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和节能核心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8期   作者:张伟
[导读] 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张伟
        身份证号码: 37292319881002*****
        [摘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在建筑工程方面,其用水排水量大,存在对水资源的浪費,因此,建筑工程中节水节能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发展,以号召建立绿色建筑工程,促进水资源在给排水中的合理运用,形成全民节水节能的和谐社会环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
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因此,对绿色建筑节能节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重视绿色节水节能技术的作用,促进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技术设计改进措施,实现节能。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实施起来仍然困难重重。同时,施工水平、产品管理和监督不完善,决定了必须加强管理。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能节水的目标是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1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水设计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实施节水措施,并不只是单纯的减少用水量,而是通过使用科学的技术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合理分配水资源,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从而大大节约用水。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想有效的实现节水目标,就必须要建设绿色环保建筑,减少用水量,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强化节水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工程中的成本开支,将绿色环保理念和建筑工程进行融合,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
2建筑给排水设计现状分析
2.1建筑管理部门未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建筑管理部门将对于水资源方面的管理重点放在了价款与用水通道维修上面,从而忽视了节水节能的发展要求,对于节水系统也缺乏合理的建立模式,导致部分建筑中水资源的用户认为自己交了多少水费就可以用多少水,不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从而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2.2设计方式有待优化
        有一些相关的建筑企业,在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时,已经开始初步尝试节水节能的改革工作。但是当下这些工程面对的最为主要问题就是设计方式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精细化方面,由于当下住宅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对于整体设计的精度要求却越来越高,这也对住宅建筑的设计以及建设过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在节水节能的技术应用上,对于细节的设计不够全面,那么在适配性上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建设的过程之中,就没有办法将图纸与实际进行对接。使得前期的设计方案没有办法落地,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完成给排水设计过程之中节水节能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是对于当下信息化技术利用的不到位。很多给排水节能节水的技术使用,其实在前期都能通过模型进行一定的演示,确保整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相关的设计人员并没有有效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所以也没有考虑到设计方案的风险性。这就使得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后期建设,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方法
3.1新技术
        供水系统合理利用增压与减压新技术,使管网保持适当水压,尤其是高层建筑中压力调节至关重要。单、多层建筑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高层建筑尽量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

为了节约能耗,要适当增加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合理分配泵房的设置位置,合理选择水泵的并联和串联模式。选择节能高效的变频供水设备,使水泵始终保持高效运行,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在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中充分利用新能源对热水进行加热,淘汰或减少传统的高耗能加热技术的应用,比如在日照充足的地区充分利用太阳能加热技术,在夏热冬暖地区充分利用空气源热能技术,在地热资源富余地区充分利用地热资源技术,同时还可结合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综合利用。此外还可以大量使用智能技术,全面检测楼宇给排水状况,通过智能调节的方式降低能源损耗。
3.2推广和使用新型材料
        对于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之中的节能应用,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于新型材料的推广和使用。传统的给排水管道设计所使用的原料污染性都较强,而且使用的寿命较低。在长期运送水资源的过程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损害。而由于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从科技转化为技术的周期越来越短,这也使得当前给排水建设的原料市场上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很多新型材料都具备较为优良的性质,使用寿命越来越长,而且后期的维护工作也会大大减少。例如最为主要的管道可以利用PE管,PPR管等等先进的防氧化材料。
3.3给水管道优化设计
        给排水管道节能减排设计过程中从给水管道的设计优化设计环节要重视,给水管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进行全面性分析,采用塑料管道有耐腐蚀易清洁的优势,但是遇热膨胀是其缺陷,外部接头也比较容易发生溢流的问题,管材质量不达标,这就会增加水资源浪费的几率。给水管道的设计过程中从管线的设计环节要充分重视,选择合理化最优化的线路,减少对管材的消耗。管线当中数据在设计图当中有明确表示,施工人员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即可。管线的设计中对整体给排水系统不能造成影响,减少水平距离,节约工程成本。通过给水管道的设计质量得以保障,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积极优化,才能有助于为建筑节能效果良好呈现。
3.4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
        随着绿色建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主要设计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电能、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减少用户的能源消耗。绿色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三个要点。即:(1)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影响运行的外部因素:太阳能水加热系统在安装过程和工作环境中,应充分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2)设计应结合建筑功能和热水供应方式:在选择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各类型系统的优缺点、性价比和技术,考虑技术可行性和适宜的建筑类型;(3)设计应合理安排设备的太阳能系统:设计和安装的收集器,它必须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配合,以免集热器的安装对建筑的外观产生不利。
3.5合理分配市政水压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压不足的现象,如果给水系统不能进行正常的进行高层供水时,可以选择使用水箱进行供水的工作方式。在实际的供水工作过程中,水箱有着十分明显的使用优点,其可以保证各个配水点压力的稳定性,防止水压出现较大的起伏波动,出现水压不稳定现象,避免压力出现较大的变化,使其供水可靠性有效增强,进一步保障市政供水的有效满足,符合市政供水的标准和要求,有力保障了城市供水各方面的功能。
结语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功能模块众多,而且相比传统建筑,新问题也较多,因此要采用节能新技术进行优化改造。在运用绿色建设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楼高、结构、功能等多方面的约束条件,革新水资源供给理念,不断创新技术水平,打破现有瓶颈。
参考文献
[1]周范文.绿色建筑屋顶结构的节能优化分析[J].建筑节能,2019,47(10):67-70.
[2]钱剑英.给排水绿色节能技术在高端会所中的运用[J].给水排水,2018,54(增刊2):209-21.
[3]崔海.试析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