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菁 赵可心 李丰男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市双阳区供电公司 吉林 长春 130600
摘要:从目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发电厂电量计量的遥测系统问题、低压集中抄表系统问题、负荷管理系统问题、配变检测计量系统等。制定更为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工作展开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大型供电企业;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引言
市场经济背景下,自由化能源市场对分销网络运营商提出了严峻挑战。配电网络、发电和销售的分离既加剧了竞争,同时又提供了大量的额外数据。针对上述问题,电能计量自动化终端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供应安全和质量提供了保障。
1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功能
1.1用户符合管理功能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加强对用户负荷的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实现通信技术与计量表之间的有效协作,从而加强对用户实际用电信息的搜集、整理,并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电能系统内,能够将系统与抄表数据的有效整合,进而计算出用户的实际费用,还能加强对用户负荷的监督以及管理,一旦出现超负荷情况,系统就能进行自动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传达到管理部门中,从而实现对电量的有效控制,避免出现电气安全事故,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
1.2电能远程测量功能
电能远程测量也是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一大重要功能,通过加强对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对变电站数据的有效筹集以及整理,推进电能远程测量的一体化发展,从而能够为用电检查人员的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参考。
1.3低压集抄功能
除了上述的功能外,计量自动化系统还能发挥出压低集抄的功能。该系统能够在提取广大用户的用电数据后,借助一定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分析以及判断数据的准确性,能够有效的减少数据的误差,进而提升数据计量的工作效率,为供电企业提供能更加精准的数据,从而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加强对用户电量的控制和管理。压低抄表是电能计量中的核心,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而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压低集抄的智能化应用。
2大型供电企业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2.1监测系统
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中监测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线路损耗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对配电网系统中线路的损耗情况加以全面分析。通过多维度的监测管理能够对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在配电网中需要对线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控制,把收集的数据参数传送至末端设备,通过末端设备对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处理分析。在配电网中应用监测系统能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线路故障处理自动化,将电力营销系统和运行系统相互结合,把运行数据传输至营销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营销管理工作,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因人为原因导致数据错误等问题,不仅能够降低线损,同时能够提升工作质量以及效率。
2.2电能计量装置首检
首检工作是保证电能计量装置得以有效应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保证装置安装的正确性以及实际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而传统的首检工作往往需要借助工作人员来完成,而人为的操作难免会影响装置的运作效率和性能,从而还会引起计量装置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存在失误的情况。一旦广大的用户用电数据信息存在错误,就会影响电能计量统计工作的效率,而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来对计量装置进行首检工作,能够保证首检工作更加的规范和标准。利用自动化系统加强对计量装置的维护和检修,可以实现首检流程的规范化,还能保证为计量工作的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对提升首检的可靠性也有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提升计量装置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2.3线损四分统计
从过往的工作展开来看,在进行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时,其难点主要是对线损四分进行实时统计。对此,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应用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便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变以往的线损管理方式,对这一难题进行有效的攻克,以及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此基础上,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依托于自身的数据采集功能,分别按照日、月单位来对线损分区、分台、分线、分压进行统计分析,并同时结合各类线损的实际情况来制作统计报表。以此为基础,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也能够实现针对变电站目标电量屏风,以及线损异常的监测工作,使线损管理工作充分打破了以往的超标方式束缚,更为精准,且更为及时地把握了线损异常的位置定位,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4线损管理内部管理
对于电力系统线路损耗的降低,单一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电力企业加强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对线损管理工作行为加以规范,对人员行为加以约束。人员素质的培养需要电力企业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人士、专家当企业进行培训讲座,针对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进行知识教育,使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有充分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通过该技术展开全面、及时的线损管理工作。对于规章制度的构建需要电力企业结合内部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发展需求加以建立,规章制度的构建需要包括管理制度、评价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在对人员行为加以约束的同时能够通过评价考核对其工作中存在问题加以发现,并对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线损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实。
2.5终端远程故障诊断
远程故障诊断技术指的是通过数学模型、模式识别和规则推理等方式进行评估,以此明确相关故障。在终端远程故障的诊断过程中,其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主要是依据相关要求,对比较常见的中断异常进行诊断,并深入分析其故障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会牵涉终端登录报文、任务数据报文、信号强度、心跳报文等方面的内容,诊断方法大致如下:
第一,在设定时间内,若没有终端登录报文,用户不能正常使用,则被认定为终端上线故障。
第二,如果登录次数高于设定次数,则说明通讯信号的稳定性较差。
第三,主站在解析终端任务的过程中,如果显示任务数据内容无效,则表明是电表通信的问题;如果任务数据有效,但报文长度异常,则可能会产生解析失败的问题,也就是终端时钟异常。
第四,主站校对终端的过程中,若时钟较长,很难校对时,则说明是终端时钟异常。
第五,通过创建TCP网络或电话通道,主站能自动拨号,并能根据其实际情况展示通信结果,这能自动生成计量自动化异常分析报告,比如处理方式的异常等。
整体来看,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远程故障诊断精确性较高,能有效诊断现场运行终端中所产生的故障,并提出科学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结语
综上所述,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全方位监测电力计量工作,极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当前计量自动化系统仍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这有效提高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覆盖率,便于更好地排查终端现场的故障情况。另外,伴随网络运营管理需求的动态变化,亟需一套科学的解决方案,把远程控制、消费数据和自动化与优化技术结合起来,这未今后智能电网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雷,杨占孟.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8(22):165-166.
[2]邹子扬.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J].今日自动化,2019,(8):11-12.
[3]麦伟斌.用电检查工作中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轻松学电脑,2019,(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