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飞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7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了新的要求。建筑业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应该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新主题。对于中国建筑业的现状,主要是西方建筑风格,建筑设计师需要改变了设计观念,将民族情感和传统文化逐渐应用到当今的公共建筑中,并继续将传统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继承和创新中国建筑。公共建筑不仅具有传统的文化底蕴,而且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拥有先进的材料技术和方法,在建筑领域中不断进步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城市公共建筑;应用
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承载基础,推进城市公共建筑、设施的不断完善,彰显了城市文化与品位,也成为城市精神的独特体现。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需要建构自身城市文化。这要求我们向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塑造城市精神的文化符号,来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要与城市规划、城市精神相统一,要依托艺术形式来介入城市空间,改善城市文化环境,展现城市民主、文明、平等、和谐等价值理念。优秀传统文化是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将之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相结合,为构筑城市鲜明的文化特色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新路。
1传统文化符号
传统文化符号主要指一个民族的思想、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与之相关的艺术历史的积累。民族色彩的倾向性十分显著,所有传统文化都与历史演变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其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传统文化符号实际上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深度融合,但是其精神文化的倾向性更为明显,主要体现于人们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的选择,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符号指的是人们对生活与艺术融合的思想观点,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深度展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与气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此外,也在诸多现代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远古时代,人们即将图像符号应用于多个领域,彼时,人们将图像符号融入到某种思想或观念的表达之中。传统文化中图像符号发展中,很多传统图像和符号均体现了独特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2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2.1创造传统的空间体验
传统空间体验的建构通常反映在对传统空间的吸收和借鉴中。通过了解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形式和大小,人们被带到类似于传统建筑空间的大型建筑。德国柏林德国议会设计的巨大玻璃穹顶设计是一栋由钢和玻璃材料制成的建筑,展示了传统西方圆顶空间的现代版本。圆顶钢骨架穹顶的内部和周围的旅游走廊类似于罗马穹顶的肋骨,给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且凝重的氛围。在远古时代,由于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形成了封闭且更加透明开放的空间。在中国大陆的代表设计是北京的象山饭店,这是大型公共建筑的传统文化设计技术。基于北京四河元的规模和形式,著名的湘山宾馆在玻璃屋顶下形成了一个室内空间,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传统建筑中心空间的人造空间。
2.2从传统文化中提炼优秀元素
回溯中国传统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文化形式繁复多样。要将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相结合,需要把握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特色,从传统文化中提炼优秀元素,来充实和丰富城市公共艺术文化。提炼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不能停留于文化的表层,而是要洞悉其内涵,抓住传统文化的特色与时代价值,来展现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城市个性化风貌的重要载体,要将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延续城市的历史风貌,构设城市独特的文化环境。如北京定位为政治型城市,而上海定位为经济型城市,不同城市在公共艺术文化建设中,要顺应自身城市功能与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选择。传统装饰纹样是传统文化的独特代表,在以工业文明为背景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吸收和提炼传统装饰纹样,将之融入到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来展现中国特色的艺术风韵,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统合应用。如传统装饰中的凤凰、神龟纹样,凤凰象征勇于向前的民族精神,而神龟展现了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些特定的图纹装饰符号,极大丰富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也让核心民族价值观得以传承。
2.3空间创造
空间创造的目的是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体验,激发空间整体感官印象。在城市公共建筑设计中,需对传统空间特征加以吸收和借鉴,从空间形态、空间尺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和考量,凸显其功能效果,同时这样的设计方式,也可让人进一步感受与之相同的传统建筑空间效果,既满足现代发展要求,也能实现对传统的感知和想象。
2.4借助传统元素完成公共建筑
使用传统元素的颜色、符号和材料完成公共建筑的设计,深刻表达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完成设计效果,在建筑业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紫禁城的屋顶是黄色的,墙壁是红色的。北京机场T3航站楼使用这两种颜色来绘制常规的主顶板和内部结构框架颜色。裴明敏的许多作品都使用了中国的许多传统和标志性元素,例如梅树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从而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美。日本的第二体育场是传统建筑木材和现代工艺的结合,我国的香山饭店使用传统的月门和斜方窗来表达其传统魅力。
2.5特色挖掘
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可进一步了解传统建筑空间的特色,感受其独特性魅力,并对表现形式和技法加以掌握,之后将传统元素应用到城市公共建筑设计中,以彰显设计独特性、个性化,加强实用和美观效果。设计师在开展城市公共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可丰富设计形式,不断尝试创新和优化,在不影响城市公共建筑性能发挥的基础上,对城市文化进行直观体现,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城市进步发展。
2.6陶瓷艺术雕塑带给城市公共艺术空间沉浸感
在陶瓷艺术发展进程中,陶瓷雕塑艺术将陶瓷艺术与雕塑艺术相结合,以三维立体空间艺术形式,来赋予城市公共空间丰富的艺术想象,展现陶瓷工艺的细腻与精美,给民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陶瓷雕塑造型、色彩、选材、尺度、艺术形式等审美的不同,在展现艺术家思想与情感,传递陶瓷艺术文化与价值观念中,为公众提供了独特的艺术审美环境。另外,陶瓷艺术砖石的应用,以传统陶瓷工艺来展示不同的艺术风格,营造出沉浸式的艺术感知氛围,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意境。
2.7建筑设计色彩
建筑设计颜色被广泛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使用建筑物色彩时需格外小心。首先要做的是仔细考虑建筑物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并最终确定建筑物的样式和位置。考虑建筑物位置的自然环境,功能的完美结合也必须做好。建筑设计非常重视建筑装饰色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改善建筑物的美感。通常,更常用的是浅色的对比度,使用多种颜色还可以增强建筑物的活力。建筑设计的色彩也可以使建筑风格与区域相匹配。南部的典型色彩通常清新淡雅,而北部的典型色彩又浓郁美丽。
结语
在个性化设计日益受到重视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利用传统的中国文化并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符号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就是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推进和弘扬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神融入现代公共建筑设计中。
参考文献
[1]戴念牧.浅析地域性建筑传统文化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以云南怒江州体育馆建筑设计方案为例[J].福建建筑,2013(5):15-17,21.
[2]宋薇.传统文化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参花(上),2014(12):148.
[3]汪辉.我国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J].建筑与文化,2018,170(5):191-192.
[4]武智杰.浅析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表达[J].建材发展导向,2015(1):152-154.
[5]闫启文,郝文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建筑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6,338(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