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配套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 刘俊青 丁彬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刘俊青 丁彬
[导读] 在市政工程配套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想确保工程配套项目的正常施工,成本管理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管理咨询分公司
        摘要:在市政工程配套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想确保工程配套项目的正常施工,成本管理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成本管理在整个工程配套项目的财务消耗方面起着监督、控制、调配的作用,将整个工程配套项目的成本控制在计划的范围之内,避免费用的金额出现偏离。因此,对市政工程成本管理控制要点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配套项目;成本;管理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竞争形势的不断加剧,为了赢得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建筑施工企业恶意压价竞标,使得工程配套项目的盈利额不断缩小。一个企业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够高效率,有保证的完成高质量的建筑。因此,在配套项目施工中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成本并且提高企业自身的利润。除此之外,市政工程作为一个特别的建造领域,也有它本身存在的特点,使得成本控制对于市政施工配套项目来说极其重要。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难点分析
        1.1成本管理体制有待健全完善
        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成本管理体制弊端诸多,加之在施工中存在着较大的设计变化,不同的设计方案对材料的要求也不一样,很难做好材料成本控制。由于涉及的配套项目繁多,缺少统一的衡量标准,很难形成统一的成本控制参考标准。因此,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完善成本责任制度,制定出科学的有操作性的成本控制依据。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工程配套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制度,需要承担的成本责任尚未进行明确规定,决策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完善。市政工程配套项目在建设时,极易出现职责不明的情况,相应的工程建设可行性报告内容也有待充实,使得工程配套项目在施工前期出现成本失控的情况,最终导致出现亏损却无人承担责任的情况。在市政工程施工配套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中,尚未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使成本管理控制无法贯彻落实到底。
        1.2成本控制方法不当
        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有些领导忽视质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质量成本”与“工期成本”的管理,最终因为质量没跟上导致新的费用的增加,既损失了成本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很少去做成本控制的最终评审,把成本控制引入误区,管理就成了表面文章,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在投标报价的时候,忽视施工中的一些潜在问题,制定的施工方案缺少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投标报价不能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往往就会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
        1.3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大
        从当前市政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市政工程配套项目管理是个综合性的过程,但是管理上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整体管理过于简单,根据概况和实际要求等可知,如何做好经验管理和实施成为重点,要明确动态管理的类型,尽量满足动态化指标。此外在核算管理中要具备完善的管理方案,提升整体调控稳定性。个别造价管理人员以经验为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化管理,结合实际管控要求可知,管理方式不合理,必然造成不良影响。
        2部门相互协作,全员参与成本管理
        配套项目部设配套项目经理部,副经理总工室,工程部,质检部,经营核算部,财务部,材料部,船机部,安全部。


施工成本管理不仅是财务人员、经营核算员的工作,全体配套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施工成本控制是全员的活动。工程部在制定施工方案时不单要看施工进度质量,还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材料部采购材料要结合场地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船机部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不窝工,不浪费;质检部不只负责工程质量和质检资料,要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配合比、使用外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等。仙岳路与成功大道立交改造提升工程A标中左幅拼宽桥0~3#墩基础原设计为直径1.8米的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现原来地勘中的中风化岩层实际为微风化岩层,采用桩基础的话施工难度大,冲孔进程慢,要小钻配合,费用高,而我们与业主的合同桩基采用固定综合单价,不同岩层成孔费不调整,配套项目部及时联系业主申请变更,最后经设计评定认可桩基础变更为扩大基础,缩短了工期,施工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这其中都是经营核算部与工程部的密切配合。仙岳路因地处厦门本岛中心城区,施工场地十分有限,而周边房屋场地租金极高,材料存储成本大,存于岛外又将增加二次运输成本,但因材料部与工程部的及时沟通联系,材料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及时采购进场,使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有效控制。这些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都不是单某个部门某个人员可以完成的,而是全员协作的结果。全员参与,我们的工程成本管理才能取得成效。
        3动态跟踪,加强“事中控制”
        施工成本管理应贯穿于投标阶段,施工准备,施工阶段,竣工验收整个配套项目过程中,施工阶段既是最长又是成本控制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公司在成本核算方面,由财务审计等有关部门牵头,阶段性地按季度或者按年度进行成本核算。但仅依靠公司,核算时间间隔偏长,等发现问题和隐患,往往已是“事后控制”’了。配套项目部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按照计划成本目标值来控制实际各项消耗和支出,用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进行及时有效控制。在仙岳路与成功大道立交改造A标中,设有专门的人员收集统计实际成本量,并与计划成本量对比分析,比如材料方面,这周统计完成了10根桩基,这10根桩实际用钢筋多少,混凝土多少,对比设计量,是否超出一目了然,若有超出,分析为什么会超出的原因所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并认真做好材料设备进场数量和质量的检查验收,采购价、采购数量是否控制在计划成本目标值范围内;机械利用效率和消耗定额,是否控制在计划成本目标值范围内,如若没有,分析原因,价高了,是因市场价上涨还是管理不当增加仓储等成本,量多了,是否做到限额领料,任务单管理等,及时采取措施纠偏。
        4重视工程配套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是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在工程施工中抓好质量关,可降低工程的质量成本。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进行返修甚至返工,由此造成的返修损失、废品损失、复检费、停工费、事故处理费等一切费用,都将造成成本增加。而且施工过程中如上一道工序质量控制不好往往影响下道工序施工,甚至下面所有工序的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人工费增加、工期延误。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成本控制意识,做好施工前计划、策划准备,以及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规范、标准、允许偏差,操作要关和注意事项,使操作者依法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质量,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重要部位须由施工员旁站指导、督促施工质量,防止不合格工程出现,抓好工程质量,将不必要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对控制好工程造价十分有利。
        结语:施工成本管理关系到一个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企业全体成员的利益,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面的进行控制。以上在仙岳路与成功大道立交改造A标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方法,希望能为相关配套项目在工程成本管理方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商丽萍.建设工程配套项目管理[M].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7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