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10219880620xxxx 150001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旨在通过全面实施工程施工控制以及施工技术管理的做法,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程质量保障职责予以认真履行,有效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达到质量合格标准。目前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实践领域中,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得到全面普及运用,进而达到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以及工程技术管理资源合理节约的目标。具体针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全过程而言,工程管理部门应当能够准确认识信息手段价值,结合施工技术管理的开展实施状况来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水准提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1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1.1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达标
工程项目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施工企业信誉,而且还会给建筑居民的人身健康安全带来影响。当前时期的某些建筑工程由于缺少施工过程监管,因此造成建筑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行业检测标准,引发较大规模的建筑施工损失后果。从根本上来讲,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不仅在于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的负责态度,同时还取决于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手段的运用。与人工实施建筑施工管理的模式进行对比,能够判断出信息技术手段更加有助于支撑建筑施工科学管理过程的推进,对于建筑质量隐患予以彻底的消除。当前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运用科学思维来应对建筑工程市场挑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手段将会决定施工企业本身的工程市场竞争实力。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技术管理平台的辅助作用下,对于施工技术手段能够做到实时进行更新,督促建筑施工人员准确掌握并且适当利用全新的施工工艺手段,进而达到建筑施工整体效果优化以及工程成本明显降低的目标。
1.2合理节约建筑施工资源
建筑施工资源以及施工成本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最为关注的基本要素,建筑施工过程能否体现最大化的施工资金节约效益,决定了工程施工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施工技术管理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充分融合将会达到节省建筑施工资源的成效性,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不断改造与创新施工工艺措施,对于全新的建筑施工方法予以积极引进。在此种情况下,建筑施工资源就会得到更加科学的分配与规划,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达到节约建筑工程资源以及降低资金支出的效果。
1.3全面查找施工安全隐患因素
施工安全隐患因素构成了工程建筑企业目前面临的最重要威胁因素,尤其是针对建筑施工总量较大的高层建筑物以及其他大型建筑物而言。在人工实施建筑施工监管的传统思路下,建筑监理部门很难全面顾及与考虑各种施工安全风险,因此就会导致某些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被遗漏,引发施工人员伤害的后果。但是相比而言,工程监管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监理措施如果能合理运用于建筑施工隐患的查找过程,则非常有助于准确判断施工安全隐患,确保在根本上达到了增强施工过程安全保障力度的目标。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2.1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较为复杂的市场竞争形势,而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其市场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所以建筑企业需要更新传统的实现,全面掌握目前时代发展的显著特点,在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科学运用信息技术。作为管理者,需要改变以往的管理理念,针对现有的施工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宣教,可以积极组织职工参与到企业组织的培训教育活动中,不断开发与运用施工技术管理的软件。并且必须要着重培养优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人员,提高有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让其可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此外,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应用中,通过在施工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来科学处理所有数据信息,以达到数字化管理建筑工程的目的,充分利用各项信息资源。
2.2建立网络化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也获得了很多好评,其在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中作用更为明显。当前,信息技术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机融合,使专业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平台及时建立起来。这种平台通过BIM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和研究,从而推动建筑施工内部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共享,把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实现共享,管理人员根据这些数据来提升施工效率。另外,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各些各类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得以实现,对各个工序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建筑施工具体情况的调控和掌握。
2.3合理分析并科学处理建筑工程项目数据
建筑工程项目不同于一般的项目,这类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项目涉及面广且繁琐等特点,项目综合性突出。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技术知识非常多,此外还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往往较大,因此,需注重结合建筑等因素来提升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基于高效运行各项管理系统的需要,掌握正确的数据分析法,同时合理利用相关的技术平台,更加科学的处理建筑工程项目数据。
2.4加强培训教育工作
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人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帮助相关人员提升信息化等专业知识,使得相关人员在综合技能、专业素养及技能方面得以提升,同时,也可通过外部招聘方式引入信息技术人才,建立一支高质量专业化队伍,为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提供人才层面上的支持,专门从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
2.5努力研发建筑管理信息化软件
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来讲,要想对信息技术进行科学运用,也要努力研发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要求必须要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加快信息化技术软件的研发速度,保证软件功能可以与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关要求相符。目前,我国多数信息化管理软件通常都是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然而其他国家工程建设要求和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研发各种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确保管理软件有更强的适用性。
2.6建立直观的立体化工程施工模型
立体化的直观动态演示模型能够呈现丰富与完整的工程组成结构情况,客观上方便了工程监理业务人员直观查找建筑施工缺陷,进而达到建筑施工监理资源明显节约的良好实施效果。建筑施工人员在三维模型的帮助下,对于当前项目施工进展状态能够做到准确进行了解掌握,有助于合理调整建筑施工规划。因此可见,立体化的工程三维场景展示模型对于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离不开参建方的有效配合,施工过程中任何环节的控制和计划都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巨大的信息量,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网络,进而实现根本上的动态管理。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对管理信息进行集中处理,使复杂的管理模式变得简单化,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施工成本,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强军,吴国忠.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4):177-178.
[2]张磊.基于BIM信息技术的建筑设计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