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文
身份证号码:44082519900216****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是建筑工程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实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避免破坏生态平衡。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为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及对策
建筑工程一大特点就是能源消耗大,对于环境的影响巨大,包括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以及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等,而建筑工程是推动社会发展,维系生产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且社会对于建筑工程的数量以及种类需求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发展也愈发迅速,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这与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相违背。实现在绿色节能环保理念下,发展及完善建筑工程,就需要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上,施工手段及施工技术的应用上都融入这一理念,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建筑暖通结构不仅建造中能源消耗较大,在实际的建筑使用应用中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较大,做好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能实质性的降低建筑工程的能耗量,减少建筑工程对于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就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分析,确定核心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的探究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优化对策。
1.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
1.1.缺乏绿色节能意识
在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也是基础问题,就是设计单位缺乏绿色节能理念,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来自两方面:一、设计单位对绿色节能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缺乏一个清晰的认知,在设计中忽略这一部分,设计方案中没有针对高污染,高能耗的部分设计改进措施,暖通工程施工中,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是无法估量的,直接导致建筑的环境较为恶劣,建筑的使用舒适度以及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进而直接的影响到建筑的效益。二、设计单位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有待提高,并且缺乏培训,缺乏引导,导致设计单位对于绿色节能理念的应用无法把握到位,与建筑工程整体设计存在一定的割裂感。
1.2.设计缺乏科学性
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就是设计缺乏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具体体现在,暖通结构设计不合理不科学,没有合理的利用建筑的结构,利用环境因素等。按照传统的固定方案进行结构设计,导致结构数偏多,连接点过多,整体结构较为繁杂,不仅施工难度较大,也影响相关的工程施工。暖通通道设计不合理不科学,暖通通道是一种媒介,是连接室内和室外的主要结构部分,实现室内外的热量交换。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不严格按照规范的情况,这导致施工的危险性增加,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暖通结构中任一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结构,甚至于破坏相关的设备,使用的不稳定性增加。暖通设计缺乏从实际的施工条件,施工环境,施工结构等因素入手开展,设计只遵循经验以及传统的设计方案,缺乏变通,缺乏发展,在设计中容易出现忽略地域特点,最终设计的方案无法将暖通工程作用最大化发挥,反而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1]。
1.3.空气参数设计问题
空气参数设计是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的重要部分,在实际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设计人员过于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完全按照既定的标准统一设计空气参数,而没有立足于实际的条件,实际的考察地理状况等,导致的结构就是设计的参数与实际的需求有一定差距,进而导致暖通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受到阻滞,甚至施工受到影响中断等,同时暖通工程的最终质量也无法达标。
2.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优化对策
2.1.地源热泵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优化对策一就是进行地源热泵设计,将地源热泵系统作为暖通空调,能实际的降低成本,并且也保证功能的齐全,既具备制冷功能,也具备供热功能,满足暖通工程的使用需求。在设计中需要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将换热装置设计在地下50米左右的位置,具体深度按照具体的环境及气候情况,结合建筑结构以及暖通使用需求等综合性分析确定,保证对周围环境以及地下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保证对生物的影响,地下水循环基本物产生影响。在设计中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对地源热泵的具体影响,合理科学进行调整,保证地源热泵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进而保证换热装置能够稳定的发挥作用,暖通空调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正常制冷,正常供热。具体的绿色节能原理为夏季换热装置收集室内的热源,传送至地下,逐步的累积热量;在冬季利用这些热能供热,通过热量交换实现能源的最大优化降低能耗,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循环体系。其使用的主要能源就是地热能,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强化这一能源的使用,与节能环保绿色理念相吻合。并且地源热泵的稳定使用,还能降低设备的运行负荷,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温度的调整更为适宜,提升使用的舒适度,空调的运行效率也更高[2]。
2.2.水冰蓄冷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优化对策二,就是进行水冰蓄冷设计,其优势在于能优化暖通工程的整体设计,强化电网运行效率。设计时,将蓄能装置安装于水冷机组,实现在低谷期时,生成冷量使用双工况电制冷机,并且储存于蓄冰装置中,降低能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降低温度,制冷时就将冷量转化为机械能,在电高峰时释放,空调的负荷有效减轻,建筑暖通工程的运行处于稳定状态。这一技术的运行原理为以水最为核心载体,在不同机组和管道内循环使用,通过热量的交换,实现温度的有效调节,最大限度的降低空调的电能损耗以及电能消耗量。在设计中还需要注意水力平衡的强化设计,水力平衡强化,能保证在系统运行中压力和水量变化幅度减少,整体的稳定性提升,运行的效率也相应提升[3]。
2.3.太阳能技术应用
太阳能的特点是可再生,并且源源不断,受到的限制已经影响较小,并且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是真正的绿色能源,有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价值,现阶段在各大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并且效果卓越。在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应用太阳能技术是具有可操作价值和意义的,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建筑结构的本身特点,以及建筑工程的朝向,太阳光的照射变化等条件,将太阳能收集器设置在采光效果最佳的位置,基本都是屋顶上,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储存热能,再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将热能传输到水循环系统中,实现温度的适度调节,保障室内温度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施工操作相对简单,使用操作也便捷,同时成本也有效降低,对于生态的影响最小化,对于环境几乎不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能源充足,不存在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是暖通空调系统设计重点的发展和研究方向之一。建筑工程也随着暖通工程的优化,整体的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成本也全面的得到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相应提升,效益稳步提升,对于建筑工程整体发展优化而言有巨大裨益[4]。
结束语:
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由于技术,理念观点等因素的限制,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以及限制暖通工程的发展优化,也间接的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发展,需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寻求优化解决对策,来推动绿色生态建筑暖通工程的实现,保证在施工中以及在实际的使用中都满足绿色生态的需求,为建筑工程整体实现绿色生态节能指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参考文献:
[1] 汪祺. 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2020(20):273.
[2] 杨光. 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5):725.
[3] 孙鸿翔. 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房地产导刊,2019(35):210.
[4] 赵玉新. 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中国房地产业,2019(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