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池州市委党校 安徽池州 247000
摘要:纪律是党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的重要法宝,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本文通过回顾党百年的光辉历程,着重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维护党章党规、强化党内监督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严明党的纪律,更好的传承发挥纪律严明的优良传统和独特政治优势,为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提供纪律保障。
关键词:从严治党;纪律严明;政治优势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纪律建设。党的十九大首次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凸显了纪律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从强调“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到重申“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再到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责任”,说明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从严治党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一、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整体设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渐次展开、深度推进。而在党的建设中纪律建设是基础工程,伴随党的建设全过程。“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我们党提出那么多要求,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来落实,光靠觉悟不够,必须有刚性约束、强制推动,这就是纪律。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规矩很重要,不懂规矩、不用规矩、不守规矩,就要出问题,就会栽跟头。十八大以来相继落马的一些省部级高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懂规矩、不用规矩、不守规矩的反面教材。只有加强纪律建设,强化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把纪律作为悬在头顶的“三尺利剑”,把纪律和规矩挺到法律前面,纪先于法,纪强于法,强化党员干部的红线、底线意识,抓早抓小,才能有效堵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漏洞,改变腐败发生、发展的轨迹,从源头上阻断不正之风和腐败滋生的通道,从这个角度看,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二、严明党的纪律一直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
纪律是党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的重要法宝,重视纪律、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一百年来,我们党栉风沐雨、历经坎坷,战胜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严明的纪律是重要保证。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根据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肩负的任务,对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早在党成立时,中共一大纲领就强调“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党的二大、三大、四大通过的党章,均设有“纪律”专章,对严明纪律的重要性作了明确阐述。1927年5月,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纪律”的概念,强调“党内纪律非常重要,宜重视政治纪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严明党纪军纪,毛泽东同志逐步提出并践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抗日战争爆发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完整提出“四个服从”的组织纪律。之后,党中央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把反对山头主义、宗派主义,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为整风的主要内容之一。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号召,该号召不仅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而且在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实践中也得到了检验和证实。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9月,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强调:“党是以一切党员都要遵守的纪律联结起来的统一的战斗组织;没有纪律,党决不能领导国家和人民战胜强大的敌人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严明党纪确立了规矩、提供了遵循。
进入新时期后,党中央对纪律的重视一以贯之。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1997年的条例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印发。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强调:“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时间跨过党的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纪律,到三次全会强调组织纪律,到五次全会提出政治规矩,再到六次全会强调“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既划重点,又提要求,不仅丰富了纪律的内涵,还体现了他对纪律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立规修规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障,以严格的监督执纪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先后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以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极大地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执政基础和能力得到不断巩固、提升,纪律严明成为党的一个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的纪律和规矩得到充分尊重和严格执行,党的团结统一就有保证,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党的纪律和规矩遭到践踏和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就受到威胁,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就大打折扣。纪律严明成为党的一个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
三、严明党的纪律的基本遵循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纪律严明的核心要素。
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源头问题。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准则》从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清正廉洁方面对全体党员分别列出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纪律严明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由于管党治党不力不严、失之于宽、松、软,导致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不正常现象。烧旺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既需要思想建党的精神涵养,更需要制度治党的规则力量,有赖于用纪律划定行为边界;加强党内监督,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更需要用纪律提供制度保障。可以说,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必须通过纪律严明这个“有力支点”,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发现问题就要提提领子、扯扯袖子,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对问题严重的,就要打手板、敲警钟,该组织处理的组织处理,该纪律处分的纪律处分,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要以上率下,从高级干部做起,对党绝对忠诚,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三)自觉尊崇和维护党章党规是纪律严明的根本要求。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纪律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学深学透党章这个根本大法,当务之急是深入学习新修订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面、准确、深刻掌握其精神实质,进而内化为坚定信念。要带着问题学,对还比较模糊的纪律要求,要及时“补火”,搞清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不能讲,不做糊里糊涂、无知无畏的“纪盲”。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坚持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四)强化党内的监督是纪律严明的重要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含监督。严明的纪律要靠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才能真正予以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调只有加强党内监督,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实现关口前移、标本兼治,才能做到反腐倡廉、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有效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党内监督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各级党委扛起主体责任、各级纪委担起监督责任、各级党员干部要强化对制度的认同和服从,使党纪执行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深刻认识到纪律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从而主动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真正发挥出“关键少数”作用,示范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这个“绝大多数”,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做出表率。把执纪从严体现在每一次监督问责的实践中,让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回顾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党始终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并根据不同时期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丰富发展党的纪律的内涵和外延,以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言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的目标任务。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两者都不可缺少。”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建党百年的历程充分证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是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钱莉萍(1975-),女,安徽枞阳人,安徽池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