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智能和材料物理的艺术运用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陈天
[导读] 人体智能包括感觉在内的八大方面;而材料物理是一门火热学科。两门学科有很多相似之处,而综合性加强后在艺术方面的运用是不可估量的。

西藏大学理学院  陈天  西藏 拉萨  850000

摘要:人体智能包括感觉在内的八大方面;而材料物理是一门火热学科。两门学科有很多相似之处,而综合性加强后在艺术方面的运用是不可估量的。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种类和样式的魔术棒,可以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流程上创造出不同的效果。迷你杯球流程上可用较短魔术棒、在单杯球上采用细而短的魔术棒、在三杯球流程中常用粗长的魔术棒。
关键词:魔术棒、塑料、木料和金属。
        一、绪论
        本文无需任何参考文献,Peak Wand为个人在前人的产品上改良而设计的产品,但尚无前人作过参考文献,故本人对此产品有绝对话语权。依据不同的表演流程来决定采用合适的魔术棒。
        二、纯种塑料
        ①普通塑料魔术棒:
        便宜实惠,给新手小孩子用来表演。市面上所有的这种塑料制棒都是量产出来的。两端由白色塑料组成,中间部分的组成通常为黑色塑料,均是空心结构,两端和中间部分是粘贴形成。另一种塑料魔术棒用的是直接冲压的方法,端部和中间部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手感上很轻,这个是与材料的密度息息相关的,从材质上塑料是空心的,且本身密度就小于木头和金属。
        为什么被pass:
        1.从手感上来说并没有让人神清气爽的重量,过于轻。
        2.从塑料本身的材料上不论是粘贴组成还是第二种整体组成,时间过久了都会有刮痕。本来重量就过于轻又加上刮痕,你会难以适应。
        3.也许你会觉得另一种整体式的魔术棒比较好,但是你又错了。它的整体都是由镭光技术打上的银色,如果银色外皮脱落会露出里面的黑色塑料,就好比在白茫茫的一片雪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大鞋印。
        ②魔棒自升塑料魔术棒:
        有一个小魔术叫“魔棒自升”,用的也是这种比较细的魔术棒,中间穿了一根皮筋然后造成这样一个升起的效果。整体的结构与粘合式的魔术棒结构相似,但是整体的结构是可以拆开的。由于中间含有一根皮筋,故可以由皮筋连起。白区和黑区也是在皮筋的连接之下非常牢靠。在两端的白区的顶端都有一个纽扣状的物体,是连接皮筋用的,同时也是这种魔术棒的机关所在。
        ③鸳鸯棒(中国仗):
        中国古典戏法之一。全套基础道具由两根带重物和红绳结的魔术棒组成,利用重物的下落和上移来控制红绳的移动,依据表演者的身体连贯性达到使两根棒的红绳连成一体的效果。对表演者的协调性要求较高,市面上常见的版本是塑料的,也有偏工艺性的木质版本适合收藏。其中塑料版本的由于两端的塑料盖用强力胶粘在端头,容易发生红绳上粘附强力胶的现象。这种红绳一旦不小心和胶水吸附,会迅速硬化使之不能再穿过细孔,造成整个道具无法正常使用的后果。
        三、实木
        实木魔术棒的最大特点就是手感细腻冬暖夏凉。想到大冬天的还要在室外表演,没有暖气没有空调,而很多流程当中魔术棒是一直贴在身上的,如果用的材料不合适那肯定是特别难受。换做是硬币这种比较小的东西还能很快捂热,而比较长的道具则是捂热了以后换个地方拿着,好不容易捂热的地方又被环境降温了。追求表演效果是魔术师最致力于努力的方向之一,所以魔术师最怕的季节也是冬天,寒冷的天气会让表演者的手指难以动弹。
        木质魔术棒整体的手感也是有优点的,如果不经打磨则外表粗糙和手之间有摩擦力,增加魔术棒和表演者手部的吸附性。而打磨则是在经过长久的使用之后会形成包浆增加美感。木头细腻平滑木纹好看有美感,很多大师制作魔术棒的时候会想到用各种木料。其中最多的是檀木或者酸枝木以及鸡翅木等。其中也有花梨木和大叶紫檀等稍高档且有质感的木料。
        但是木制品的魔术棒也有缺陷(此处指的是纯木不带任何金属的魔术棒)。
        1.木棒很容易因为天气湿度等水分原因的影响而变弯曲。如果距离比较短弯曲还看不出明显差别,20厘米的魔术棒不算长,但20厘米在弯曲程度上就是一个明显弧度了。
        2.长久不适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发霉的情况,甚至是潮湿长蘑菇木耳之类的。
        3.木料过细可能导致在敲击物品的时候断裂,相反过粗可能产生裂纹会导致魔术棒的整体在加工制作的时候劈裂开。
        四、金属魔术棒
        ①纯金属魔术棒:
        很多公司现在都在做这种金属的魔术棒,一般都是中间部分由金属空筒刷漆结合两端的铜头制作而成。两端采用H62黄铜,带有螺纹可以与金属空筒两端的螺母口粘合。
        优点:手感重很厚实的感觉,整体的结构对称给人一种霸气的感觉。
        缺点:
        1.冬天魔术棒与表演者的手部温差大,给表演者的感觉会过于寒冷,甚至无法拿动其他道具。
        2.表演流程当中金属打到了指关节会很疼。打到表演者的手会很疼,尤其是打到指节部位,若是木料还算好,金属材料且在温差大的情况下表演者很难吃消。
        3.油漆被无意刮掉以后影响美观。出厂后油漆是一体的,而刮掉一部分就会感觉在白茫茫的雪地上踩了一个脚印一样。
        4.若重新涂漆,油漆厚度无法掌握会涂的很难看且油漆厚度影响表演时的手感。
        5.螺丝连接处有难清理的污渍,导致经常有脏东西卡住难以清理,长期如此会对接口处有腐蚀作用。且污渍被推入了含螺母结构的棒身内后会更难以清除,口小底大难以倒出,由于污渍的吸附性会持续腐蚀内壁。



        ②改良过的JF Wand
        也是大批量产出的,外形和JF Wand很像,但是采用的是纯金属,包含铝身和铜头。采用的是拆分式设计,棒会粗一些,但仍然会存在上述问题。
        四.金属与木料结合式整木料魔术棒
        这种魔术棒就比较高档了,要手感也有手感,毕竟金属比较重。要温度也有温度,毕竟木料占体积较大,表演过程中经常还是拿在木头上的。所以我把Peak Wand1.0版本设计成了这种情况的魔术棒。
        但是为什么市面上有这种魔术棒我还要设计类似的呢?因为市面上的魔术棒存在很多缺陷:
        1.金属-木料的粘合式设计,金属与木料过近导致不好擦除包浆。
        2.粘合的地方良莠不齐,有的魔术棒金属与木料没有粘合牢固。
        3.若拔出金属头以便擦除包浆,则又容易将木料端头损坏劈裂。
        五、Peak Wand与类似产品的对比
        Peak Wand 1.0
        这套魔术棒完美的解决了这种粘合式魔术棒的问题,采用了螺纹设计。木头内设计内螺纹与金属端的外螺纹完美契合,且在拆分的时候也特别方便。
        1.金属与木料的分隔设计,可以很容易拆分。
        2.螺纹长度达2厘米,纵使木料前端有少许劈裂,也不至于放不进金属头。
        3.置换设计,只需要两个头子其余的木棍可以随意替换。
        4.木料多种,一周七天每天演出的魔术棒都不一样。
        5.金属头设计了金色和银色两种颜色,分别由H62黄铜和金属铝制作。
        6.魔术棒的长度--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此款魔术棒有正常、加长和超长三种长度可供表演者选择,不同长度的魔术棒可适合不同流程。
        JF Wand
        前面说到的第二种金属魔术棒的雏形就是硬币魔术师范镇鸣设计的JF Wand改良形成的魔术棒,拆分式设计,可以在二十多厘米和三十多厘米之间调控长度(一共两种长度的调控,一个较长尺寸,另一个尺寸较短,均适合流程表演)。
        优点:
        1.长度的调控适合多种流程。
        2.木制品与金属的结合更加有质感使观众眼前一亮,有错误引导等效果。
        3.直径调整到了1.2厘米,属于较粗的尺寸,在表演的时候会更有手感和质感。
        4.磁性端的设计使磁力球等方便吸附,让偷球等手法更自然。
        缺点:
        1.由于磁力设计在端头而另一端是实心铜,导致密度不均。由于杠杆原理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
        2.无法写字。很多此类魔术棒都是可以有写字的功能或配备了可写字的款式的,而长度如斯却不能写字,这无疑是一大败笔。
        3.中间部分的连接处两端厚度不一致,对于审美要求较高的人会有所影响。
        4.磁力的大小固定难以调控。由于不含控磁系统,则在去除磁铁的时候内部磁铁由于高度差变化会产生滑动现象,磁铁在不断撞击的情况下很容易破裂。
        Peak Wand2.0
        此款魔术棒的外形类似于JF Wand但是有明显改进。将中间部分的连接端两端的连接件的露出厚度设计成了一致的厚度,按照这种对称设计,魔术棒将会在外观上会产生均匀对称的美感且产生一种隐约中的中国古风美感。持魔术棒表演时将会有一种驾临古宅的感觉,使表演更能融入台词及氛围,表演者也更容易驾驭。
        优点:
        1.增加了写字的端口,其中有一端能够插入笔芯写字。
        2.直径采用的是1.2厘米,较粗,写字的时候比较舒爽顺手。
        3.由于增加写字系统需要使用铜料则一端会增重,故在另一端的芯内填充了黄铜芯增加配重,使之更称手。
        4.双端控磁系统,均可以调控磁力的大小使得整个配件更加符合表演需要。
        5.笔帽端的控磁系统内不含螺纹,但是可以卡扣牢固,且可以拆卸但观众无法察觉异样。笔帽可以吸附于铁件上不容易丢失。
        6.魔术棒的长度调控功能仍然保留。
        7.木料采用四种形式,符合不同人的需要和审美。
        8.笔芯腔内的铝件设计使得笔端不会过重,且铝制部件在内部,在外部是看不见的,不会影响外观的美感。
        9.笔芯腔内塔簧设计,尾大前小,能够和多种笔芯共同配合。尾端的磁吸附设计使得塔簧不容易在替换笔芯的时候掉落。
        10.比芯腔前段的双螺纹调控设计,使得韩式的粗笔芯和国产的细笔芯都可防止其中,方便替换不同的笔芯。
作者简介:陈天   2001年8月28日 汉族 男  湖北武汉  学生  本科 研究方向:艺术(魔术),高级魔术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