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化工设备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及优化措施 吕振军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吕振军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的进步。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5221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的进步。现代化工企业设备的稳定与高效工作,不仅关乎其日常生产效能与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设备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稳定性。以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切入方向,解读我国当前化工企业集群化发展下实施设备管理的难点,结合具体的企业场景,展望新时期化工生产设备的管理措施,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化工生产设备;重要性;管理难点;优化措施
        引言
        化工设备的稳定性是石化行业进行安全稳定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其性能情况更是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因此,在生产中有效管理化工设备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需要设备管理人员灵活运用管理手段,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并明确化工设备的故障特点,重视预防性维修,从而提升管理质量,维护化工设备性能。
        1化工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
        1.1不重视化工设备管理工作
        我国很多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不够重视,思想意识上仍然认为设备出了问题就是设备部门的事情,与生产部门操作者无关。这种管理理念导致了生产人员对设备的异常现象视而不见,对影响产量、质量的设备维护漠不关心。凡是出现问题,无论是设备故障停机、生产停车,还是产品质量事故、安全事故,都会与设备相关,设备人员几乎永远是“背锅侠”。设备人员自嘲为替罪羊,生产时需要精心维护,停车时需要加班加点检修,论地位与薪酬时却算二线工种。管理层面设备管理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生产人员在工作态度与岗位热情层面存在一定漏洞,也没有对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足够认可,进而导致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事故频发。
        1.2检修管理现状
        对化工设备进行检修管理时,需要编制周期养护计划,需要不定期的小修、中修,还要定期进行大修,能预防维修问题,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概率,旨在保证设备的实际性能,还能提高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根据企业生产实况去选择合理的状态监测模式与故障诊断方式,以完善整个预防维修题制。根据相关的实践经验可得知,其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设备检修管理技术滞后性强,再加之检修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更慢,势必会阻碍设备检修管理效率。
        2强化化工设备管理工作的实际有效措施
        2.1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需要正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的生产过程,全面提高安全生产与高水平稳定生产的思想意识。以此为基础,提高对化工设备安全管理与日常管理的重视程度,倡导全员全方位真正建立、健全以服务产品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系。化工企业需要对设备工作过程所存在的风险性有足够了解,并结合设备的实际功能,针对性地制定出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采用在线状态监测、解体检查、精密点检、诊断等手段,实施劣化的倾向管理、设备技术状态管理,使管理重心下移,推行点检定修制不断提升,从“事后维修”进入“预防性维修”,再从“预防性维修”过渡到“预测性维修”。制度的设定过程中,特别要对设备的使用条件与检修过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
        2.2加强对化工设备的管理
        工作人员应采取分级管理模式,即ABC管理技术,其主要是依照分层的基本原则来选择相应的管理方式,A级是主机设备,B级是次级设备,其是考核设备标准化水平的关键部分,而C级别则为常规办公设备。熟练掌握ABC管理技术能够确保化工企业各项生产活动可以顺利而高效的开展,且科学选择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很是关键。

将系统工程应用到化工设备管理之中,实现对信息技术、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整合,基于运筹学的基本理论,以实现对化工设备的系统化管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应对化工设备应用分析法进行管理,注重对设备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为达到该目标,应具备管理系统的有效支持,需要全面考虑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方案。
        同时,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对设备管理机制予以完善,主要包括设备操作制度、检修制度,还要安排专业人士来编制设备的维修计划。增强部门职能,要求部门间密切配合,科学制定计划性、预防性的检修制度。此外,还要对设备运停工作进行科学的部署,形成规范的设备使用记录,在此种措施之下,以推动设备管理的规范性、标准化与科学性。
        2.3预判设备状态
        当前,化工设备的设计技术基本不能达到完美状态,需要将其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并做好设备状态预判工作。首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设备前期运用的故障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改造,针对故障频繁发生的化工设备,可以将其进行上报,组织研讨改造方案,从根本上避免故障的发生,并加大对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自动化程度。其次,预判设备状态,进行相应的巡检工作,并利用先进技术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例如,在设备运行数据采集上,可以采用热成像仪、震动测量仪以及超声波仪等设备进行,并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将其进行分析,增强对设备隐患的发现率,在设备各零部件耐久度即将为零之前及时将其进行更换,改变传统维修方式中的过度提前更换或滞后更换而产生的经济损失,降低维修成本,将相应零部件进行充分利用。最后,在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工作时,需要管理人员保证预防性维修模式的有效性,遵守从检查到计划再到编制计划进度最终到制定的预防原则,并在分析设备故障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保证设备的性能可以满足其使用需要,避免发生故障,全面保证企业利益,维护企业的正常发展。
        2.4强化设备处置管理
        化工企业要对化工设备改造、更新、报废等处置环节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以避免出现设备管理混乱问题,最大程度实现设备的使用价值。在设备改造与更新环节,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工程技术部门等职能部门要对设备改造与更新的方案进行经济技术评价,不得盲目实施改造与更新方案;在设备报废环节,设备管理部门要编制报废申报材料,对设备安全性、技术性、经济性、时间性以及淘汰性进行客观分析论述,为报废审批提供可靠依据。
        2.5规范并改进润滑剂的使用过程
        化工设备生产过程中,需要针对实际设备的需求,采购合理的润滑剂,并为润滑剂的保存与使用提供严密的管理制度,为每一位检修与维护人员提供必要的润滑剂保存与使用指南。管理层面需要强化对润滑剂使用过程的监督力量,润滑剂的使用与保存过程均需要专人负责,做好设备技术状态管理,按照点检制,定期进行油品检测,定期开展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严格劣化分析,根据诊断结果,采取预防措施,如严格执行三级过滤,检查更换精度达标滤芯,换油必须清洗油箱油路,及时更换存在质量问题或将要过期的润滑剂等。化工设备在实施检修与保养时,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当前检修手段,不断实施技术的创新与改革,充分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发挥其实际的生产效能,最终提高化工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结语
        化工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从企业管理层面入手,提高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提高管理工作执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素质,最终保障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稳定可靠与高效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清俊.新时期化工设备管理中难点问题及优化措施[J].清洗世界,2019,35(8):58-59.
        [2]陆佳,李金鹤.新时期化工设备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及优化措施[J].冶金管理,2019(9):147-148.
        [3]李雪如,孟德涛,孟凡文.PLC控制系统在大型化工厂设备改造中的运用[J].电子世界,2020(21):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