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现代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现状及前景 饶伟刚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饶伟刚
[导读]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意识到生活中不仅要追求物质条件,同时要跨越精神上的障碍,让精神富足。在居住环境方面,对小区内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浙江省杭州市栖林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饶伟刚    31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意识到生活中不仅要追求物质条件,同时要跨越精神上的障碍,让精神富足。在居住环境方面,对小区内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现状的运作与价值展开分析,通过研究现代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原则、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要点等内容,提升现代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为现代小区的整体科学规划带来有效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现代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现状;前景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设计者而言,想要设计一个全新的生态居住小区,就要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巧妙利用自然景观以及地形特点来提升地块的价值。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群众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为住宅小区设计工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大力兴建生态型居住小区,与国家提倡的“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方针相契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现状的运作与价值
        现阶段,伴随着国内社会主义经济运作标准的持续化提升,我国经济化标准不断提升,同时城市化发展让民众对生活居住环境的需求更为严苛。当代建筑的整体规划对城市居民住房选购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当代小区建筑的规划运作阶段,需要充分融合小区的基本状况,对居民社区活动中开展的空间、生态环境防护以及空气品质的提升等环节展开整体化的研究。随着我国目前小区建筑规划品质的逐年显著提高,通过合理有效地进行小区建筑规划,可以全面提升小区的开发和绿化面积,从而更好地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小区居民营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居住及人文环境,同时也为以后小区的销售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城镇化背景下现代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整体要求
        2.1建筑空间形态布局原则
        ①建筑空间形态采用“行列式”布局理念“行列式”布局居住空间均好性较好,后续套型设计易实现南北通透,建筑视觉效果强化。同时,有利于确保最大效能用地。②建筑空间形态采用“大间距”布局理念有利于优化住区环境,也利于地下车库空间利用,改善住区通风、日照效果。某商品住宅多为小高层,包括14,10及11+1层,建筑空间间距达55-60m,传统间距仅为30m。既保证建筑空间套型的日照要求,又满足地下车库停车需求,在不增加车道前提下,增加停车位,由每列停3辆改为停6辆。③交通组织高效便于车库布置,增加地下车库的有效使用面积。
        2.2坚持“自然合一”原则
        现代小区建筑规划模式中,设计人员要秉承着“自然合一”的原则对小区内部各种设施进行合理设计。在不影响建筑物功能的前提下,让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融合,确保建筑物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在达到“动静互补”的前提下,对小区环境进行保护,减少由于工程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在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居民对于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对于设计工作者而言,一方面要提升户外空气质量,让群众在小区中进行各项活动时,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一方面还要提升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想要达到这一点,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小区设计时,对于施工材料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禁止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建筑材料流入工地。此外,还要对建筑物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严格管理,提升居住舒适度。多运用天然材料,比如竹材、木材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使用石灰以及油漆等建筑装饰材料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检验,避免对居民健康产生影响。



        3城镇化背景下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的要点解析
        3.1人性化住宅小区的规划要点
        随着新时期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城镇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在城市居民的生活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对于新时期的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青睐个性化和“以人为本”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这为现代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指引了重要的前进方向。在现代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城市居民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以及居民的年龄,做出功能更加综合、布局更加合理的现代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例如在一个小区中,应结合业主的不同需求,对小区内部的用地进行多样化的分类 :针对单身群体设置单身公寓,并做好内部绿化和活动空间的区分 ;结合三口之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设置一定面积的绿化 ;针对以休闲为主的居民,设置一些锻炼场地和绿化空间。通过这种多样化的区域划分,为城市居民业主进行多样化的分区,以此来满足住宅小区内部多种人群对住宅环境的要求。
        3.2建筑风格设计的规划要点
        为了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底蕴,应该对建筑风貌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地域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使其风貌特点得到体现。同质化问题的存在,会对现代化小区的发展造成限制,尤其是存在照搬城市建设方案的现象,无法体现其自身的风貌特征。此外,在设计中对于功能分区的重视程度较高,导致操作难度加大,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当前建筑文化资源进行汇总与筛选,将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到设计方案当中,包括了古旧街巷和历史建筑等,对于现代化小区的地域文化要素进行提取,使建筑风格呈现出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建筑文化资源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其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能够使现代化小区的居民增强文化认同感,给予游客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加快改造老建筑,在保留建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保障在设计中与时俱进,凸显标志性建筑文化元素。在设计建筑的高度和密度时,应该综合考量人口数量、气候状况等,实现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有效协同 。
        3.3建筑设计遵循自然的规划要点
        人们在建筑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在不违背自然规则的前提下可以适度改造自然建造符合人类需求的建筑及温室,将原本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改造成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优越环境,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冬天,人们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再比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进入蒸汽时代,经济取得巨大飞跃,建筑作为文化载体,承载着当时发展的经济情况、人文精神,充分展示当时工业革命的气息,但过多的工厂建设破坏了生态平衡。再如,当代工厂多选址于主导风向的下方、河流的下游,遵循自然,尊重自然与人文。
        3.4利用当地土地资源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在设计上侧重合理利用所在地的土地资源,当前我国由于人口以及土地面积等多方面的原因,整体土地利用率很低,有较多的地区存在荒地、废地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筑开发商更加关注土地的利益,相关政府部门也要着重避开建筑商用性质,严格规范土地的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利益的创收以及为社会贡献力量。规划好城市周边的土地,实现最大程度的连动开发和资源利用。如选择合适的土地建设地铁、地下通道以及车库等建筑,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并且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城镇化背景下现代小区建筑具有显著的基础特征,在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条件因素,尽可能结合本地的生态基础进行规划,保证建筑的居住体验能够达到良好标准。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代小区建筑的特色效果,有针对性地创建人性化住宅小区,从而有效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强.城镇化背景下现代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现状及前景[J].城市建筑,2020,17(14):10-11.
[2]季坤,荀建伟.浅谈现代化小区中的建筑规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5):104-105.
[3]孙道光.基于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