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瑜
身份证号码:4600061995****8713
摘 要:对于建筑物而言,渗漏现象会对其造成侵蚀,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破坏建筑的结构功能,从而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所以,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就应该重视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避免渗水、漏水问题的出现,进一步提高建筑物施工的质量,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在应用的过程中应针对渗水漏水的部位及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提高其应用价值,保障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土建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容易发生施工渗漏的常见位置
1.1建筑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渗漏多数是由于施工过程中,不当的施工作业引起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施工外墙渗漏现象,通过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建筑外墙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结构超标时,土建容易出现干裂情况导致建筑外墙的稳定性降低,造成漏水渗水情况产生。第二,建筑外墙使用水的配比结构超标时,土建容易出现干缩裂缝,当出现裂缝后开展抹灰作业,未考虑到外墙自身结构的干透性,造成漏水渗水情况产生。第三,当混凝土中含泥量配比结构超标时,混凝土在放置期间未得到良好的养护,导致水分流失严重,建筑物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发生。
1.2建筑物厨卫渗漏
建筑内部厨卫渗漏是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的渗漏位置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厨卫等建筑空间涂刷防水保护层。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员偷工减料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防水材料等原因,致使建筑物的厨卫位置出现渗水的问题。为此,在建筑施工厨卫的过程中,严格选用和管控渗水材料的使用质量,加强规范对施工涉及人员操作管理。严格把控渗水材料原材料的采购质量。
1.3建筑物地下室渗漏
从整体结构出发,地下室是处于建筑物相对薄弱的位置。在建筑结构收缩位置或墙体施工不当的作业会造成地下室渗漏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对于建筑结构衔接的位置容易造成渗水的问题产生。地下室渗水原因众多,但通过分析其渗漏原因,多半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
2土建建筑施工中渗漏的原因
在土建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土建渗漏质量问题,在施工中也没有做好防渗漏施工的管理,再加上选用的施工防水材料也不能满足防水要求,很容易导致土建施工中出现渗漏问题。土建渗漏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房建项目的整体质量,不利于房建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一定要深入分析产生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导致土建建筑渗水:
2.1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土建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渗漏质量通病问题没有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在施工中由于管理不当,缺乏对于渗漏部位的工艺处理,这样就不能很好的依据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处理;再加上部分中标的土建建筑施工企业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在实际的施工中管理混乱,也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任由工人自行施工,这些不规范的施工行为都会导致土建渗漏质量问题的出现。
2.2土建的防水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
在土建施工中,防水处理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防水层的施工,防水层可以分为柔性防水材料和刚性防水材料,防水层和找平层以及保护层共同构成了土建的防水结构,在施工中对于这些材料的选用和施工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及要求,防水层的防水性能要达标,材料质量要经得起检验,材料质量的保证是施工质量保证的基础。同时对于找平层和保护层的施工要求及材料选用也一定要符合图纸要求,要能保护好防水层,最大程度的发挥防水层的防渗漏作用。
但是在当前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只考虑施工的方便,选用施工最快的防水材料,材料质量不一定能满足该地区该建筑的防水要求,后期会造成渗漏质量问题。
2.3不够重视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由于土建建筑渗水质量问题一直是一个遗留性的问题,结合当前先进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和防渗材料,为了解决渗漏质量问题,就要合理的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但是土建建筑项目一般施工周期较紧,一方面是设计阶段的任务较重,设计方在开展设计工作时没有重视防水防渗处理措施,仅仅沿用原有的防水施工方法,没有结合当前最为先进的防水材料和防水做法,使得防水效果大打折扣,施工方在施工中也只是按图施工,这样就不能合理的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3土建工程中防止渗水漏水的施工方式
3.1屋面工程
一般的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材料通常采用沥青,而不同的沥青防水性能不同,此外建筑所在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等气候环境也会对沥青的防水性能造成影响。如在温度和湿度都较大的我国南方地区,应选用防水性能更好的沥青,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当使用其他的防水材料辅助施工,如塑料布等。对于屋面存在坡度的建筑,在布置屋面防水层时应当注意层和层之间的覆盖关系,确保防水层能够完全覆盖屋面,在施工完成后应当进行模拟渗水实验,检查屋面是否会渗水或漏水,如出现渗水和漏水,则要及时查找渗水点,并调整屋面的沥青防水层布置方式,尽量在使用较少的材料的前提下提升屋面的防水性能。
3.2外墙工程
建筑外墙的渗水主要集中在门窗等开口处,因此在对外墙进行开口安装门窗时,在门窗处重点进行密封,利用玻璃胶等防水材料封闭外墙和门窗的接缝处,避免通过门窗向室内渗水。对于处于潮湿或多雨地区的建筑,当建筑发生沉降时,还有可能通过墙脚渗水,因此这些地区的建筑外墙工程中应当对墙脚进行额外的防水处理,例如在墙脚加装防水的板层,或进一步将外墙向地下延伸,同时封闭地面防止外墙渗水进入室内。
3.3洗漱间工程
由于洗漱间中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所以在选择洗漱间的供水管道时,一定要注意管道的防水等级,选择耐浸泡和耐酸性较强材料制作的管道,在组装管道时,应额外重视接口处的质量,防止通过管道接口处渗水。在管道组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检测管道的最大承受水压的值,如果不能满足一般生活中的供水需求,则要考虑重新调整施工方案。
在布设洗漱间的电路时,特别要将其放置在单独的空间中,实行水电分离的原则,防止漏水导致的触电事故。洗漱间中的电路应当安装在专用的防水管线中,对于外露的接口,应在其表面布置防水的材料,确保即便遭到水的浸泡也不会漏电。在电路布线的周围,设置导水管道和导水槽,与下水道相连,将渗漏到电路周围的水通过导水槽及时排出,降低发生触电事故的几率。
3.4地下室工程
地下室由于地处低洼地带,外围可能长期被水浸泡。因此在进行地下室工程时,外围应当采用防水耐腐蚀的材料,如防水性较好的重混凝土等。为进一步增加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在对地下室的外壁进行施工时,可采取分层的模式,将因浸泡导致的漏水的几率将至最低。分层模式施工的地下室外壁应当由多层防水混凝土层构成,每层混凝土间应当夹装耐腐蚀和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如工程塑料等,通过多层防护的方式阻隔水的渗透。为防止渗水对地下室内储藏的物品造成影响,在地下室中容易发生渗水的部位,如墙脚等部位布置一些内装干燥的土砂的吸水袋,并定期更换,降低地下室内的湿度,使地下室更适合储藏物品。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严格设计流程,加强对关键环节的设计,施工人员则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建筑裂缝的产生,做好建筑防水防渗工作。施工企业应从多个方面做好建筑的防水防渗工作,并在施工中使用防水防渗技术,以提高建筑的防水防渗效果,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金良.浅析工民建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门窗.2012(08):388-389.
[2]王广柱,宋福来.工民建中防渗漏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