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浅述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黄晓丽
[导读]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
        黄晓丽
        山东芝灵建筑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为增强该技术的应用实效,其应用条件有着新的要求。由于高支模施工属于工程建设施工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增加施工经济效益,故重视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高支模技术;应用
        引言
        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而言,高支模的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是比较关键的技术,同时利用该项技术进行施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缩作业周期。不过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需要对高支模技术严格把关,避免非理性化使用,不然就会因为该项技术的不成熟而暴露出一系列的施工质量的问题,所以合理的运用该技术于建筑施工作业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高支模施工概述
        高支模技术在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中的应用存在特殊要求,即高于5m的支模高度方可实施高支模施工。同时,若混凝土结构跨度不低于18m,并且在施工期间,需要以8m以上的支模进行辅助作业,也可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另外,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标准、高难度等特点,要想发挥出高支模技术的最大作用,相关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高支模施工,结合相关工艺标准进行各高支模施工流程与环节的把控,确保高支模作业的开展符合标准要求。此外,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能够做到对高支模各施工工艺的合理应用,避免因高支模技术应用不合理而影响到项目整体建设效果。
        2应用意义
        其一,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借助钢筋等支撑结构,能够增强建筑物整体稳定程度,增强抗干扰能力与抗压能力。其二,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加以利用,能够对建筑物外观进行合理化控制,与多样化结构需求相适应。其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建筑行业开始强调绿色环保无污染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以保证资源使用率不断提高,减少不必要浪费。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切实体现了以上理念,可对施工材料消耗与设备损耗等加以控制。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以高空作业为主,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需在工程项目事前综合分析并排查潜在风险,特别是抗压能力、高度与设备运行等。工程项目初期,必须参考操作规范与流程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规避意外事故发生。
        3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高支模的检查
        施工单位采用高层建筑施工模板技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施工管理者需要持证上岗,具备从事该项工程施工的专业技能,具备施工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另外,施工管理者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图纸有明确的认知,了解施工工艺和有关操作方法,并确保工程施工安装中所遇到的一些施工难题皆可应用有效的施工方法对其进完善和解决,实现有效处理,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工程施工周期。若是施工团队需要切换链接,必须确保其与底层链接无缝连接。在安装和施工过程中,应对使用过的设备和部件进行检查,确保使用过的设备和部件完好无损,确保高模板安装的施工质量。
        3.2安装和构建
        第一点是需要对路堤展开压实的操作,所以在开展项目作业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对压实路堤展开有针对性的作业,同时在进行护栏的施工之前需要对安装处进行仔细的勘察,对需要压实的地方重点施工。这样做对建筑施工的后续工作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第二点就是对于施工材料的把控,在施工前需要对所能用到的材料进行各方面的检查,其中包括材质外形及标号,如果有一点不合格都必须进行替换处理,而不能以次充好,这样做是对施工的安全及建筑工程质量本身的负责。

同时在运送材料的过程中由于搬运及路况等问题都有可能对材料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在运送前对材料的保护增加必要的措施手段。第三点则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关于多层板的施工注意事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必须要考虑到多层板对于其它工序的影响,需要根据多层板的自身特点展开施工,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多层板之间的空间预留足够,并且需要将多层板的接口对齐,之后我们还需要按照标准检查多层板的干湿度,不至于因为干湿度的问题使多层板出现掉落翘皮等现象。所以在施工结束后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对多层板的空间预留度、对称性以及干湿度进行检查,避免不良施工的现象发生。
        3.3高支模拆除
        (1)结合混凝土凝结情况的分析,控制拆模作业的时间为浇筑10d后,借助专业工具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确定其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拆模施工。若检测强度为达到标准,禁止对高支模强行拆除。(2)实际拆除作业过程中,需以“拆除→分级→分段拆除”的流程施工,在主要模板拆除前必须进行从属模板的优先拆除。(3)为避免拆除作业的开展无法顺利进行,需先构建契合现场要求的拆除平台,并按照上述原则进行逐个拆除。而对于拆除构件而言,必须做到分类有序的堆放,如在拆除支架、散板后,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在规定区域堆放。同时,在拆除作业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构件对建筑主体结构造成冲击和影响,并第一时间将拆除后的模板清理和运输。
        4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4.1落实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认真落实高支模技术方案交底制度。梳理技术应用的重难点,交代给施工作业人员,使其能够掌握技术的要点,认真组织开展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作业,促使技术应用的质量得到保障。采用BIM技术或者三维模拟技术,模拟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重难点,使作业人员对此技术的应用要点和关键有全面的掌握,切实保障房建工程施工的质量达标。除此之外,要审核编制的技术方案,分析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改进与优化的措施,实现方案指导土建施工的价值。
        4.2对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专业培训的加强
        在对高支模技术的使用中,相关的施工从业者需要对该技术有熟悉的了解并具备有关该技术的一切动手能力。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素质,因此对从业者进行专业的技术性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员自身的施工能力,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相关的技术员还需要与施工人员在施工和技术两个层面实现同步,以免施工作业的结果与技术设计存在较大的偏差,只有这样可以令高支模技术的实际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体现出该技术的极高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工程项目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逐渐构成独立施工技术体系。在建筑规模扩大的背景下,高层建筑数量增多,高支模施工技术实际应用的范围得以拓展,提高了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为施工企业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必要帮助。
        参考文献
        [1]温小龙.浅析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244.
        [2]曹志宇.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3):74-75.
        [3]刘燕.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3):296.
        [4]刘俊杰.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v.47;No.427(01):64-65.
        [5]石志峰.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48(06):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