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22020419821027XXXX;2身份证号:22070219901013XXXX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就已经获得了高速发展,而社会建设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完善,并且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不断深化,道路桥梁在社会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是进行施工时所使用的重要材料,不仅是对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还是自身的稳定性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市政路桥工程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需求逐渐增加,人们对该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建设单位在开展市政路桥建设工作时,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同时也要明确工程的施工要求和实际需要,从而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介绍
这项技术是利用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其中主要原材料是砂、水、水泥等。必要时,应加入各种外加剂和外加剂,然后按有关标准,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不断的搅拌、养护和硬化,它们可以转化成可用于建筑的人造石,也成为当前建筑业的一种组分材料。对于桥梁工程来说,混凝土既可以用来完成施工工作,又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原料丰富。搅拌的主要材料是水和沙子。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有利于购买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② 可塑性强,硬化前可根据施工要求任意定型;③ 当混凝土按科学配比时,其强度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具有非常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承载力;④ 通常,混凝土本身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后期需要不断养护,这将大大提高工程本身的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⑤ 当今建筑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各种材料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当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时,它将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属性。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而且能显著提高施工质量。
2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材料比
工程施工准备完成后,结合施工环境、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材料,确定最终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所用材料包括水、砂砾、水泥和外加剂。施工前应根据公路等级合理确定材料配比。在公路建设中,对于高等级公路,要选用抗弯抗拉强度高的混凝土,按设计配合比确定原材料用量,并做好原材料的拌和。另外,要严格检查摊铺机设备,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同时,还要结合具体施工标准对设备参数进行调试,避免设备问题对后续施工进度的影响。本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前一天设置设备基线,并合理参照施工相关标准确定基线的准确性。在实际摊铺前重新检查基准线,确保基准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后续摊铺过程创造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骨料级配和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来讲,应选用10-40mm的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的级配含量控制在约65%),细度模数为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mm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砂、石的含泥量应控制在1%以内,不得混合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2.2混凝土原材料配制的过程中控制好温度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并保证在配制过程中,混凝土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对温度过高的高性能混凝土降温,对温度过低的混凝土升温。只有当混凝土的温度不会因热胀冷缩而影响路桥结构时,才能避免因路桥施工质量不合格而产生的裂缝。
2.3搅拌工艺
在进行路桥工程施工时,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各种原材料,通过实验室进行配比研究,然后优化设计,以满足路桥工程的材料要求。搅拌工艺是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核心内容。拌和过程中能否保证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但是,影响搅拌过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按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而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搅拌施工。在配合比设计中,经常出现漏配或少配现象。此时,施工作业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搅拌施工时,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这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能够仔细观察,然后估算出混凝土的水槽比例和骨料含水量。
2.4水泥混凝土物流运输
水泥混凝土物流运输实施时间过长,将大大加快水体内部温度的下降。因此,相关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应用具体的解决方案来加热水体。① 清洗水泥混凝土运输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杂质,对水泥混凝土产生一定的温度效应。② 缩短水泥混凝土运输时间,在物流运输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路中时间浪费,保持匀速行驶,最大限度地保证水泥混凝土物流车的行驶速度。③ 科学合理地控制施工现场浇筑,缩短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以防止形成工程质量下降。另外,水泥混凝土运输车不会产生漏水的问题,保证了物流运输的时间。水泥混凝土从拌和到浇筑的时间,参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2.5混凝土的后续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需做好后续养护工作。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混凝土表面用麻绳或草帘覆盖,并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润湿性。一般在初期养护2-3d后可以去除麻袋或者草帘,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需要结合具体的天气情况以及工程项目施工要求来进行,通常混凝土整体的养护周期不得少于14d,待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可以停止养护工作,并将混凝土表面的杂质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混凝土,做好路面的保洁与清理工作。整体路面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依据相关标准检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并采取分段检验或者抽样检验的方式,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此外,除了相关硬性标准规范,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与控制也很关键,实际管理中,施工方以及监理方应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责任感。
结语
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运输中非常重要的工程,其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时,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市场进行规范,保障所有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都是合格品,为保障施工质量奠定良好基础。混凝土技术是当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并且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因此,建设单位应当重视使用混凝土技术,保障每一个环节是规范的,避免因为其他因素而影响到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洪霞.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4):289+291.
[2]张彦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0(14):70.
[3]王静,王焕东.论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