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中事故伤害风险与控制 徐强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 徐强
[导读] 在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高层建筑物对于城市空间资源的使用效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优势,通过纵向式的空间结构调整,可以增强固有空间格局内的使用率。

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徐强  230051

摘要:在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高层建筑物对于城市空间资源的使用效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优势,通过纵向式的空间结构调整,可以增强固有空间格局内的使用率。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伴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电梯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调整与完善,进而为建筑内部的用户提供更为便利的出行条件。但是从实际使用过程来看,电梯本身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操控系统,在全天候的运行操作过程中,电梯设备的内部组件将产生不可规避的磨损现象,如果此类磨损问题超出电梯设备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加大设备故障的产生概率,对用户的出行造成一定阻碍,如果用户在乘坐电梯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则将对用户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侵害。对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电梯设施的检验工作,结合管理工作以及电梯设备的应用性能,制定出更为完善的管控措施,提高电梯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本文针对电梯检验中的电气伤害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梯检验;电气伤害;风险;控制
        引言
        近几年,电梯设备被大量场所使用,随之电梯设备的安全问题也被广泛关注。想要保证电梯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证乘坐者的人身安全,必须做好检验维修工作。工作人员在实际检验维修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加强对自身的安全防护,这样才能保证电梯检验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1电梯制动器工作原理
        制动器是电梯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其对于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电梯的制动器是处于常闭状态。当电梯正常运行时,制动器的线圈将有电流通过并产生磁场。在磁场作用下,电磁铁芯推动制动连杆,使制动弹簧受到作用力并打开制动闸瓦,保证电梯正常运行。如果电梯运行停止,此时制动线圈中的电流消失,电磁铁芯不会产生推力,制动闸瓦处于抱紧状态,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若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制动失效,将会引发安全隐患,进而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1]。
        2在用电梯检验中的伤害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
        2.1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坠落伤害问题
        在用电梯检验的过程中,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坠落伤害问题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检验人员不具备电梯检验资格,没有考取电梯检验资格证书,无证上岗。或者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合电梯检验作业的病患。此外,检验人员在进行电梯检验作业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及劳动纪律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和劳保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其次,是人为操作失误,主要表现在:检验人员在电梯检验作业时,在临边作业时出现踩空、踩滑等现象而发生坠落;在检验作业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在转移作业点时,因没有穿戴安全带,或安全带绑扎不结实、系挂不牢靠而发生坠落伤害,或者是作业人员配合发生失误而导致发生坠落伤害事故[2]。
        2.2电梯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坠落伤害问题
        电梯不安全的状态导致坠落伤害问题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电梯的安装性能出现问题。当前,电梯已经成为我国高层住宅的标配装置,特别是当前我国大力开展旧小区改造工程,为一些老旧的小区住宅安装了电梯等特种运输设备,这些新装的电梯在安装时,可能存在着安装不到位,或者附属设施性能等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检验作业人员在对电梯检验时,很容易发生电梯的坠落事故,从而发生电梯检验坠落伤害问题。其次,爬梯设计存在问题。从电梯顶层到进入机房的楼梯,很多时候都没有安装防护栏,也没有设置灯光,同时,爬梯之间的设计也不够合理,间隔大小不一。这样当检验作业人员从底楼乘坐电梯到达顶楼后要想进入机房,必须从这种无防护栏也缺乏灯光照明的楼梯攀爬进机房,如果不熟悉环境,再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稍不留心就会导致检验作业人员从这些没有护栏的楼梯上坠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还有部分建筑中进入机房的梯子是临时性的,安装并不牢固,很容易发生翻转、滑落等事故。而且,大多数机房和楼顶都存在着一定的高度差,检验人员在检验作业时,必须携带检测工具等物品,这样也会导致他们在攀爬梯子时出现重心不稳的现象,从而导致坠落伤害问题的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在所有在用电梯检验中发生的坠落伤害事故,梯子设计安装不合理,检验人员自身的失误导致的坠落伤害事故比例较高[3]。
        3电梯检验电气伤害风险控制措施
        3.1编制合理的检验方案
       在用电梯检验工作中,不仅会发生坠落伤害事故,还会发生机械损伤和电气伤害事故,为了提高电梯检验工作的安全性,避免因种种因素导致的坠落事故,在用电梯检验时,还必须制定出完善的检验方案,科学预估在用电梯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坠落伤害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专门的预防措施,同时,对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样在检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就会沉着冷静地对待,不会因为慌乱导致坠落伤害事故的发生,进而保证检验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3.2提高对电梯检验环境的关注
        在用电梯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还必须提高对电梯检验环境的关注。在实际操作中,首先,检验人员必须提前检验电梯环境是否符合检验工作标准,如电梯内的光线是否充足,照明装置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防护栏,如果存在光源和防护方面的问题,必须及时予以解决,避免检验人员因照明或防护栏问题而导致坠落伤害问题的发生;其次,检验人员在进行轿顶检验之前,还应该把无关的设备搬运到其他的地方,以免检验人员因无心碰触而绊倒发生坠落事故,威胁检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进行超载装置检验时,检验人员还应提前与同伴打好招呼,做好协同工作;在进行箱体操作和底部工作时,两名检验工作人员也要及时进行沟通,防止坠落伤害事故的发生。最后,进行机械锁设备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该观察轿门是否有电线裸露或者轿顶护栏漏电,以免发生电击后造成高空坠落,脚下的钩绊要及时清理干净,落脚点不能有杂物,两名检验人员要配合良好检验完成后以同样安全的方式回到顶部[4]。
        3.3做好对电梯维保工作的监督
        (1)针对电梯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电梯维保计划,落实好相关的责任人员;同时对电梯的具体维保时间进行规定,提高维保人员的责任意识。(2)加强对电梯维保内容的合理监督,并且要做好相应的控制措施。针对其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纠正,提高电梯维保质量,保证电梯安全运行。(3)相关维保人员对电梯中存在的问题零件应及时进行更换,以免由于部分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遭受腐蚀或者发生老化,从而导致电梯无法完成相应的制动。
        3.4为检验人员树立安全意识
        检测人员作为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检测人员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能,直接决定着整个电梯设备的维修质量以及电梯事故的制约效果。这就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通过相关技能以及岗位认知度的培养,为其树立相对应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保证检测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严格遵守每一项规章程序,进一步提高实际操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降低电梯检测事故伤害的产生概率,维系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5]。
        结束语
        电梯检验过程中事故伤害的产生,将对检验人员以及电梯设备等造成严重的损害,这就需要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对事故风险问题进行全面防控。为此,在制定安全防控举措时,必须立足于电梯设备运行模式之上,结合电梯运行原理,制定出多元化的检验工序,强化实际检验效果,保证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刘舸.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0):14-16.
[2]余启钧.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20):101-102.
[3]许吉,顾涛.电梯起重机检验技术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0):128-129.
[4]杨林.电梯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及日常检验与维护[J].科技风,2019(30):149.
[5]林宁.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19(04):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