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初步探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刘永霞 宋伟伟
[导读]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现代的风景园林已经由最初的为人们提供审美作用的艺术变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美学、生态和文化的必然需求。
       刘永霞 宋伟伟
        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 临沂276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现代的风景园林已经由最初的为人们提供审美作用的艺术变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美学、生态和文化的必然需求。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建设风景园林,在低成本条件下发展园林建设是现在的一个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发荣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影响着我国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现和探究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策略以及未来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发展现状;趋势
        引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于风景园林的解释是:“园林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境遇学科。”风景园林设计可以说是人类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城市规划指的是城市按照功能属性、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制定符合城市特点的发展规划,并在城市统筹发展中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规划。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都是为了创建更好的生存环境,在本质上有一定的相同性。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不妨借鉴城市规划理念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使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
        1风景园林设计发展现状
        ①追求经济效益和模仿心理,就目前风景园林设计而言,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观赏性和人性化元素,偏重园区的经济效益,单纯地把风景园林当作城市景观的辅助,忽视了风景园林的生态效益对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又或者只是单纯地从风景园林绿化设计规划的形式上考虑城市广场或公园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从而影响城市化发展建设进程。就管理制度规范设计而言,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存在较强的模仿心理,设计相似性过大,设计完成后的观赏价值低,甚至还会导致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对于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也是一味地模仿,在规划的时候考虑并不十分全面。这对于风景园林的发展十分不利,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②简单呆板地套用现代化设计模式,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简单呆板地套用现代化设计模式的现象,对中国性的认知模式、思维模式的丢弃,有时出现千篇一律的设计格调问题。出现不顾场地的地形地貌对其破坏致其消失的状况,优美的自然地貌环境与传统的风景园林美学思想内涵正在消逝。今后的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模式,需要正视中国文化元素、历史文脉继承和发展。对风景园林设计文化内涵不仅以抽象美或普遍美的概念为依据,还要考虑人们在其风景园林生态环境中的感受。
        2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趋势初步探讨
        2.1以自然为主体
        目前来说,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带动着园林设计理念的转变。早期的设计,主要是从自然界中提取原材料,结合设计要求和需求,改造自然环境。现在逐渐发生转变,将“人”看作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将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设计的主体,减少对环境的改造,充分利用环境的优势,比如地形优势,以及园林和周围环境存在的结构关系,坚持因势利导的原则,开展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依托现有的自然资源,适当的增加相应元素,进行天然装饰。在设计方案中,全面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避免造成环境破坏。
        2.2风景园林要走生态发展、低碳发展道路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发展道路对创建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就要合理利用资源,尤其是电资源。比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城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大量使用照明灯具,甚至不少地方在植物、树木上面布满灯线,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电资源浪费,增加了碳排放,还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诸多影响,形成了光污染。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避免好大喜功的设定,合理利用资源。

其次,随着科技发展,光能、风能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成功转化为电能,大大减少了传统发电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妨充分利用新技术,把可以转化为电能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增加园林科技感的同时降低碳排放,给人们带来更加环保的生活。
        2.3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之间的联系
        第一,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贯彻落实“以小为主,中小结合”的原则,合理配置空间绿化和绿地建设,保证绿化层次。并加强生态学、植物学、规划学等专业知识的应用,种植的树种要选择和当地环境适宜的树种,立体混交发展草坪、灌木、乔木等。第二,工作人员不但要提高对整体环境的重视,还要注意对人们居住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加强建设生态小区。在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自然环境,尽量减少亭台楼阁、假山水池等人文景观,保证统筹规划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多样化发展生态风景园林,提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第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合理处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风景园林工程建设。
        2.4继承传统,推成出新
        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引用国外优秀的设计思维,与我国的园林设计相结合。我国的园林建设历史悠久,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和特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瑰宝,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传统的园林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现代社会的需求,但是传统园林设计中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可以为现代的园林设计提供了更宽的思路,丰富了园林设计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继承传统设计的优点和特色,运用到现代的园林实际之中,开拓出新的设计思路,将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既保留了我们的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打造有民族特色的现代风景园林景致。
        2.5加强创新和环保的融合
        目前来说,社会不断增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建筑被大规模建设,绿化面积持续缩减。若想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必须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绿化面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这需要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积极融入环保理念。在开展风景园林设计时,坚持“树木成群”以及“花草成片”的原则,增强原始森林环境的气息。除此之外,要做好花草树木明暗度的把控,合理搭配其形态,获得视觉上的良好效果。除此之外,为增加风景园林的寿命,必须要注重设计的创新。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其不同于传统园林,尤其是在表现形式以及功能作用等方面,更加具有创新性。基于国人的审美观,花草树木除了要具有形态美和颜色美,还要蕴含意境。这需要在风景园林设计时,贯彻“天人合一”的理念,进行创新设计,设计现代的城市景观。
        结语
        总而言之,从无序的新自由主义到尊重多元化的后现代主义,再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等,人们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我们想要在园林设计中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在积极学习先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到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相结合,在紧跟时代潮流发展的同时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加优秀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迪华,张坤.低影响发展模式——可持续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与市政工程途径[J].江苏城市规划,2009(08):21-25.
        [2]马斌.探究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J].艺术科技,2017,30(01):326.
        [3]张尧.针对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的研究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02.
        [4]宋晓玲.浅析在城市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区域治理,2019(8):37.
        [5]许晓洁.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J].福建建材,2018(11):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