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泰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对于工业生产而言,安全生产是一切质量和进度的基础,无论那种行业,都绝不会是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工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质量的推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衍生出的各类新型生产要素通过作用于工程生产过程来,提高了实际的安全生产水准。我国目前有庞大的在施工程项目,未来还会有更多项目,通过规划投产来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助力。技术开始成为决定安全生产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如何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以及一些创新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安全生产;工业技术;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只有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1]。
1.工程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人的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人对于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人通过教育的引导和束缚来实现系统及岗位的安全[2]。
安全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行为,它是企业产生效益的基础,只有在安全管理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企业的经济收益,社会形象以及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才能够实现[3]。安全风险是可以通过前期准备进行防范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组织管理,协调,检查,控制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或者是降低发生风险之后的扩散范围缩减损失的严重程度。伤害事故的发生是由当前工作场景内一切与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之间互相复杂关联后所形成的结果。往往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人的不正当或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除此之外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工作状态也是引发事故产生的第二大原因,企业在预防安全生产事故时,就要基于这两方面进行重点控制。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客观积累所产生的结果,二是在完善的技术规范,在实际操作层面都无法取代具体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因此我们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不需要将一切问题复杂化抽象化,我们只需要依照以上两种最常出现安全事故的其进行干预控制和提前引导,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义
建筑工程,涉及到的施工要素动作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对周边地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导致区域社会秩序被冲击,同时很有可能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被损害,因此必须就建设工程本身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都进行全面专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尤其是对于关键性工程更要指令相关责任人到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进行及早排除,确保生产能够安全进行[4]。对于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而言,其作用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为主,采取必要的措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约束,就整个施工建设项目进行专业化拆分,根据安全生产性质进行重新划分,然后明确相应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对于分部分项工程的工序和操作流程进行监督管理。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是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核心,依靠相关制度规范更多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和设备来提高工程生产管理过程中,对于各生产要素运行状态和生产指数的获取能力,由专业人士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行审核纠偏,确保施工作业中整体上处于可控范围,并且要联合各级主管部门和各方建设主体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划分相应的职责和权利,督促各方人员强化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和管控手段,减少出现建筑施工事故的几率。各级主管部门应保持信息通道的通畅,及时分享获取到的信息数据完善体系内的反馈效果。
2.具体操作的内容介绍
2.1建筑生产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制度
建筑生产环节众多,各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具有区别,各子项工作内容有自己的专业性要求和针对性方向,因此想要对整个施工生产环节的各个阶段各个要素进行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大的单位工程进行划分,分解到分部分项工程以及更小单位的工程内容,然后针对各工程内容自身的特点和实施操作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进行中持续对实际完成情况与预期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寻找差值和区别,分析产生区别的原因,并采取诸如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方式,对相关施工作业内容进行完善,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符合现有的标准规范[5]。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对已收集的工程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多角度分析,寻找发生事故的规律和起因,对安全生产管理环节中存在着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执行性的相关措施方案,并定期发布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2.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
由于在行政区域内同一时间进行生产的工程项目数量众多,想要由主管部门人员以人工方式来巡检,在市建设项目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我们要发挥技术特长,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思路,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通过引进新的技术方案和相关设备,来提高信息收集整合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在市县有关企业中设置安全生产联络员,定期召集联络员开展会议,就近期发生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先进经验进行交流和培训[6]。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场景,目前移动互联网终端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高度发达,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现在几乎是人手,一份可以很便捷的进行信息收集和传递,我们应该发挥现有的技术优势,对能够应用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节的一切要素,都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来提高对信息获取的渠道和广度。
2.3制定安全生产预警提示制度
在重大节日、特殊季节到来之前或施工高峰期之前,认真对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排查,吸取往年同时期发生的类似事故的教训,提早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整改意见和相关落实方案。只有深刻有效的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才能够在教训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和启示,在后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和落实,不能让前车之鉴再次发生,必须深挖过去生产事故所留下的经验总结,经验教训和相应规律,及早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应于本地区实际社会发展情况的预警提示制度。
2.4划分重点区域并制定监督检查制度
每一个行政管辖区域内部都会有个别重点施工区这些区域,要么是投资规模巨大,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或者是由于整个施工建设项目的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同样很大,所以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对于这类重点区域,应该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所在区域的社会情况生产活动的记录,以及当前有利于控制重点监督区域生产项目,安全生产质量的方法技术措施。让所有可以用于提高安全生产质量效果的方法都得以落实,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巡查调查的方式,来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摸底,同时应该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具体的安全责任内容划分到个人或部门,来提高相应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约谈重大事故责任人,与发生地的建设主管部门约见谈话,共同分析事故的原因和安全生产形势,研究推论下一阶段具体工作内容的实施。
结束语: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一直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注意,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和过往经验,完善总结相关内容,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制度,希望可以改善过去建筑工程,频频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事实上经过近几年规范性的制度管理,确实有效降低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隐患的数量和发生事故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0,30(06):97.
[2]武刚,葛宏泽,徐国辉,吴俊佚,刘涛.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施工及安全要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0):111-112.
[3]刘琢.试论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管理[J].决策探索(中),2020(09):10.
[4]孙维玖.关于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实现及安全管理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8):118.
[5]韩亚南.浅析采矿工程技术不安全因素及其管理策略[J].当代化工研究,2020(06):28-29.
[6]刘瑞.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若干安全系统工程技术问题探讨[J].清洗世界,2020,36(02):68-69.
[7]刘昭成.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1):118+127.
高启楠、1986.5、男、汉、甘肃白银、绍兴泰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学历;本科、安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