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节水灌溉需求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庄艳秋
[导读] 我国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工程施工的作用日益凸显,将其用于农田灌溉与水流引导中,有利于提高农田收益
        庄艳秋
        身份证:32032219810920****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我国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工程施工的作用日益凸显,将其用于农田灌溉与水流引导中,有利于提高农田收益。对常见的几种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分析,结合灌溉技术模式,面向节水灌溉需求分别从地下管网施工、混凝土施工、水源井工程施工等方面阐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滴灌技术;微喷灌

        引言:为提升农作物产量,保障生长质量,有必要对作物定期管理,提升农田经济效益。这一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对水利工程项目作出合理规划,从而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在农业灌溉中引入节水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农作物的耗水量,提升农作物产量,通过技术方案优化实现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转变。
1.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水量调度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必要手段。节水灌溉不仅是简单的减少农业用水量,而是采用现代化技术与设备,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方式,在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同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我国属于季风性气候特征,降水量具有季节性特点,旱季降水少,雨季降水多,不平衡的降水影响农业灌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逐渐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一些灾难性气候的出现,这也是影响农业灌溉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充分研究面向节水灌溉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2.常见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施工技术
2.1节水灌溉技术
        2.1.1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
        这种灌溉方式就是在农业灌溉中进行阶段性灌溉,农户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确定灌溉量。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随着机械设备的深化应用,各类机械设备被用于弄作业生长的各环节,在节水灌溉中采用机械化灌溉方式,不仅可以节水,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步行式灌溉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很大,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方法的设备投入少,农户更容易接受。
        2.1.2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在操作时通过出流孔口特别的滴头设定,或对滴灌带做出设定,使灌溉时的水流采用一滴一滴的方式,匀速的对农作物根系部位灌溉操作。滴灌技术中,滴头部位的工作压力在50KPa以上,最大不宜超过150KPa,由于出流孔口较小,流速缓慢,但十分节省水资源。滴灌技术的应用优势体现在针对节水灌溉的工程运转提供保障,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水资源不会被浪费,可以为农业创造更多综合效益。但滴灌有时会出现堵塞问题,对设备要求很高,应加强对设备的及时疏通,做好设备应用的监督与管理。
        2.1.3微喷灌技术
        实际上,面向节水灌溉需求的水利工程在操作方面不能依赖于传统的方法,而微喷灌技术的应用是结合工程需求做出调整的,能够为工程创造更多效益。微喷灌采用较小的喷头,将水均匀的喷洒在农作物根部周围的土壤表面,使土壤湿润面积更大,在流量上控制效果明显。喷洒孔口很大,对流速控制更突出,该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自身堵塞的概率,适用于大范围灌溉农田操作,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综合效益。微喷灌的设施在应用时可以掌握好节水技术指标,特别是在季节性灌溉时能够满足特殊农业经营需求,转变以往粗放式的灌溉方式。
        2.1.4雾灌技术
        对于节水灌溉工程来说,不同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差异性,雾灌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符合节水灌溉需求。雾灌也被称为弥雾灌溉,与滴灌方式相似,但工作压力上不同,雾灌的工作压力最高可以达到400KPa,而滴灌的压力只有150KPa,喷出的水滴可形成水雾,能针对农田空气湿度做出有效调整,从而达到预期节水效果。相比之下,雾灌主要用于特殊服务区域,且多数作为辅助性技术应用[1]。


2.2技术模式
        2.2.1渠井灌溉和纯井灌溉
        渠井灌溉模式就是利用高精尖灌溉技术,结合渠道防渗措施降低输水损失,在灌区上游部分引入河水灌溉,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灌区中同一块地可以同时应用河水与井水完成灌溉,具体需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节水灌溉模式。纯井灌溉方式就是应用低压管道输水模式对农作物展开微灌,作物用水量必须达到生态需求,并结合地下水开采情况确定,在维持灌溉面积的同时采用生物措施提高农作物对土壤水和自然降水的综合利用率[2]。
        2.2.2雨水集蓄利用法和非充分灌溉法
        该方法就是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拦蓄夏季与秋季的降水,春季时应用节水灌溉的方式完成作物灌溉,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目前雨水集蓄灌溉方式主要用于西北干旱地区,这种方法不仅能满足家中日常用水需求,还能避免水土流失,提高农作物产量。非充分灌溉主要针对水资源紧缺问题,或者用水效率较低的情况采取的灌溉技术,应用时不会要求灌溉区域单位面积上达到最高产量,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的减产,无需修建大规模沟渠,但需与步行式灌溉法一同应用,从而提高灌溉效率。
        2.2.3设施农业栽培和自压管道输水灌溉
        应用塑料大棚与日光温室提高产物成活率,实现作物高产,这就是设施农业栽培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微灌设备的应用优势,多数用于高附加值的蔬菜或花卉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主要是利用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进行灌溉,解决以往田间用水管理的技术性难题,防止区域内出现淤积,该方法多利用在生产水平较高的灌溉区域,同时可以缓解水库缺水的难题。
3.面向节水灌溉需求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水源井工程施工
        一直以来,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中,水源井工程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施工内容主要是井房与水源井的建设施工。建设水源井前,需要提前调查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情况和水资源情况,在了解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后才能开始施工。如果该区域属于湖泊这种水资源丰富区域,可直接应用湖泊的水资源;如果该区域水资源相对匮乏,建议调查当地水位情况,了解水位高低差异,选择施工工具在区域内打机井。建设井房时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以此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节水灌溉需求[3]。
3.2地下管网施工
        水利工程中,地下管网施工主要被分为三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中的规格放线施工。(2)放线后开挖管道,同时注意管道开挖深度与宽度情况,按照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即可,施工时确保管道畅通,提前清理管道内的杂物,保证管到底部达到预计水平程度,防止后期管道出现漏水问题。(3)管道应用时应保障三通和弯头部位的使用质量,建议选择聚乙烯材质,粘接管道时向对接头部位涂抹粘合剂。
3.3混凝土施工
        为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有必要对工程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重视混凝土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施工前合理选择原材料,科学规划施工方案,确保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时做好混凝土搅拌工作,以项目具体参数作为参考依据,对材料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予以规范,确保混凝土在搅拌之后能够达到应用需求。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应根据浇筑仓号的具体长度,支立模板,检查混凝土配料单,查看原材料规格,所有步骤完成后将衬砌设备移到指定位置,调整并校验设计高程,确定坡比,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在5cm以内,混凝土运输与卸料时长应在1小时以内。混凝土浇筑找平之后,再对局部填补混凝土,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总结:总而言之,我国面向节水灌溉需求的水利工程无论是研发还是技术应用,都可以按照合理的措施得到完善,各项工作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接下来,相关单位应进一步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安排上做出努力,充分利用不同的灌溉技术,使灌溉模式更加可靠,在达到工程技术标准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金辉.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9):100-101.
        [2]万雪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4):93-95.
        [3]刘海龙.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0,43(11):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