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模式探讨 许川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许川
[导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目前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常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已经逐步跟上当前的发展脚步,但还需在管理上多下功夫,而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也普及较快,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加上与当前先进的BIM技术的高效融合,使得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更为高效。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装配式建筑;管理模式


        引言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方式,其将工程项目中的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集于一体。因此,实行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工程项目也称之为“交钥匙工程”。以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业的发展形势来看,EPC工程总承包是将来施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该管理模式下存在许多的子项目,这也导致项目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因此,需要专业人员在施工前做好风险防控工作,运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模拟技术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以此达到为业主节省成本支出、缩短施工周期,进而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使工程施工管理良性循环,达到双赢效果。
        1EPC模式和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1.1EPC模式
        EPC模式指的是工程总承包模式,指的是在业主委托下,根据合同约定,对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进行承包。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公司需要对承包工程的进度、费用、安全、质量等全面负责。在EPC模式中,E除了具体设计工作之外,对于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内容总体策划,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适时组织管理策划及具体工作等,都有所涵盖;P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备材料采购之外,也涉及了各种专业材料、专业设备的采购;C主要指的是建设工作,包括了技术培训、试测、安装、施工等内容。EPC模式中涉及的专业人才,主要有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师、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等。具体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都需要这些专业人才负责,并且直接与业主对接。EPC模式相比于传统承包模式,在整个工程建设阶段,更加重视设计工作的主导作用,解决了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和脱节的问题,保证了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对各个方面能够更为有力的控制。此外,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在发生问题时能够最快明确责任人,快速完成整改。
        1.2装配式建筑概述
        我国建筑行业目前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传统建造模式存在以下问题:设计、生产和施工环节脱节;工程以包代管,管施分离;工程以以单一技术推广应用为主;现场以手工、湿作业为主,将导致生产、施工环境污染,劳动生产效率低和整体综合效率低。装配式建筑是指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预制构件和部品构件通过模数协调、模块组合、接口连接、节点构造和施工工法等用装配式的集成方法,在工地高效、可靠拼装并做到建筑围护、主体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是设计多样化、预制构件生产的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管理运维的科学化。建筑构件和部品工厂生产,现场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循环经济特征明显,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把整体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减少材料耗损和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EPC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的应用模式
        2.1风险管理
        通常而言,通过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由总承包企业承担业主的所有风险,有利于在项目管理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减少影响建设顺利进行的风险。当前,装配式建筑建设项目存在多种形式的风险,然而,就实际总承包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而言,基本是合同管理,消除风险因素。此外,各个总承包企业还必须合理划分实际分包标段,此过程明确了合同界限与权责,在签订合同后,还必须重视交底落实,如果产生界定不明晰等问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由相关工作人员采取相关解决措施。
        2.2设计阶段
        在整个EPC总承包模式运行过程中,各个总承包企业一般会在施工之前进行全方位项目设计操作,分析比较多个方案,择优选择,再对施工人员各方面能力提出要求,然而,因为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很多,难免会考虑不周,导致设计方案出现疏漏。所以,必须有效融合设计与采购,从市场实际行情出发,科学制定设备参数,保障后续采购设备、招标、施工准备等工作。此外,工作人员还必须充分结合设计与技术,从现场施工工艺出发,采用难度较小的施工工艺,保障施工质量,最大限度获得业主任何。比如,在建设某一项目时,在设计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对当地的人文及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保证设计符合当地人民的心理和习惯,提高设计的科学性。此外,项目部还必须高度重视施工现场设计工作,建设队伍应不断积累设计经验,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2.3生产阶段
        构件生产环节是装配式建筑建造中特有的环节,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对材料采购、构件生产和质量控制负责,构件生产厂将BIM模型中的构件信息直接传送给生产设备自动化准加工,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准度。在生产过程中,总承包商安排设计人员配合构件生产,生产与设计协同管理,处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向施工现场传达构件生产的进度信息,构件生产厂也可以根据施工进度对构件生产进度进行调整。构件生产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二维码和RFID实现产生产控制、模具加工、构件质量和运输等信息化管理。构件生产厂协助设计单位进行预制构件拆分,提供工厂生产模台尺寸、起重机和吊重资料,配合设计方进行预制构件预留预埋设计和连接节点设计。
        2.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较多,占据绝大部分的时间,成本消耗也飞行大,是EPC总承包商投入的高峰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EPC模式与装配式建,需要提高施工协调性,促使各部门、各专业间协同合作,通过良好的沟通配合来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同时及时有效地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①与设计单位协作,通过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排查施工隐患,为施工交底提供便利;②与采购人员进行衔接,结合施工经验,对原材料进行需求预测,为采购提供参考意见;③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构件吊装难度较大,施工单位应与设计、供货商探讨构件的尺寸、材料规格、定位等内容,结合采购进度和施工进度进行吊装,争取一次成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投资控制与管理的效率,具有安全、稳定、协调等优点。就未来发展来看,只要有效处理好该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该模式的应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文中结合过去积累的经验,梳理和总结了该模式的特点,并针对性地论述了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风险管理、设计管理、市生产管理、施工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作为今后其他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实践应用的参考和指导。只要强化工程管理,坚持模式创新,相信EPC项目能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也能够得到越来越圆满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李琛琛.装配式建筑采用EPC模式相关问题研究[J].工程经济,2020(01):35-37.
        [2]梁献超.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J.建筑经济,2020(11):73-78.
        [3]夏明月,李巍.基于EPC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散装水泥,2020(04):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