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探讨 王建凯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王建凯
[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工程项目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新形势下,无论是电力建设的规模数量现状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工程项目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新形势下,无论是电力建设的规模数量现状,还是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求,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为此,为了更好地顺应新形势的要求,我国相关建设施工企业也需要随之加强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水平,以更为创新的管理模式,保证电力建设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创新模式;电力建设


        引言
        国家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发展之下更应当加强对于建设质量的管理,其中尤其以工程建设中电力建设内容监管为主,全方位保障建设整体质量。为此,相关施工企业有必要对电力建设工程进行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创新工程管理模式,让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显著提升,本文主要针对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一、现阶段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如今,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全新阶段,而新形势下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应当得到调整和改善,电力建设工程更是如此。对于与电力产业息息相关的电力建设项目来讲,建设的整体质量与监督管理力度往往成正比,并且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会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电力建设工程得到了显著发展,然而,纵观现阶段建设工程,其在质量方面的监督管理与模式创新等内容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建设工程发展造成了一系列阻碍。
        1.电力施工监管方式不恰当
        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监督管理的有效保障作用,来促进整体电力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而纵观当前电力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其管理者并没有恰当的监督管理方式,导致监管内容与电力工程施工要求不匹配,进而导致电力工程施工出现问题。究其原因,其监管方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施工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足,自身管理综合能力较差,不能够根据管理经验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所以说,电力施工监管人员监管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当前电力建设施工质量带来了巨大影响。
        2.监管落实程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建设工程施工人员已经认识到质量监管对于整体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已经开始尝试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水平,但就监管落实力度来讲,仍不能为整体质量提升做出保障。监管落实程度不够直接导致建设工程在开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人员,监管流于形式,如此会让建设工程产生问题。同时,在建设工程电力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办法完全实现有效管理,电力建设施工时,其往往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存在,需要涉及多方面的考虑,而在具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一旦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就很容易对整体的电力建设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最终导致整体建设质量下降。
        3.电力建设工程监管重视程度不足
        大部分电力工程施工部门在施工过程中更多会关注施工进度的把握和施工整体安排,而对于施工中的监督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并不足够。不得不说,近些年来,相关施工部门已经认识到监管工作在电力建设与施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从一定程度上讲,仍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不能够及时组织电力施工监管人员对施工项目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管理,由此为我国的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带来问题。
        二、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探讨
        我国发展进入新形势以来,相关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考虑到工程建设中电力建设过程复杂,内容繁琐,更需要相关施工企业投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探讨最佳的电力建设策略。


为此,各个电力施工部门有必要对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模式创新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致力于寻求最佳的监管办法和模式创新方法,最大程度上保证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以下将针对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1.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责任意识
        电力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往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电力建设内容作为我国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必要得到相关监督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综合来看,电力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作为整体工程质量的监督者和保障者,对电力工程整体质量起到直接影响作用。也就是说,责任感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监管人员可以在电力建设进行过程中,对相关人员的施工环节进行充分的监督和把握,保证最终的建设工程整体质量,反之,责任感较差,综合素质不高的监管人员,往往会在建设工程进行过程中偷懒,尽不到监管岗位责任,由此,建设工程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比较大的质量问题。因此,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有必要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责任意识,保证监管人员以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责任意识投入到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去,为高质量的电力建设提供良好保障。
        举例说明,电力建设施工企业需要及时组织质量监管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保证相关监管人员有效掌握当代最新的电力建设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实现最佳监督管理效果。
        2.健全电力建设规章制度
        越来越多的电力建设施工经验表明,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更为可靠的工作标准,保证监管人员有更为有效的监管依据,同时保障施工人员有更为标准的工作依据。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部门来说,只有规章制度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企业和部门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建设工程相关电力建设施工企业有必要参考国内外最新的建设法规,充分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当然,企业和部门还需要认识到制度的制定并非一成不变,社会在不断发展变革,规章制度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只有通过调整和优化,才可以保证自身的发展不受限制。
        3.创新监管模式,实现动态化质量管理
        对于电力施工企业来说,在建设工程进行过程中,要想更好地保证建筑质量,提高建设水平,在注重监管力度的前提下,还需要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就相关经验表明,监管模式的创新,可以为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提供更为可靠的发展依据,其中在模式创新中,动态化质量监管作为其中一种有效的监管模式,对现代工程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持。所谓动态化质量监管就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监管的过程中,相关监管人员需要定期对建设项目进行数据材料的收集工作,以保证建设项目进展与市场发展趋势相符合,并保证监管人员可以根据数据的处理结果,对监管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变革和调整。而这种动态化的质量监管模式,可以为建设项目提供最为有效的支持,保证整体建设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电力建设的整体质量不仅影响到相关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更会对未来电力供应和使用产生较大影响,而当代发展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电力建设的整体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由此,建设企业及其相关电力施工人员需要以更为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为质量保驾护航,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监管模式,让电力工程施工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桂欤.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创新变革之探索[J].安徽建筑,2020,27(06):194+198.
        [2]张鲁峰.基于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的研究[J].居舍,2018(03):112.
        [3]曹敬文.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0):73-74.
        [4]姚桦.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与模式创新的分析思考[J].门窗,2016(07):58+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