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丛峰
身份证:61010419751101**** 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仅影响农业、工业发展,更事关国计民生。因此,本文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为目标,对应用于该工程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文章先阐述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使用价值,然后分析该技术的应用特点,再从实际出发对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要点进行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技术特点;环境保护
前言:水利工程建设虽然有利于国计民生,但在施工环节往往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随着生态理念的普及,应用生态技术以及绿色施工技术成为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重点。护坡施工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工序,在提倡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当代社会,护坡施工要求以及常见施工技术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1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使用价值
河道生态护坡是一种兼具美观性、功能性和生态性的边坡形式。在水利工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基于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打造生态边坡。目前,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常见于各类型水利工程,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该技术具有以下使用价值:
第一,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基于该技术可以提高护坡工程与生态环境的相容性,以堤岸上的工程材料和植被共同打造河流生态系统。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水陆过渡和边坡稳固,更有助于保护水环境、丰富物种多样性、预防水土流失、构建良性生态循环[1]。
第二,防洪抗旱。建设水利工程,有利于提高水资源配置科学性,优化水资源调度和使用方案,更有助于防洪抗旱。在工程中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能够打造出极具吸水和蓄水能力的生态边坡。在洪涝时期,生态护坡植被的根部和土壤将大量吸水并发挥缓冲作用;而在干旱时期,边坡储水将渗入河道,使河道干涸问题得到缓解。
第三,美化环境。打造河道生态护坡的过程,也是生态景观构建的过程,所以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以发挥美化环境的功能。在实践中,基于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以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丰富河道周边的景观效果,更能实现自然生态与人造工程和谐发展。
2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当前,可用于开展河道护坡施工的技术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传统护坡技术和生态护坡技术之分。传统护坡技术大多依赖硬性材料,投资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且护坡工程难与周边生态相协调;而生态护坡技术则刚好相反,它是一种可“隐身”在周边生态环境中的护坡施工方法。当前,水利工程当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具有如下应用优势:首先,效果好,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满足基础施工需要,更能兼顾环保要求和生态系统维护需要,是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施工方法;其次,污染小,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有效规避传统施工技术的污染问题,能够更为切实地践行可持续发展要求;最后,可持续,基于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能够为水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将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当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需要践行经济性、功能性、美观性、规律性和稳定性原则,实现人造工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河道生态护坡设计人员,应该选用符合实际需要的水陆两生植物、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和不可再生用料,充分考虑人们的亲水性和美观性需求,打造“物美价廉”的河道护坡工程。
3.1基于植被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
以植被为基础,开展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时,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应该重点关注植被选用、铺设以及固土问题。
在此环节,可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施工:
3.1.1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此方法是最为常见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工艺,可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河道护坡施工的实用性和生态性。在实践工作当中,施工人员需要混合定量水泥、混合骨料、保水剂、多孔混凝土,让其发挥加强土壤与岩石连接性、提高土层稳固性和增强水分供给能力的作用[2]。打造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有利于增加植被数量、丰富物种多样性、缓解水土流失、抵御洪涝干旱,更有助于促进河道生态护坡可持续发展。为此,水利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连锁式砌块技术,基于生态砖打造连锁矩阵,实现高效护坡。当然,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基于生态砖的铰接式砌块,用绳索铺设矩阵,使生态砖与坡面和地面高度契合,从而增强河道护坡的稳固性、适应性和抗冲击性。
3.1.2植被铺设护坡技术
水利工程当中,施工人员也可通过直接铺设植被的方式打造河道生态护坡。这种施工方法的技术性要求较低,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周期也不高,在实践工作当中十分普遍。不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实际合理选择植被类型。比如,基于铺设草皮的方式开展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施工时,还应该科学铺设植被土并采用混合喷施工艺铺设植被,施工后也需要定期修建草坪,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好灌溉。
3.1.3植物固土护坡施工
植物固土施工方法也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就是稳固水土、加固护坡和保护生态。应用该技术时,植物根系将发挥重要价值,无论是固土、蓄水还是送氧都需要依靠植物根系完成。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应该尽量选用根系发达的植被,为切实满足技术需要做好准备。当然,为了保证河道生态护坡与周边环境的有效融合,以及工程的美观性要求,施工人员也需要从美观度、经济性、适应性以及多样性的角度出发选用植被。
3.2合理开展多材料网格固土施工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另一大类型就是网格固土施工技术,其中包括以金属网为基础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和以网格结构为基础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以金属网为基础的护坡施工,需要借助“喷塑金属网+碎石型土壤”打造稳固结构,让河道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都得到提升;而且,基于二者组合还将打造复合种植基,能够为满足植被多样性和促进植被生长提供保障[3]。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规划设计土工格,并利用高分子材料增强土工网垫与种植土壤的配合度,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协调性。在基于网格结构开展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选用“网格+植被”的形式打造生态护坡。此时,施工人员需要先根据河道边坡特点规划网格机构,然后利用混凝土等建材建设网格,最后在各个网格当中栽种植被,打造网格生态护坡。这种施工方法与基于植被铺设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类似,但此类型施工的前提投入和设计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成本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难度更高。通常来说,在资金充裕、河岸可靠性高、植被稳定性强的水利工程当中,十分适合选用网格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开展生态护坡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因地制宜地选用施工技术。无论是植被选用还是人造材料选用,亦或是技术类型选用,都必须符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调度需要。
结论:综上所述,将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运用在水利工程当中,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更有助于增强工程的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有效发挥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价值,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方案具有稳定性、美观性、功能性、经济性以及适用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夏晓庆,陈莉,周营.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61-162.
[2]孙运前,张西银,赵振武.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114-115.
[3]左海林.乡镇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0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