及安全意识。
        (3)现场措施
        在结构车间安装施工期间的现场安全保证措施中主要有防护措施、高空作业安全要求和消防管理三个方面:防护措施:在钢架的吊装时,严禁在吊车的工作半径内站人,并在吊装区域内用警示带围成一个工作区域,安排由专人看守,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域;在夜间操作时,要在施工作业的人行通道及操作场地设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在危险地段要设置警示灯;在施工过程中,要配备有急救药品,以便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高空作业要求:参与高空作业的相关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体检,且合格;对于高空作业所需要的材料、设备等,必须要根据施工的进度进行随用随运,严禁有超负荷乱堆放现象发生;对于高空作业人员使用的相关工具, 必须要配备专门的工具袋,严禁在高空相互抛掷;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要有安全保证措施;如遇雷电或大风必须立即停止所有高空作业。消防管理:在结构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消防管理制度,对于现场所配置的各类灭火器材和各种易燃物品要有专人负责看管;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火花,要有相应的隔离措施,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防火工作;严禁对消防标志消防工具进行随意的挪用。
3结论
        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与安全的愈发重视,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好施工质量以及结构的安全性,对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不管是建筑物的设计、材料的购买、施工过程,还是建筑物的验收工作,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此外,对于每一个施工单位而言,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加强对质量与安全的控制,不仅仅是有利于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 高小旺, 高炜.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水平与结构安全性能[J]. 工程质量, 2003(12):12-15.
[2] 杜星凌. 实施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工程质量, 2012, 30(12):64-68.
[3] 董轶. 建筑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J]. 江西建材, 2014(23):303-3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