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分析 王薇玲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王薇玲
[导读] 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王薇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省南宁市 530000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我国工程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开展过程中的经济压力显著增大,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经济管理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
        引言
        为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把各阶段工程造价都控制在投资估算之内,就应该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控制加强管理,从项目决策、设计、项目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完工结算等各个方面进行完整的多角度的控制,最终实现资金的合理计划和利用,并达到预期的投资效果。
        1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遵循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技术原理与经济原理,法律管理手段等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经营及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部业务组织活动。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以主动控制、积极应对、全力配合的方法为主。在建设项目成本核算中,项目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意味着在项目建立的初始阶段就明确了项目的合作意向和资金投入,有必要确保没有建设项目结束时所有环节的错误。建设工程的所有项目链接都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制定,项目设计图和项目招标出价管理。项目预算的安排,项目的监督管理等,这些项目工程的环节与项目成本控制审计是分不开的。而且,与普通项目成本控制相比,该项目的全过程成本审计具有更广泛地覆盖范围和更大的范围。因此,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成本审计更加全面,易于掌握项目的详细管理,从而确保建设项目的进行。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调整。
        2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
        2.1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指的是投资者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前提下,选择和决定投资的过程,是对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论证,对不同的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正确的决策是正确预估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工程项目策划和工程项目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策划指的是把建设想法转换为工程项目定义明确、工程项目系统清晰、目标具体且具有策略性操作思路的系统活动。工程项目策划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建设前期项目系统构思、建设期项目管理和完工后运营。工程项目策划以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不仅服务于建设全过程,而且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基础。工程项目策划是在构思多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比选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在工艺、规模、选址等方案进行比选时,均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比较。在工程项目初步方案确定后,需进行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评价,为科学决策提供经济依据。
        2.2设计阶段
        实施地质勘察工作时,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勘探点,获取真实、准确的勘探数据,以便有效把控施工区域的地下结构特点,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在实地勘察过程中可及时发现地下的不利状况,如存在软卧土层、古墓等。应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图纸,避免制定的施工设计图纸与实际不相符,影响后续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基于建筑工程项目勘察结果设计施工图纸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各方面进行把控。设计的方案应注重安全性元素、节能环保,且需要具备合理性,促进后期施工顺利进行。若施工项目需要进行设计变更,会延误施工进度,增加施工造价成本。在设计前应全面调查和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性以及相关施工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


        2.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应结合科学、合理的中标价格目标,建立起完善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和量价分离机制,保证最终的中标价格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发展需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内容中,应由工程建筑业主承担项目工程量计算的风险,由工程建筑业主在项目内容和项目计算量方面主动承担责任,项目的中标人负责造价风险管控,并且担负起控制造价风险的职责。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应严格管控造价成本,结合工程量清单的具体内容,明确招标材料情况,根据对工程量清单内容的详细分析,优化招投标阶段的评价方法。以公平、公正、透明为招标原则,加强评标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建立起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定量评价,全面考虑到可能会对工程造价形成影响的各方面客观因素,及时发布工程量的清单内容。招标单位应以透明化的竞争理念为主线,保证整个招投标阶段各项工作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利用市场机制在招投标工作中的积极调节作用和政府发挥的行政干预作用,使多部门工作能够协调、互相作用,建立起合理的招投标体系,在完善的沟通机制作用下,避免发生暗箱操作等不合理的行为。
        2.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分析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应用较为复杂和烦琐,对于施工过程有着较强的指导价值,需要通过动态管理模式的形成来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支出和科学合理。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首先,从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造价管理来看,要结合项目的规模大小对材料和设备的需求数量及价格进行详细的核对,工程造价人员也需要以施工需求申请作为主要的造价依据来完善经济管理工作。例如,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管道用料、房屋挑檐和卷材的选择上,都要结合前期的项目设计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控,既要保障施工的质量,也要确保工程款项的合理把控。其次,在工程项目环节变更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经济管理工作也要结合变更的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成本支出中严格按照规范的审批操作流程来执行,确保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推动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也要对工程项目采取动态化的监管,充分分析编制的工程造价项目书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及时形成风险预案进行处理,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2.5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需要审核施工工程量,确保工程量计算正确,把对工程结算数额大小的影响降到最低;审核定额套用,审查所列分项工程的单价是否与定额单价相符,单价换算是否正确,有利于核实工程造价;审核材料价格,对施工单位竣工结算中的材料价差进行审核,避免虚报或高套材料价格。BIM技术将验工计价文件直接转换为结算文件,并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能够快速复用合同数据。BIM技术以合同数据为基础,以各期累计完成价款作为最终的结算依据,得出最终工程结算价款等于合同内结算价款与合同外结算价款之和。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项目的成本审查到造价控制的整个过程中,项目团队需切实了解设计工作当中有概率出现的各类问题,在找出此类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进而在规划合理方案的基础上,推动整体建设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静.探析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中国住宅设施,2020(08):125-126.
        [2]赵德云.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及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4):61-62.
        [3]覃庚松.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22.
        [4]李荣滨.探析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81+183.
        [5]肖洪.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15):156+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