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唐振宇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唐振宇
[导读] 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建筑已经逐渐变成城市建设的主流,但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成

     

     

        安徽傲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建筑已经逐渐变成城市建设的主流,但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安全问题之一。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应用


        引言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建造技术,其中的B不仅表示建筑体本身,还表示建筑领域或行业。I代表信息,建筑工程每个方面的信息都包含在内。M则表示模型,不只是代表模型对象,还强调基础是过程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建造技术是一种将建筑作为基础,进行建筑建模的一种行为手段。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特征
        1.1建筑项目施工信息共享化
        BIM技术即搭建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平台,从而向同一个建筑项目的全部施工作业者传递统一信息,由此保证建筑施工流程的实时同步性。不仅如此,该技术还能够有效地采集及整合各个施工单位回馈的实时施工讯息,由此达到各部门间信息互检的目的,同时帮助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调整差异化信息以及错误信息,由此确保整个建筑施工信息及数据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整个建筑施工安全管控的工作效率,改善建筑施工的整体结构。
        1.2动态性
        对于BIM模型而言,其内部涵盖了建筑工程所有的真实数据信息。在以往的建筑施工图中,其很容易受到参数等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BIM模型完全规避了这一点,这主要是由于其具备良好的动态性,不仅可以对建筑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而且还可以将更新后的数据上传到云端,以便今后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查阅与分析。
        1.3技术优化性
        通过BIM技术可以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借助BIM技术建立建筑工程的施工模型,获取项目的进度和技术数据,然后技术人员根据信息数据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BIM技术不仅可以规避工程的安全事故风险,还能够优化建筑项目的施工计划,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项目施工的效率。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2.1构建BIM技术应用的相关制度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建造技术,还要在政策和制度上进行BIM技术整体结构的构建。当前国内使用的建筑信息模型建造技术所采用的基本上是国外技术,但是应用技术的效果有些不符合国内工程的实际情况,所以,为了确保建筑信息模型建造技术得到正确应用并快速推广,建议国家制定相关的制度。当前,我们国家没有给建筑信息模型建造技术的应用制定出明确的标准,企业规定的标准体系大多是现阶段所使用的。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一点,尽早推出国家的标准,从而让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设计单位可以依照标准使用建筑信息模型建造技术,使该技术能够应用和推广到施工安全管理方面。持续地进行制度完善,可以使建筑信息模型建造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推动安全管理领域发展。
        2.2施工场地布置管理
        使用BIM技术建立施工场地的三维模型,能够有效实现施工场地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工程的物料通道、人员进出场通道、材料加工区、物料堆放区、起重机械通道、垂直运输通道、危险区域等位置,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在安全环境下施工。建立场地模型后,需要进行施工过程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如车辆和材料的进出场情况、塔吊部署、临时加工场地和临时办公场所的位置规划、行车线路设计等,同时还应做好项目周边环境的考察工作,将收集到的工程信息和数据输入到三维模型中,使构建的三维场地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施工实际情况。


同时,项目管理人员应在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模拟,预测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实施的问题,确保工程现场的平面布置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2.3仔细核查三维碰撞情况
        相关的设计工作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预先布局管线的方位位置,避免产生各部件彼此碰撞的问题。过去,2D图纸相对不直观,数据效果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碰撞检查的难度系数,稍有不慎就会偏差,各种漏洞频频出现。根据现实项目情况,全面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特征,核查三维碰撞情况,让各个流程设计变得愈发规范,将建筑工程期间的碰撞风险减小到最低,防止各个流程间产生冲突,避免多次返工的问题。不仅如此,一线施工者还应该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碰撞效能,对3D结构方案予以优化,展开施工模拟测验等,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质量、安全等隐患。比如说,将工程车辆行驶线路、物料堆积场地、物料吊装、基坑施工等多方面的工序内容、指标等有关数据传输至BIM模型之中,模拟吊装设施架设状况及挖掘机行走状况等,看其有无出现空间碰撞,以此作为参考,落实好各项施工工作,在第一时间处理好建筑施工管理期间的安全问题。
        2.4危险源的预警与监控
        危险源预警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四级危险源发出提示预警,二三级发出实施应对方案信号,一级危险源发出停止作业提示;预警信号、危险源位置、所处阶段等信息同时从BIM信息管理平台发送至管理人员手机端和相关人员的作业现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危险源的监控包括定位人材机的现场监控、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和人员的主动监控。智能安全帽可向作业人员传达预警信号、发出正确佩戴安全帽和注意危险源的提醒,同时可定位工作人员;RFID技术定位建筑材料。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的作业情况、施工现场情况的实时监控,将危险源实际情况传至BIM平台。人员的主动监控指的是现场人员监督同事的行为并勇于指证、发现物的不稳定状态并上报问题;人员主动监控的效果取决于安全教育培训,基于BIM技术的安全教育培训可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深对危险源的认识和理解、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出现频率。
        2.5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以及监控
        将BIM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相互之间的结合,构建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控,而且还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安全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与此同时,BIM技术可以利用虚拟施工对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进行辨别,然后再将其进行有机整合,制定出有效、科学的防护措施。在使用BIM技术时,可以利用层次分析等不同的方式,对整体的建筑工程进行安全评估,如果在此过程中得到的结果较差,那么就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建筑时间对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改,并且采取科学的安全防护措施。另外,在使用BIM技术的过程当中,要对BIM模型进行改善,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时,需要采用合适且有效的监控方式,实现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以便及时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要让每一位合作者都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之中,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准确掌握建筑工程的安全状况以及完成情况,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
        结语
        伴随我国建筑领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IM技术普遍应用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而言具备极强的现实价值,为了提升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相关的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展开探讨,逐步优化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安忠平.刍议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
        [2]欧杰宁.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7).
        [3]潘杰.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监理,2018(7).
        [4]张立茂,吴贤国.BIM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8.
        [5]刘占省,赵雪锋.BIM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