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贵阳
湖北华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和规模有了明显增长,同时,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建筑企业想要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就需要强化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其中,对于建筑项目施工成本的管理是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点,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措施,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管理工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的结算成本超出预期,这是当前建筑企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然后对建筑施工成本超出预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优化对策
1工程成本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点因素分析
1.1市场环境因素
根据建筑工程成本的特点可知,动态性是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决定了工程成本在现实运行当中易受市场环境的影响。首先,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材料、人力、设备等资源,而这些资源的价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市场供需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我国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同时,在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下,原材料、设备价格大幅上涨,每年的市场价格均有所不同,这些均会对工程成本精准性产生影响。其次,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深化,国际之间准入门槛不断下调,尤其是自贸区的构建让很多过国外建筑企业涌入中国市场,极大增加了国内建筑行业的竞争压力,招投标竞争压力尤为严峻,对建筑企业工程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1.2管理因素
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施工效益和施工成本,工程造价作为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预算的科学性和各项工作的落实效率。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内部管理因素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工程造价流程管理方面。工程造价涉及流程诸多,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竞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等均是工程造价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竣工结算管理问题,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越高对应的成本控制效果就越明显,相反则会造成成本的增加。竣工结算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环节,结算的规范性、合理性决定着工程造价最终成果,部分企业在工程结算方面并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结算要求进行工程造价各环节成本的核对,造成了项目工程成本的虚高,损害了建筑企业的利益。
2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措施研究
2.1加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2.1.1预算编制的相关依据
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计算标准开展工作。此外,还要对工程成本所涉及的相关文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以管理文件内容为依据,开展多元化的预算编制。具体需关注以下内容:(1)相关部门统筹发布的招标文件以及批准建筑工程建设的相应审批性质的文件。(2)经过统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草案,具体的方案情况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3)经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书。(4)经相应的部门审批后,准许颁布的各种工程类预算详细定额以及工程量定额计算规则相应费用的标准。(5)一些标准性质的图集图册以及各种各样的预算类型手册、材料手册、相关的产品样本资料。
2.1.2对工程量进行精确计算
对工程量的准确计算是保证成本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
在对工程量的计算过程中,预算人员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研究,从大范围的建筑结构施工,到主体结束后的内部装饰工序,都要进行科学计算。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应用当前建筑行业中广为应用的BIM技术。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建立技术,其是以三维数字手段为基础,对于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以模型的形势呈现出来。BIM技术具有仿真设计、可视化设计和工程量计算等多种功能。通过建立可视化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对于工程的整体设计进行呈现,便于预算人员对工程量的准确判断。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Ar-chiCAD和Revit是较为常用的BIM软件。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可以通过参数变化的分析,有效提升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2.2强化施工中关键要素的管理
2.2.1材料资源管理措施
要想严格把控材料费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采购计划。技术人员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要求各个代理商上交材料计划报表,之后现场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代理商上交的材料计划报表制定材料的使用方案,并且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严格把控材料的用量,尤其是混凝土和钢材等成本费用较高的原材料。要想控制混凝土的用量,项目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前算好混凝土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用量,并将准确的计算结果传给施工阶段的下一部门,即搅拌站。此外,材料部应按照使用要求上报所需钢筋的数量。其次,物资部门应将采购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定期的公布在互联网上,便于监督,以保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工程师在工作前,还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查,以免出现质量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库管员应依据材料标志将材料放到合适的位置,并且还要整齐放置原材料,如果发现原材料有损坏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及时地将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及时处理掉,不能在施工中使用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以免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2.2.2设备资源管理措施
首先,应依据工程建设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设备,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能够有效满足施工作业强度;其次,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故障排查与保养,通过对以往案例的分析可以得知,大部分机械故障导致的施工安全事件都是由于养护管理不到位引起的,机械设备在长期的高强度作业后,如没有得到合理保养,就会引发一系列故障问题,从而导致工期的延误,增加机械维修成本和工时成本。所以,现场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故障隐患,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相应的维保工作;对于设备的易损部件,应进行定期更换,以此,提升设备的作业的稳定性。
2.3注重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结算工程成本是合同价与变更索赔调整价之和。对于结算资料要做好核验工作,审核结算的费用,防止出现的成本增加的问题,保证工程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在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被委托人认可,获得发包人的允许,包括承包人以及受托人对于此表示认可,就签署“结算审定签署表”。对于发展到一定规模,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并且有获得市场认可的成熟的产品系列的规模房企,需要在前两种管控思路都成熟的基础上,引入“成本策划”管控方式。在确保项目收益的同时,房企能够基于自身对市场、客户和产品的理解,优化成本投入的方式,使得整体成本投入的价值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各项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施工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升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就要针对当前的成本管理具体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实现对施工项目的高效管理,保障工程项目高质高量的完成,提升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以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晓静.浅析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特点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05):194-195.
[2]姚莉英.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