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50300
摘要:尽管我国事业单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人力激励机制和奖励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具体方式比较单一,绩效奖励方式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等问题,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仍然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激励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方式
激励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主要是对组织中职工的各种环节进行管理,这是和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相符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一个摆设,其管理质量的好坏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事业单位由于其工作属性的特殊性,职工的工资薪酬是比较固定的,从而形成“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工作理念,为此,要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好激励机制,真正促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科学有序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现阶段来看,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多职工的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不愿主动承担责任,这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工作高效的完成,也制约着事业单位的向前发展。归根结底,事业单位当下的工作现状也是历史问题,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民众对于铁饭碗的追求热情一直很高,虽然在当今的新制度的经济时代,各种私企已经极大地丰富了市场经济。但是,人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多还是第一考虑事业单位,从薪酬上来看,事业单位的工资不算高,稳定、福利好,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的代名词。很多的年轻人在没有进入事业单位之前就已经抱着这样的工作态度,在这样的思想和环境里又怎能充分地发挥自身价值,为单位和国家作贡献。有的年轻人在刚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时,也是怀抱着满腔热血,为人民服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工作激情就被固有的工作模式磨灭了。
2.管理理念陈旧,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理念
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设计不够合理,部分单位还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阶段,这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市场化的发展需求,如激励机制、人才管理机制、责任机制等,如果事业单位的这些机制还不够完善,都会使得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种种弊端。(原来写的负面内容有点过多,尽量写一下管理理念陈旧,不创新吧)。
3.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绩效考核方法是其展开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因为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与否会对事业单位的人事政策带来严重的制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事政策的效力发挥。就整体角度上来说,组织实施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就是有效地改善和优化组织中职工的日常工作表现和行为,在提高职工满意度与自豪感的同时能够推动组织发展目标的实现。由于事业单位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受传统人事管理理念制约,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氛围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
二、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要想从根本上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薪酬结构中加入激励机制是非常有效的,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职工的薪酬和价值体现是有差别的,不再是从前大家领取一样的工资。通过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极大地改变工作现状,提高事业单位人员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1.能够有效激励组织劳动者
把激励机制加入到职工的薪酬结构中,是需要以合理完善的制度进行管理的,明确工作努力程度、贡献多少、平时的工作状况、福利奖励、津贴多少所占的比例,以及评估方式,这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行的工作。
要想做好激励机制环节,就要切实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构建有理有据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工作做得好,严格科学地落实下来,可以切实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将激励机制和工作劳动相挂钩,能够有效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保障职工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才能为事业单位发展创造更大的活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得好,激励机制就可以积极落实,职工的工作势头也会被带动,从而为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多赢的局面。
2.能够有效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以及效益的增收主要是依靠人力的,即,单位职员是事业单位众多组成部分的重中之重,虽然现在很多的单位工作完成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网络化,但是仍然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员。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大,而提高单位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工作做得好,切实为人民服务,严格落实国家政策,才能受到人民的好评,才能成为人民心中的好单位。激励机制的制定可以使职工利益真正落实,从而促进职工工作积极性,对待工作更加负责、有干劲,进而全面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
三、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对策
1.激励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因为职工服务的是我们的人民,所以,要想真正让制度发挥作用,首先要让我们的工作人员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明确制度建立的作用和意义,要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思想上进行改变,才能在实践中作用。激励制度的运行和改革也是需要严格按照原则进行规范的,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原则,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分配原则,要着重体现职工的职业技能以及工作服务,各方面的评比和激励制度的分配要有所侧重,只有规范化的激励才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事业单位职工的业务水平。
2.薪酬激励制度和价值激励制度
工作人员最终的薪酬数额应该根据职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定,可以通过月季绩效考核分等因素进行计算,绩效工资总体核算采用“工分制”形式来分配,并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记录、监督和考核,做到一切的绩效都是基于事实的基础上,不弄虚作假,不走后门,保证绩效的真实性。实现价值奖励机制需要建立良好的单位工作氛围,上级肯定下属,同仁之间相互关怀,互相帮助,使其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以单位目标为自己的工作任务。
3.采取针对性的激励
就众多的激励方式而言,其中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是最有效的。因为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职工的实际需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激励措施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具备畅通的沟通渠道,并塑造出充满理解、爱护与关心的组织氛围。其次,制定合理的具备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对于一些新加入的职工,应该以教育和培训为主,让其可以充分地了解组织的文化和内涵,从而能够更好的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员工一定的激励。
四、结语
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满足职工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同时还能够促进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人事管理工作实效。要想从根本上带动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薪酬结构中加入激励机制是非常有效的,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职工的薪酬和价值体现是有差别的,不再是从前大家领取一样的工资。通过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极大地改变工作现状,提高事业单位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新新.关于当前企业激励管理的思考[J].云梦学刊,2016,5.
[2]熊卫平.双因素理论与柔性管理对事业单位建设和发展的作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