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徐清华
[导读] 摘要:网络的影响力更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个领域当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2260
        摘要:网络的影响力更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个领域当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并不是足够完美的,也有着自身的弊端和问题,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其所产生的影响和危害不堪设想。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要积极承担起网络安全教育重任。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
        引言
        伴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社会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目前未有完备体系,尚在起步初期。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一方面抓紧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逐步建立相对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与网络安全方向相关的课程建设,提高专业综合实力,为以后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培养网络安全生力军打下基础。
        1高职院校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为国家培养网络信息高素质人才
        当前,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处于落后状态,网络安全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更是停滞不前,信息安全人才的缺失,这些都是信息安全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为确保国家信息安全,需要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加大信息安全系统投入,同时,还必须加大培养网络安全人才。高职院校大学生是网络信息资源使用的主要人群,因此加强其网络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另外,高职院校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科研项目的研究地,同时也是国际敌对势力进行破坏活动的重要领域,高职院校安全工作因此面临更加严峻的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尽早研究应对措施,及早着手开展网络安全防范和教育工作,将网络安全教育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安全工作的新课题。
        1.2有助于营造网络安全宣传氛围,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依法治国、治校,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重点对象,但其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低,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责任感不强,网络素质水平低。因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并且严重影响校园网络安全的稳定。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其重视程度、成效和水平,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安全和稳定,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更好发展提供保障。
        2高职院校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建议
        2.1建立相对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
        首先,应自上而下提升全校教职工的网络安全认知,落实已经制定的信息系统管理办法,不能让其成为一个仅供检查的文档———尤其是要杜绝校内私接路由器以及图方便将学校的重要系统设置通用简单密码的行为。其次,严格管理学校各类官方新媒体公众号、各类信息联络群,杜绝通过这些渠道泄露关键信息;将网络安全学习纳入教职工年度学习考核。第三,将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安全扫描和漏洞发现等工作常态化,做到常用系统有专人维护、僵尸系统及时清除。第四,贯彻等保2.0要求,划拨专项经费,从校园主网站开始对信息系统进行逐一定级。定级的费用并不低,务必将各类信息系统功能整合、去除冗余、保证高质高效,提高经费利用率。第五,在校内显眼处设计合规宣传板,提升师生对网络安全中潜藏隐患的警惕性。通过执行已定规则、完善现有系统和补短板提升整个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虽然实施起来会比较繁琐,但却是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建设的必经之路。
        2.2推进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企业一直都处于网络安全工作一线。

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借助企业的优势,将具有丰富网络安全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引入到课程的教学环节,可提升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网络安全人才缺口显著,推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定向培养网络安全专业的学生,在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能使企业信息安保能力得到提升,做到校企互惠互利。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让企业深度参与高职院校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和课题研究等各个环节加强合作,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2.3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更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其自身又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对外界信息的筛选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可以有效从源头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为校园营造一个干净友好的网络学习环境。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职院校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加大投入。首先,要增加对相关设备的资金支持力度。设备防护作为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的硬件基础,也是校园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完善的设备更有助于开展信息甄别和防范非法攻击。其次,要明确职责、划清权责。奖惩严明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作为其中一环,责任主体必须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时刻防范的毅力和警觉。最后,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和常态化的安全检查制度。信息化工作繁琐而复杂,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网络安全管理规划,切不可一概而论、搞一刀切,因而降低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在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2.4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信息鉴别能力
        由于网络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虚拟性等特点,海量信息可以在网络中瞬间形成、迅速传播,而这其中不乏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泥沙”。高职院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既要通过网络资讯了解最新时政信息,又要通过相关网站查询学习资料,在此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在网络信息中及时、准确地分辨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为进一步总结凝练做准备。因此,要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客观、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增强其对信息的分析解读能力;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将目光更多关注于官微、官网等正规媒体信息,以期达到扩展视野的目的。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要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对社会热点问题要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既需要高职院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配合,又需要高职院校学生从自身做起,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练就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主动获取和鉴别信息的能力。
        结束语
        网络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不容小觑,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否能够科学理性地应用网络,使网络为己所用,与高职院校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性。高职院校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竭尽全力去创新和优化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措施,给大学生有针对性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晶晶,刘勇,王忠义.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教学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277-278.
        [2]高兴.新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记者观察,2020(30):75-76.
        [3]黄文美,潘传棋.网络环境下农村小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策略谈[J].安徽教育科研,2020(20):116-117+101.
        [4]蒋燕玲.新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意义、困境与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20):59-61.
        [5]杨云鹏.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加强策略[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9):237-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