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8期   作者:闫峥
[导读] 针对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展开分析,结合前期准备工作的进行、
        闫峥
        身份证号:11022319840311****
摘要:
        针对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展开分析,结合前期准备工作的进行、施工材料的合理选择、过渡段路基开挖施工、过渡段路基填料施工、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过渡段路基压实施工、过渡段防护施工等技术应用要点,通过研究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搭建材料管理系统、加强作业现场管理等优化措施,其目的在于提升桥梁过渡段施工质量,降低病害问题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施工质量;?过渡段;
引言:
        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交通,桥梁的施工建设也直接关系着居民的日常出行。从我国的施工建设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桥梁施工建设还不够成熟,大量施工问题频繁发生。建筑企业针对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的相关问题,应该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严格按照施工建设标准,科学合理地对路基路面建设合理的管控,确保施工工程的建设质量。
        1.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
        1.1降低“跳车”问题出现的概率
        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跳车”问题属于常见的施工病害,所谓“跳车”是指桥梁衔接处存在较大落差,车辆在经过该区域时,会出现车辆跳跃的情况。此类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如果落差较大,或者行车速度过快,很容易导致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加强桥梁工程基础的综合强度,并且在衔接点的处理过程中,均衡两者间的平均沉降量,从而提高过渡段行驶的平稳性,降低此类病害的发生概率。
        1.2提升节点之间的衔接性
        在桥梁过渡段施工过程中,衔接位置的处理属于关键性施工环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结构便是桥梁搭板,这也是接缝处理技术应用时的重要载体。路基路面技术的应用,可确保桥梁压实度的稳定性,并且搭接板材料的优化选择,可避免搭板与备墙结构间存在较大间隙的情况,而且伸缩缝宽度也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提升节点之间的衔接性,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问题
        2.1过渡段的路基路面会出现破损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说桥梁一旦建成投入使用之后,车流量是比较多的,在常见的车辆碾压和风雨侵蚀之后,难免会出现过渡段路基路面破损的状况,除此之外,造成破损状况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前期施工的时候,没有对路基路面的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在进行施工设计的时候没有进行科学的探究和考量,因此说直接导致了施工完成之后,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无法承载车流量的荷载,由此在长时间之后,便出现了路面破损的状况,如果不及时的对路面的破损处进行处理的话,那么将会直接造成交通瘫痪的状况,严重的还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出现塌陷或者桥梁断裂的状况,给人们带来重大的生命财产威胁和损失,从这可以看出路面破损的严重性,一旦出现的话,那么还需要对过渡段衔接处的材料加以考虑,材料的不合格也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2.2过渡段路基路面出现桥头跳车问题
        在桥梁衔接的过渡段往往会出现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而桥头跳车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当中,没有对桥梁衔接处所选用的填充材料加以重视,车辆在这种路面状态下行驶的话,往往会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并且一旦出现桥头跳车问题的话,还会直接导致桥梁的路基路面出现受损的状况,由此便直接导致桥梁出现严重的受损状况,所以这种损害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除此之外,桥头跳车状况的出现还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行车的安全度,由此便直接导致诸多交通事故的出现,使桥梁当中出现大规模的交通瘫痪,因此说一旦出现桥头跳车问题的话必须要对其加强重视,及时的解决,避免更大问题的产生。


        2.3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连接处不够紧实
        就当前我国很多已经投入到使用当中的桥梁来看,垮塌和桥梁的断裂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往往会直接导致过往车辆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般在进行责任认定的时候往往会归结于货车的超重状况,但这只是一方面原因,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在过渡段的路基路面衔接处所选择的填充材料存在问题,这将会直接导致在衔接的路段处出现裂缝,继而直接导致了桥梁施工质量的降低,使其可乘载的车辆运行负荷越来越低,由于桥梁自身变的越来越脆弱,由此不仅导致了最终的使用率降低,而且还增加了相关的维修成本。一些桥梁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往往没有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调研,所以很多施工人员往往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施工的,没有按照施工区域的不同来选择适合的填充材料,所以就使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衔接处会出现不紧实的状况。
        3.加强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对桥头的坡度搭板进行科学设计与规划
        相关人员应该对桥梁的坡度以及搭板技术进行有效利用,聘请一些专业性较强、知识经验丰富的建筑专家对桥梁过渡段的设计进行全面、统一的设计;另外,还应该对桥头的坡度搭板进行有效地管理,保证搭板的标准高度与连接点的高度基本相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路面的坡度与桥头搭板高度大时,应该留出适宜的预留反向坡,避免沉降和跳车情况出现。
        4.2及时处理施工过程的地基建设问题
        在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对施工建设方案的每个操作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应用合理的地基建设方法完成施工建设。其具体的方法主要有换土法、水泥土搅拌法和超载预压法等。地基软弱是桥梁发生沉降的主要原因,应该把路基路面的含水量和坚实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数值之内,保证建设区域的含水量和孔隙间隔距离适中,进而增加过渡段地基土的强度,可以通过换土或者减轻回填材料来改善这一状况。
        4.3加强桥梁过渡段给排水系统的管理
        首先,相关建设人员应该构建安全高效的给排水系统,在过渡段的建设过程中,应用排水管、急流槽加强排水管理,在对地沟进行填筑时,要选用一些渗透性好,透气性较强的材料进行回填,确保排水的垫层符合建设要求;其次,在过渡段路基路面建设准备期间,应该具体分析工程建设区域的土层结构以及施工建设客观条件等因素,在做好充分的勘察和测量之后,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道路桥梁设计方案;最后,为了保证含水量的相对稳定性,应及时对含水量进行检测,当其过高应该进行排水,反之,应该增加道路含水量。
        4.4提高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工艺
        在桥梁建设工程开展之前,相关人员应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信息进行规划和总结,应用一种安全可靠的施工建设方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施工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并对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材料的运用进行专项审核和监督,为桥梁施工建设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利的条件。
        4.5桥梁的其他施工要点
        首先,应该做好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分析并解决不良因素。其次,应该加强对路基路面的质量检测管理,对桥梁的建设施工过程做出相应评估,同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查。最后,应该强化施工建设人员的质量检测意识,通过专业培训和相关讲座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提升施工建设水平。
结语:
        综上,就社会当前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桥梁过渡段的施工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施工实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对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来说是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因此说对于这段路的路基路面施工便被置于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只有不断的更新提升施工技术,才可以确保我国桥梁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使它们的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提升桥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崔德威.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初探[J].居舍,2020(5):40.
        [2]郭勇夫.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91–92.
        [3]谢大伟.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5,(45):319-319,320.
        [4]?马鑫.公路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及病害的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2897-2897,3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