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省临沂市 277700
摘要:我国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在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提高工程质量。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单位要提高对防水防渗内容研究,采取合理施工技术进行处理,减少建筑工程渗水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如果发生渗漏问题,将会影响到使用者日常生活,同时会减少建筑使用寿命,无法保障建筑使用功能。例如建筑内部发生潮湿问题,将会导致内部装修装饰材料出现发霉和脱落等问题,影响到建筑正常使用性能,同时会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利用防水防渗技术,在不同的施工环节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更好地管控后续施工质量问题,减少后期返工的次数,降低建筑工程维护成本,保障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2建筑工程渗水的主要部位
2.1屋面渗水
屋面渗水楼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屋面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顶层,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长期经受风吹雨打、阳光暴晒,容易发生渗水问题。在该情况下,若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对屋顶渗水问题处理的不到位,采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性能存在问题,长此以往,防水材料受阳光暴晒势必会导致屋顶发生渗水问题。建筑工程建设时,屋顶采用了劣质材料,建筑材料没有达到工艺标准,这也会影响屋顶防水工程遭受破坏的程度,导致屋面发生渗水问题。此外,在处理屋面,进行防水处理时,由于施工技术原因,导致屋面处理不达标,这会使建筑屋面在长期使用期间发生渗水问题。
2.2外墙渗水
外墙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结构,如果发生渗水问题,不仅会导致建筑工程外观受到影响,而且也会破坏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甚至会发生坍塌事故。导致外墙渗水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外墙平层抹灰施工作业开展时,采用的施工手段存在问题,这将会使建筑工程外墙体墙皮发生脱皮问题,甚至会使墙体出现开裂问题,这不仅会对墙体外观,甚至会导致建筑工程发生坍塌事故。
2.3卫生间渗水
卫生间是建筑工程中用水最大区域,容易发生渗水,卫生间发生渗水现象也与施工作业中采用的材料质量,以及施工人员应用的工艺有着直接关系。施工材料问题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卫生间施工时,采用的材料未经过正规检测,一些劣质材料防水性能差,容易出现渗水问题,影响工程总体质量。而施工工艺不合理是由于卫生间中的地漏水平设置过高,这也会导致卫生间中的水无法快速通过地漏排出,进而引起渗水问题。
2.4地下室渗水
地下室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结构,其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建设地下室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可利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地下室也是建筑工程中容易发生渗水区域。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必须确保各项材料质量达到要求标准,例如,施工中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都必须良好,可以满足施工需求,施工缝宽度也要与施工要求相符,如果未做好相应工作,势必会导致大量水渗入到下室中。同时,地下水内部结构会存在大量污水管和电路管,这就会导致地下室结构十分复杂,从而造成地下室经常会发生渗水问题,危害巨大。
3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为预防自然环境对建筑的侵蚀,我们必须做好屋面防水防渗工程施工。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对施工的防水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先要考虑质量是否合格,其次根据屋面的大小与相对应的屋内结构布置,选择相应的防水材料。除此之外,对房屋进行仔细的检查,对需要采取防水防渗施工的墙面仔细清理闲杂物品,保证屋面与防水材料之间的贴合度。对于防水防渗材料,我们要求其粘结性较强、耐热性高以及延展性好。
如今出现的新型SBS防水卷材是一种理想的防水材料,建议大家可使用该材料应用于屋面的防水防渗工作,若SBS防水卷材不适合相应的屋面,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原料进行防渗施工。
3.2外墙施工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
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时,应注重门窗附近位置、外部墙皮的检查工作,以及瓷砖结合部位之间的缝隙处理是否妥善。首先,窗户周围进行施工时,需保证窗台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才有助于顺利排水。无论雨天还是下雪,在坡度的作用下都不会形成积水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外墙渗透现象的发生。除了窗台的倾斜处理,也要对接口处的缝隙进行防水防渗处理,这个处理办法相对前面较为复杂,多选用水泥或者发泡胶进行缝隙的填充,若使用水泥作为填充材料,则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水泥的体积会随着状态的改变而变化,从而影响了建筑的美观。若采用发泡胶作为填充材料,要控制施工的力度,全面填充缝隙,要考虑到材料的伸缩性能,为避免气泡对建筑产生影响,在浇筑时就应重视振捣工作,排出内部气体,保证建筑物的密实程度与整体强度。
3.3厨房与卫生间
要注重厨房与卫生间的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把控,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细节处理,在具体施工中,根据环境情况正确的放置钢筋等材料,由于卫生间与厨房楼板相对比较薄,应设置保护层保障建筑强度,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防水材料进行施工处理,在工程结束后,需检测最终的防漏防渗效果,要进行闭水试验,对还未注意到的施工问题进行补充处理,最终保障防渗防漏工作的有效性。
3.4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由于地下室防水防渗工作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更加注重防水材料的选择,防水材料应该符合施工规范,基于其渗漏问题的影响之大,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水防渗工作:
3.4.1为确保水流的排放,需要提前在墙壁内部安装管道,预埋管道的工作完成之后,要处理好新旧混凝土之间的衔接部分,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有效预防渗漏现象的产生。
3.4.2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后期的混凝土养护工作,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有效的调控,确保内外温差在合理的范围内存在,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防止因温度造成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4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4.1保障施工材料质量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利用各种材料,施工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整体施工质量。为了优化建筑防水防渗效果,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检验施工材料,满足施工防水防渗要求,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选择材料参数,严格遵守防水防身施工规定,优化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效果。
4.2优化防水防渗技术
为了发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作用,施工单位需要完善防水防渗技术管理制度,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中,需要保障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全面检查施工现场,如果发生渗漏问题,需要立即采取合理的处理技术。
4.3注意施工注意事项
在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例如在盥洗室防水防渗施工中,施工单位要选择防水性砂浆,在建筑墙根和地面交汇部位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整体防水防渗效果。在地下室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建筑结构沉降,提高整体建筑物的刚度,优化整体施工效果,避免发生渗漏水问题。
5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对容易出现渗漏部位进行明确,采取合理措施做好防渗防漏施工,提高建筑工程防渗防漏性,避免建筑工程发生渗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建设的工程能够满足人们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齐红强.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及应用的相关分析[J].砖瓦,2021(01):185-186.
[2]王东彦.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实践分析[J].居舍,2020(2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