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翰林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7
摘要:在时代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而地下工程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加。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市政项目中重要的工程之一,对其各项标准也更加严格。为了保证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质量,就必须重视其防水设计和防水施工。本文依托实际工程,从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的多个角度入手,对防水施工技术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
引言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各大城市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的数量不断增多。为避免不同类型的地下管线发生冲突,可将之全部集中到综合管廊中。由于综合管廊深埋于地下,必须保证其防水效果,以免管廊渗漏,影响其功能的发挥。鉴于此,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合理的防水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设计施工要点展开探析。
1结构自防水施工
(1)做好基面的清理工作,确保基面无杂物、明水。(2)选择木模板作为模板,保证模板平整度、刚度及强度等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并处理好接缝部位,避免出现漏浆问题。使用止水螺栓固定钢模板。(3)按照实验室配合比来配置混凝土,并将其充分拌制均匀,控制混凝土的入泵、出厂及入模的坍落度,其中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保持在120±20mm范围最佳。(4)将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在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自落高度≤2m,若实施分层灌注应保证每层混凝土的厚度≤300mm。(5)开展水胶配比试验,减少水泥用量,水胶配比不得超过0.45,从而控制初期混凝土结构的开裂情况,降低收缩裂缝的出现概率。(6)在转运过程和开展浇筑作业时不得往混凝土中加水。(7)根据具体的季节来调整入模温度,气温较低的冬季入模温度≥12℃,气温较高的夏季入模温度≤28℃。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将温度差控制在20℃以内。(8)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底板选择用蓄水养护的方式进行养护,侧墙则覆盖保水的保护层,同时保证养护时间,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落实保温保湿养护和带水养护,保证这两种养护手段的时间达到14d以上。
2桩头防水
为抵消地下水的浮力作用,结构设计会在主体结构底部布置抗拔桩,施工过程中,若桩头防水处理不当,抗拔桩与结构底板连接处会出现渗漏水现象,具体易发生渗透的部位为:桩头与底板的施工缝;桩头钢筋与底板混凝土之间;桩体结构与地基土之间因膨胀收缩系数差异形成的裂缝。为确保防水效果,要求桩头防水应与主体外包防水层有效连接,形成整体防水体系,可采用的防水技术措施如下:(1)将桩头凿至结构底板混凝土位置,在桩头顶部基面均匀涂刷1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量2.0kg/㎡;(2)将桩头每根外露钢筋的根部涂刷1圈遇水膨胀止水胶;(3)将防水卷材通过金属箍固定在已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桩头上;(4)防水卷材在桩头转角处设置20mm×20mm的倒角,并在转角处铺设1道500mm宽防水卷材加强层,再铺设大面防水层,层与层间采用丁基橡胶自粘带进行满粘;(5)桩头防水材料应与预铺在垫层上的防水层连为一体。
3暗挖施工防水技术
传统暗挖防水方案中,施工人员会在结构初期支护上铺设固定塑料防水板,利用其易拆卸、易安装的特点,将防水板拼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以实现整体外包防水。但由于暗挖施工工法特点,加之防水板无法与二次衬砌结构进行预铺反粘,所以防水板与二次衬砌间存在窜水间隙,需在二次衬砌的拱顶、拱腰、水平施工缝等位置预埋注浆管,通过后期注浆对防水板和二衬之间的窜水间隙进行封堵。防水板对于贫水地段地下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渗水多的富水地段,并不能保证地下管廊的防水效果。除此之外,防水板在暗挖防水工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对防水板的材质、焊接工艺的要求极为严格,材料及施工质量控制不当就会影响整个外包防水系统的工作。
4施工缝防水
某工程中,管廊侧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高于底板顶面500mm左右的位置,具体的留设位置如下:第一道位于管廊底板上500mm处,第二道位于燃气舱顶板上500mm处。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缝方式采用的是镀锌钢板止水带,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1)先将施工缝新旧混凝土交接面上的杂物全部清除,保证干净整洁,并在施工缝处对镀锌钢板止水带进行埋设,要保证止水带牢固,预埋位置与线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采用焊接方式对镀锌钢板止水带进行连接,保障止水效果。(2)施工缝表面应涂刷界面剂,可选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量控制在1.5kg/m2。涂刷前需保证基面干净无杂物,并使新鲜的混凝土露出,随后均匀涂刷涂料,以此达到防水效果。(3)将镀锌钢板止水带(施作于纵向水平施工缝)与既有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施作于环向垂直施工缝)进行搭接,具体的操作要点如下:镀锌钢板止水带在环向施工缝位置断开,与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的钢边进行搭接,搭接方式为气体保护焊接,不得存在焊接质量缺陷,以免水体沿止水带焊接缝隙渗入,焊接过程中需做好已施作防水卷材的临时保护。
5变形缝嵌缝防水技术
施作基面决定着嵌缝的防水质量,为了保证嵌缝质量,在施工前,应该深度清洁变形缝内浮灰、杂物。同时,应处理变形缝内衬垫板的嵌缝基面,防止有微小缝隙,导致嵌缝不密实。实施嵌缝工作首先要进行覆膜,在覆膜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禁止将PE膜贴合于衬垫板的嵌缝基面;其次是注胶,注胶的过程需要精细化作业,一旦出现气泡,会大幅降低止水胶的防水效果。对于燃气舱等有气密性要求的舱室,变形缝嵌缝需要单独密闭成环,并进行气密性检测。
6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质量检测与发展
6.1防水膜渗漏检测
采用真空箱进行防水膜的渗漏检测,辅助设施有真空泵、肥皂水等。试验压力为5psi,测试时首先将试验接缝处擦干净,涂抹肥皂水;然后将真空箱在接缝处压紧,开启真空泵,直至真空箱内压力达到试验压力,观察真空箱中防水膜接缝处是否有气泡出现,若无,则无渗漏;若有,则需继续检测相邻接缝处,若无渗漏,则移除接缝中间防水膜重新铺贴,若有渗漏,继续加大测试及移除范围,直至合格处。
6.2防水材料的选择
地下管廊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材料的选择目前主要有以下方案:单层柔性外包防水层,均为质地较为柔软,密度较大的材料,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它不仅能够变换形状,也能起到阻挡渗水的额作用,便于施作于阴阳角较多的复杂结构;卷材+涂料,双道防水层可以更好的保证工程的防水效果,卷材具有厚度可控整体性好的优点,而涂料可与卷材和结构基面密实粘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止水带,一般用于防水薄弱环节,如空间狭窄、位置隐秘的变形缝、施工缝。
6.3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建设相结合
在综合管廊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地质条件,导致地下管廊结构的工法不同。在综合管廊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点影响因素:既有建筑或规划用地的地下空间、既有路面交通、在建或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等。综合管廊的施工因此受限,导致施工成本增加,项目风险增加。因此,在早期规划中,有必要对地上构筑物、地下风险源、路面交通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尽可能避免综合管廊的建设产生冲突,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结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埋设在地下,主要为人们提供电力、给排水、天然气、有线电视、通信信号等作用,但这些作用的实现需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才能为人们所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方法比较多样,施工时需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及方法,或依据工程建设的需求,将多种技术有效结合,使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顺利开展,从而有效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进而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人员,应对城市地下管廊的各类施工技术有明确的掌握,了解各项技术的优势及劣势,才可有效地将施工技术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并将不同的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进行合理的运用,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龙,高继业.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00163-00164.
[2]初浩研.浅谈现浇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