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精细化管理的运用分析 甘泉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甘泉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日趋提高,市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性价比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基础与主体

        身份证号码:45010319860719xxxx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日趋提高,市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性价比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基础与主体,土木建筑工程也应通过加强管理水平,从而满足群众、市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性价比要求。为此,通过在土木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并设计出合理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就成为了业界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找到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期望为学界、业界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重要性


        1.对土木建筑工程展开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精细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将业主的投资意愿转化为战略目标后,再一次细化为不同项目的施工管理目标,最终在施工建设实践当中以科学手段落实明确的管理目标,最终实现业主的投资意愿与施工企业的战略规划,达成业主的建设目标以及企业的利润空间[1]。对土木建筑工程展开精细化管理,能够更好地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也能够进一步明确管理工作的难点要点,同时在对战略目标进行拆解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企业战略目标的重心,从而针对这些重心的落实进行管理、克服企业的弱点。通过对土木建筑工程展开精细化管理,能够让各参建单位获得更具指导意义的管理,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落实好施工设计与进度计划,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2.土木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的关注要点
        2.1建筑材料质量
        土木建筑工程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建筑材料、也是由这些建筑材料实现建设目标的工作,所以建筑材料的质量对项目的功能实现、建筑质量、成本以及风险都有深刻影响[2]。所以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管理十分关键。一般情况下,建筑材料从采购再到入场、实验以及预制板材、钢筋结构的制作,都需要展开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才能减少建筑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
        2.2土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对于土木工程管理来说,其管理措施的合理性是由其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决定的,只有足够科学的土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才能在建设过程中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3]。为此有关企业应该针对土木建筑工程建立专职管理机构,同时就各项施工、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系与措施。然而,现有的土木工程管理体系或对不同类型工程的普适性不足,或缺乏可行性,所以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支出甚至不会设置这一部门,或是不重视管理岗位的建设维护,导致土木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进度得不到有效保障,反而加大了重复投资的风险。
        2.3施工队伍综合素养
        作为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作业施工主体,施工队伍的综合素养对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难度也有深刻影响,土木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也与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息息相关,而施工队伍当中技术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实践经验,也决定了施工设计能否得到准确落实。所以,土木建筑工程管理活动,必然要将施工队伍综合素养管理作为重要内容。
        3 精细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精细化管理优势明显,也有助于于建筑工程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但在一些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利润空间而轻视了许多精细化管理措施的落实,所以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亟需通过进一步落实好精细化施工管理解决现存于土木建筑管理中的问题[4]。以在人才管理为例,目前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管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过分粗放,而且不太关注培育、招募具有专业背景、技术能力以及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施工队伍的成本控制上。而恰恰也是因为过分关注施工队伍的成本控制,所以许多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队伍在综合素养、培训周期、培训实效上都难如人意。事实上,在实践中,成本压缩到理论上最低后组织的施工队伍,反而得不到理想的工程管理效果,施工人员的学习成本很高、作业误差较大,导致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返工风险相对较高。



        4 土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
        4.1 优化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与设备管理
        建筑材料是任何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物理构成,土木建筑工程也不例外,无论是成本控制还是质量控制,都应该从建筑材料这一最基础的环节入手。土木工程建筑是一项需要大量不同类型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完成的建设项目,需要从下列几点做好现场管理:
        首先,要有效做好现场的建材场地安排,合理选择建筑材料的入场路线,既不能够影响现场施工作业,也要确保建筑材料的平安入场;其次,要确保物流运输的科学性,保证在物流环节上不会出现影响建筑材料性能、规格、数量的情况,同时在入场时也要严格做好相关检测实验,保障建筑材料质量;最后,要进一步优化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保存,确保保存场地的合理性、出入库的便利性以及保养维护的周到,在施工前还需要对存放超过一定时间的建筑材料进行重新实验,避免出现变质、锈蚀的问题。作为施工方,在中标之后就应该详细研究发包方出具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施工要求采购技术标准更高、能够满足施工需求的机械设备,在涉及施工精度的设备上,甚至还应该留有一定的兀余,确保施工实践能够满足设计指标。同时,鉴于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昂贵、造价较高,所以在每一次使用完机械设备后,都应该做好相关的维护保养工作,同时在使用前做好场地清理,避免造成机械设备的安装、运行障碍。
        4.2 强调施工技术监督工作
        施工技术的合理、科学、可靠,是土木工程建筑项目质量的有效保障,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内容自然也包括强化施工技术监督。首先,每一项施工作业、建材检验岗位都应分配明确的技术责任,同时通过宣传培训让技术人员了解相关责任;其次,在作业实践中要保证工序、工艺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同时及时记录好作业的技术信息数据,便于后续控制。
        4.3 在人力资源上实现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管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过分粗放,而且不太关注培育、招募具有专业背景、技术能力以及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施工队伍的成本控制上[5]。所以,在人力资源上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应该做好施工队伍的技术以及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提升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其次要通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对施工队伍以及关键岗位作业人员的资质检查,确保相关施工实践是由具有专业技能与资质的施工员进行,并保证施工现场施工能够收到管理者审查监督,相关制度持续到位,所有关键岗位的施工员都应该持证上岗,并由监理工作者对其从业资质进行审核。
        4.4 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确保资源投入的精细化管理,就应该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于土木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施工队伍组织、建筑材料采购、机械设备购买或租赁等资源配置工作,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开始了,同时贯穿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始终。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实践时,就应该通过专业软件来测算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资源投入不足或过量。
        4.6 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
        在建筑施工实践过程中,企业应该基于ERP系统、BIM系统实现成本管理的动态管理与监督,从而确保相关工作的落实。不仅如此,管理者还应该做好各部门配合的通气与协调工作,保障不同部门之间都能齐心协力做好成本控制。在实时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成本失控的情况,就应该立即开会研究寻找原因,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实现对成本管理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覃爱萍.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2):118-119.
        [2]王鹏里.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5):190-191.
        [3]高德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策略[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1):123+122.
        [4]邹鹏煌.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168-170.
        [5]吴仕江.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9(04):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